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 由 文博眼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24
簡介演講嘉賓︱唐博本文節選自:中國學講壇第254講《清代宮廷教育對當代家風家教的歷史啟示》,部分片段有刪減上書房的一天:唸書堪比高考在清代皇子六歲起就開始入上書房讀書了,地點臨近皇帝理政的乾清門,正是為了皇帝隨時能聽到皇子們的讀書聲

皇子幾歲選伴讀

在一些清朝宮鬥劇中

后妃們

為求上位而謀害其他后妃子嗣的橋段

給人一種投胎在清朝當皇子

真是倒了八輩子血黴的感覺

這雖然是戲劇誇張

在史書上查無根據

但是

若說幸福

清朝皇子可不真挨不了邊兒

他們的學習壓力和現在小孩相比

是隻多不少

具體是什麼樣兒

一起來看看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中原國學講壇第254講嘉賓:唐博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那麼,在清代當皇子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博物院舉辦的中原國學講壇總第254講特邀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唐博以《清代宮廷教育對當代家風家教的歷史啟示》為題,講述了清代宮廷教育的是與非。這期講座告訴你答案!

演講嘉賓︱唐博

本文節選自:中國學講壇第254講《清代宮廷教育對當代家風家教的歷史啟示》,部分片段有刪減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上書房的一天:唸書堪比高考

在清代皇子六歲起就開始入上書房讀書了,地點臨近皇帝理政的乾清門,正是為了皇帝隨時能聽到皇子們的讀書聲。

皇子們的學習生活總結起來就是:

起早貪黑、文武兼備、名師指導、假期很少。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大家的心目中獨生子女在家都是小皇帝,小皇帝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但,恐怕把孩子們稱之為小皇帝,可能有點對“皇帝”這個詞彙有點不公平。特別在清朝,這些將來可能成為皇帝的皇子們學習和生活都非常緊張。

乾隆年間,有一個親王叫昭槤,在他的一本著名的歷史文獻叫《嘯亭雜錄》中記載:

“皇子六齡,即入上書房讀書。

六歲是個分隔點,六歲之前天真爛漫,一到六歲就要到宮裡上書房讀書。什麼時間上學?早上四五點鐘要抵達書房,注意不是四五點鐘起床。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那到上書房一般都上什麼樣的課?

根據年齡、人生階段的不同,上課的難易程度和時間也有不同。即所謂——

“幼時則課簡,午前即散學。”

六七八歲,課程相對簡單,一般上到中午十二點左右。年齡大一點,十一二歲,要上到下午四點放學。

這樣算一下有幾個小時?差不多10個小時了。這和咱現在的學生也差不多嘛?可是他們每年的假期太短啊!

每年只放五天假。

五天假分別是:

元旦

(不是咱們現在元旦的1月1號,而是農曆的1月1號)、正月初一(春節這一天,大年三十還得上課)、

端午、中秋節、萬壽節

(皇帝的生日)再加上

自己的生日

,一共五天。

除了這五天之外都要上課,無論是天冷天熱、颳風下雨,即便是結婚了,人生大事也不能放假。

結婚了怎麼辦?那你就上午結婚,下午上課。

上午踏踏實實辦婚禮,婚禮一結束馬上把婚禮的衣服脫掉換成普通的常服,繼續上課去。欠掉的課老師專門給你補上,慘不慘?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還有一個問題,那要是皇子太少的時候孤獨怎麼辦?其實,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都有伴讀。

有一批八旗子弟一塊陪讀。這個有什麼用?第一,烘托氣氛;讓孩子不太過孤單。第二,一旦皇子在上課時調皮搗蛋,老師不能輕易地責罰皇子就責罰八旗子弟。比如說當著皇子的面拿尺子去揍八旗子弟。

清代皇子的這種宮廷教育制度,對於很多多滿腹經綸的旁觀者來說還是很佩服的。比如,乾隆時期的軍機處大臣趙翼在《簷曝雜記》曾說:

“本朝家法之嚴,即皇子讀書一事,已迥絕千年。”

這樣的事在中原王朝已經1000年沒有看到了!太嚴了,嚴到什麼地步?

