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調"出溫度"裁"出速度——市中院“分調裁審“踐行司法為民理念

  • 由 水木視訊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28
簡介市中院立案庭庭長楊曉英介紹,在案件分流的具體實踐中,對於一些案情較為簡單、事實證據明晰、雙方當事人矛盾不突出的案件,立案庭首先考慮調解,調解不成的包括交通事故、合同、民間借貸等糾紛案件,分流至速裁團隊進行快速審理

車子脫審半年能再審嗎

如何科學管理案件,最佳化司法資源配置,挖掘現有人員潛能,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體驗到速度與溫情?2021年以來,市中級人民法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積極探索構建“繁簡分流、裁調並行”的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透過推進規則創新,釋放程式效能,激發制度活力,凝心聚力,提質增效,進一步實現調解優先、簡案快辦、繁案精審的目標。

一年多來,市中院已在全省中級法院中率先建立起較為成熟完善的“分調裁審”機制。這一機制的執行,使得市中院質效指標排名從落後轉而挺進全省的第一方陣。

繁簡分流 分流有序——

案件從源頭上“減量增效”

2021年5月2日,市中院在線上訴訟平臺收到上海某光學科技公司起訴王某經營的眼鏡店侵犯其公司商標專用權的起訴材料。立案庭工作人員審查案件材料後,認為案情並不複雜,徵得當事人同意後,分流到調解團隊進行訴前調解。遠在上海的原告不用到運城,在線上調解平臺以影片方式與調解員及被告溝通。調解員耐心講解智慧財產權相關法律法規,分析利弊和法律後果,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王某當場用手機轉賬支付了賠償款,原告也隨即申請撤回起訴材料,前後僅用了2個小時。從原告遞交起訴材料,到調解成功、履行協議、結案,只用了不到3天,且不用繳納訴訟費。

透過探索,市中院總結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案件分流方法:建立以系統智慧識別為主,人工識別為輔的科學化繁簡分流機制,指派審判經驗豐富的法官、法官助理擔任程式分流員,實現非訴、簡案、繁案精準分流,“調”字當頭讓非訴機制挺在前面,速裁法官前端處理大量簡案,精審法官集中精力審理難案,實現“非訴促和諧、簡案有質量、繁案出精品”。三方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案件分流有序。

“繁簡分流、快慢分道,讓簡案快辦、繁案精審是我們進行改革的初衷。”市中院黨組書記、院長趙斌表示,要挖掘現有人員的潛能,就要最佳化資源配置,在分案、配人上動腦筋,配置審判經驗豐富、作風雷厲風行、抗壓能力強的“全科型法官”擔任速裁法官,在專業領域深耕細作、篤行致遠的“專業型法官”精審繁案。只有這樣,才能讓案件各“歸”其道,讓調解、速裁、審判、執行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市中院立案庭庭長楊曉英介紹,在案件分流的具體實踐中,對於一些案情較為簡單、事實證據明晰、雙方當事人矛盾不突出的案件,立案庭首先考慮調解,調解不成的包括交通事故、合同、民間借貸等糾紛案件,分流至速裁團隊進行快速審理;其他型別案件由普通民事團隊進行細審精判。得益於這樣的頂層設計,2021年,市中院一審收案數量比2020年下降了20%,有40%的民事案件被快速消化在了訴前和速裁階段,中院所有案件的平均結案時長也從2019年的75天,減少到現在的47天。

非訴在前 訴訟斷後——

全程調解“調”出和諧

程某與常某離婚近四年,因各種糾紛雙方先後進行了6次訴訟,家庭積怨頗深,一對兒女深受其害。去年,二人因為經濟糾紛再次來到法院。為避免當事人因對簿公堂、彼此指責造成矛盾更加激化,立案庭安排特約調解員先行調解。因為調解有方,法院竟成了牽引兩人破鏡重圓的“月老”,兩親家也握手言和。案件調解過程被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小區大事》欄目進行專題報道。

如果說有序分流是向內挖潛,實現法院辦案效率的整體提速,那矛盾糾紛的調解元素,就是法院向外借力,內外協作化解矛盾的另一個“法寶”。

司法惠民,更重要的體現在案結事了,化矛盾促和諧。近年來,市中院在“調”上狠下功夫,透過更加多樣、更接地氣、更有溫度的調解方式,與訴訟相結合,依託人民調解平臺,將解紛埠前移。該院率先在全省中級法院中建立機制完善的調解團隊,邀請“曉霞調解工作室”和其他4名不同行業的調解員入駐,在遵循自願合法原則的基礎上,將適宜調解的案件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喜歡的方式解決。市中院速裁調解中心4個專門的調解室,還配置了線上調解功能,不少矛盾在這裡化解,不少糾紛在這裡解決。

