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秦國統一六國,既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

  • 由 文史小哥哥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13
簡介秦國統一六國,既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首先,經歷河西之戰走出歷史的最低谷的秦國在滅巴蜀前大約是500-600萬人,滅亡巴蜀後達到800萬人以上

受先人餘澤是指什麼意思

秦國統一六國,既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

首先,經歷河西之戰走出歷史的最低谷的秦國在滅巴蜀前大約是500-600萬人,滅亡巴蜀後達到800萬人以上。與山東六國中任何一個國家相比,秦國在國力上己經產生碾壓勢。像是以地廣人多著名的楚國實際上己經被秦國超越。事實上即使是在楚懷王前期吸收了大量的越國勢力,楚國人口也僅僅是略微超過七百萬。後來秦國雖經孝文、莊襄兩代低谷,但秦國傳到秦始皇手中,這時秦國的綜合國力還是遠超山東六國,已經有實力獨自面對山東六國的合縱了。並且秦國這時還有著王翦、蒙恬、王賁、辛勝、李信等名將。此後秦始皇又修了鄭國渠,使關中平原富甲天下。

秦國統一六國,既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

然後再看山東六國,韓國,地處四戰之地,申不害變法失敗後,便再無爭霸雄心;其次是魏國,朝野混亂,勾心鬥角,商鞅、張儀、公孫衍、范雎,個個都是扭轉乾坤的大才,卻被魏國棄如草芥,豈有不亡之理?然後是趙國,名臣輩出,國土廣闊,人丁眾多,本是最有實力與秦國爭天下的國家,然而,長平一戰,趙國四十五萬降卒被坑殺,便註定趙國再無翻身之日,無法與秦國爭霸,即使趙國後期有著李牧這樣的名將。

秦國統一六國,既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

但奈何獨木難支,李牧在趙國朝堂中處處受排擠,最後趙王遷還自毀長城,殺了李牧,李牧一死,便註定了趙國的滅亡。秦朝後來能統一六國,和之前秦國的商鞅變法有很大關係。實際上在商鞅變法的同時期,其他諸侯國也有各式各樣的變法,比如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廢除奴隸主世襲制,創制《法經》,鞏固小農經濟。又比如吳起在楚國的變法。

秦國統一六國,既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

吳起的變法基本承襲了李悝的變法。其餘的趙韓齊燕各國都有變法。商鞅變法的內容我們也很熟悉,主要是經濟上,實行重農抑商。廢除奴隸制的井田制,把土地授予農民並且可以買賣,促進地主經濟的發展。軍事上,則是獎勵軍功,建立軍功爵制。打仗可以封爵。除此以外,還推行縣制,統一度量衡。可以說秦國以全力應對火力全開的楚國是完全不慫的。

秦國統一六國,既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

像是佔據秦地的北周應對控制陰山以南,長江以北的北齊屢次進攻仍然打的有來有回。雖然楚國一直追求標新立異並創造了燦爛的楚文化,像是楚國人口稠密的土地基本上都與韓、魏後來還有齊接壤從而引發楚國實際上很難在戰國時代抽身。戰國初期魏國攻取原屬楚的大梁等地,中期韓魏攻入楚國腹地的南陽盆地,未期韓魏借齊國兵力瓜分楚國方城以北的楚地。

秦國統一六國,既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

最後,我們再來看秦國統一六國的經過,可以看出是經過精心策劃的,對於遠離自己的齊國採取遠交,而在近攻方面,先選取最弱小的韓國攻打,然後再趁趙國發生自然災害趁火打劫,並且給趙國製造內亂,順利拿下趙和燕。然後一步步滅了魏和楚,最後再收拾齊國。可見秦國能統一六國,既有受商鞅變法的餘澤,也有後來自身高明戰略的原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