他說:

“吾輩窮措大專恃讀書為衣食者,尚不能早起,而天家金玉之體乃日日如是。

”我們這些人是靠讀書、做學問混飯吃的人都做不到天天早上三四點鐘就起床,那些皇子們卻天天如此,形成了習慣。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在這個制度之下的課程究竟怎樣設定呢?這些皇子們接受教育都上什麼課?要學什麼知識?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皇子們的課程:文科多,理科少

皇子們學習的文化課程主要有漢文、滿語、典籍、詩書等,其中漢文典籍的學習置於首要地位。

細看你會發現皇子們學的東西有一個缺陷,全是文科,幾乎沒有理科。

都學了什麼?首先,他們要學漢文化。滿族人口百萬要統治上億人口的漢民族,一定要學習漢文化的,所以“四書五經”、“二十四史”、“資治通鑑”等等這些治國之道要學,歷史、文學、哲學、政治學也都跑不了。

除此之外,社會在發展,你不可能只學這些東西,還要加“英語”。

近代社會一些外來的思想和知識傳進來,像魏源的《海國圖志》,林則徐《四洲志》都是用來介紹當時全世界各地的這些國家的風土人情。到了“洋務運動”時期,馮桂芬所撰寫的《校邠廬抗議》就在講“洋務運動”向西方學習的道理。

所以,到了光緒年間,皇帝還增加了一門課:英語。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為什麼要增加這個?因為有大量的國外政治文書遞了過來,皇帝如果不懂英文很容易被矇蔽。

舉一個例子,道光年間鴉片戰爭,中國人跟英國人打了兩年的仗,道光皇帝居然問自己手下的大臣英吉利在哪裡?英吉利跟俄羅斯之間有沒有相通?跟回疆有沒有陸路相通?

打了兩年,還不知道對手的地理位置在哪?而且道光皇帝是在北京指揮東南沿海的戰爭。他經常發的諭旨跟實際戰場上的狀態不一樣,為什麼呢?因為前方將領們喜歡編瞎話,他們把洋人們報來的一些東西改成了皇帝愛聽的東西報上去。

這個毛病從乾隆時期就有。

乾隆時期,英國的使臣中國訪問,來談中國對外開放的一些條件,可是等國書遞到兩廣總督那兒就改了。改成什麼?直接把談條件刪掉,只寫祝壽。

皇帝看到的只有祝壽就會對使團的來意產生誤判,接下來接待方案也會一系列失誤。

後來的八國聯軍也是一樣。

國外的外交只要求慈禧太后把她立的那個廢掉,不要傷害光緒皇帝性命。結果頑固派就在中間透過翻譯添枝加葉,加上了很多對慈溪太后不利的話。慈禧太后拿到一看,你們這是要推翻我?產生了誤判,所以慈禧太后才會做出向世界上最強大的八個國家宣戰的舉動。

作為未來國家的決策者,這些皇子們必須得上英文課,瞭解西方,瞭解世界。

除此之外,皇子們都是滿人。滿族人有一個傳統:就是滿文、騎馬、射箭這些自己傳統都要會。

在清朝當皇子是怎樣一種體驗?早晨4點上學,一年只歇5天!

課程設定中加入滿文、蒙古文和騎射的內容就理所當然了。

現在我們發現清代的很多皇帝都是語言天才,漢語精通,滿文和蒙古文也是精通,後來還加了英文,至少精通三到四門文字。

這樣看來,皇子們的課程內容比較多,內容一多,課程的安排就緊湊。

大家看一看,其實這些皇子們每天日子過的很難受。

乾隆年間,皇子們進入書房後,每天都要寫詩文。寫到下午2點左右。語文課、歷史課上完了,漢族老師可以走了,滿族老師進來再教滿文、蒙古文,騎射,一直上到天黑。

時間拉得夠長,相當於大白天基本在學中文,到了下午開始學滿文和體育課。算下來,一天要有10個小時在學習。

現在的孩子對比一下,是不是比皇子們輕鬆多了?

本文參考:中原國學講壇第254講,有刪減;故宮博物院,清代皇子的一天。

【特別推薦】

清代宮廷教育中,給皇子們上課的都是哪些老師?康熙的兒子們為什麼會大打出手?光緒為何如此懼怕慈禧太后?宮廷教育中還有哪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文博河南】

文博+文學+文史,一起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