調解貫穿訴訟的全過程,是市中院審判案件的一大亮點。對於很多當事人來說,立案前他們在市中院最先接觸的很有可能就是該院的調解團隊。調解不成進入訴訟程式,徵得當事人同意後,特邀調解員依規還要參與智慧財產權糾紛的一審訴前調解和婚姻家事、勞動爭議、交通事故、民間借貸、相鄰關係等案件的二審審前調解。

市中院調解團隊成立以來,共接受委派調解各類案件992件,調解成功576件,當場履行139件,平均調解時間為9天。今年50多歲的胡運偉是市中院聘請的特邀調解員,是農村宅基地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領域的調解能手,入駐一年來,在他手上調解成功的案件超過100件。“我的調解秘訣是把功夫下在雙方當事人見面調解以前。接到調解任務後,我先研究案情尋找突破點,然後和各個當事人單方聯絡,看他們的態度和糾紛結點,然後各個做工作,調解差不多了再見面。”胡運偉誠摯地說,能促成有矛盾的雙方握手言和,能為社會和諧添上一份力很有成就感。況且一審訴前調解成功並當場履行的,當事人無需繳納訴訟費用,二審審前達成調解協議的,訴訟費用減半;能為當事人節約不少訴訟成本。

不僅如此,市中院“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近年來堅持多元共治,與市婦聯、司法局、保險協會等部門建立優勢互補、協作配合的糾紛解決互動機制,為群眾提供了更豐富快捷高效的糾紛解決渠道。

裁斷有速 訴調對接——

讓“速度”與“溫度”並行

今年1月5日,記者在市中院速裁調解中心瞭解到,速裁團隊的兩位法官當天安排審理14個案件。到中午11點40分左右,所有案件已經全部審結,其中3件當場調解,7件當庭宣判。一保險公司代理人對記者說,之前他們公司上訴的機動車交通事故類案件大多都需兩個多月審結,市中院實行速裁審判機制後,現在一般只需要兩週左右就可以拿到判決書,確實比之前快了很多。

司法利民,要點在推進正義提速。搭建速裁平臺,方能進一步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矛盾,減輕群眾訴累。為此,市中院建章立制,對速裁團隊的建立、速裁審判的原則、案件的適用範圍及審判流程進行了規範。在全院員額法官中選調2名資深法官將分流出的簡案按照速裁程式審理;在當事人同意且依法保障其權利的情形下,對權利義務告知、庭審程式、文書製作等流程進行簡化或前置,並對案件進行分類,製作了“模組式”文書模板,大幅提升了辦案效率,規範了簡單類案的審理。對金融借款合同、民間借貸、買賣合同、勞動爭議、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等推行要素式審判。由當事人填寫案件要素表,並圍繞案件要素簡化庭審程式,使用要素式裁判文書。對多個當事人分別提起的同類型或者系列民事簡單案件,先行選取一個案件開展示範裁判,樹立裁判標準,其他案件參照示範案例批次辦理。

“裁”與“調”的無縫對接也是市中院審理案件的一大創新。經過探索,2021年8月,市中院將速裁團隊與調解團隊相結合,組成“法官+法官助理+調解員+書記員”的速裁調解團隊,將調解的情感優勢與司法審判的權威優勢相結合,將調解員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與法官專業的法律知識相結合,實現了“調”與“裁”的無縫對接,讓“速度”與“溫度”並行。市中院速裁調解中心的兩個速裁法庭,與特邀調解員的調解室相距不過幾步遠。對於調解不成的糾紛,經當事人申請可立即轉至速裁程式,當場開庭,當庭宣判;進入速裁程式,如果當事人又願意進行調解,案件馬上又可以轉換為調解模式,讓程式不空轉,矛盾不出門,做到一站式解決糾紛。

速裁調解團隊2021年共審結民事案件1425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100%,平均結案時長14。1天,當庭宣判率達到41。5%,且沒有出現再審立案的情形,真正做到了案結事了,實現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結合。採訪過程中,記者瞭解到速裁團隊1名員額法官一年審理的案件接近600件,相當於普通員額法官的5倍。正是因為他們把簡案攔截在了訴訟的最前端,才為繁案的精審細判騰出了更多的人力和精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