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國債下鄉的重慶樣本:一年半農民增收近6億

  •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21
簡介由於城鄉供需的結構性矛盾仍然較為突出,農村地區居民對安全性好、收益穩定的金融產品的需求度不斷提高,國債投資成為鞏固脫貧的重要渠道

建行電子式國債怎麼買

國債下鄉的重慶樣本:一年半農民增收近6億

銀行員工向鄉民介紹國債知識。新京報記者程維妙攝

位於重慶市區東北方向逾200公里外的石柱縣中益鄉,於2018年6月實現全面脫貧。非法集資曾更早一步“襲擊”過這裡。新京報記者日前走訪瞭解到,曾有外來人以“一起辦廠”為由進行傳銷,當時有的百姓因風險防範意識相對薄弱而受騙。

此事並非孤例。由於城鄉供需的結構性矛盾仍然較為突出,農村地區居民對安全性好、收益穩定的金融產品的需求度不斷提高,國債投資成為鞏固脫貧的重要渠道。

近年來,人民銀行總行大力推進國債下鄉。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建立“國債宣傳服務站”1091個,覆蓋32個遠郊區縣全部760個鄉鎮,開辦“農民理財課堂”891期。

來自該營管部的資料顯示,2018年至2019年6月末,重慶市農村地區9。56萬人次購買國債,同比增長37。78%,佔全市購買總人次的43。36%。購買國債直接為農村居民帶來利息收入5。92億元,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也進一步培育了新的市場主體。

逾千個網點打通國債下鄉“最後一公里”

7月份國債開售前一天,中益鄉郵儲銀行門前,幾十位鄉民圍著一張宣傳桌聽郵儲銀行員工介紹國債知識。

“明天就可以買了,我準備買4萬元,5年期的。”67歲的馬先生告訴記者,這是他第一次購買國債,以前都是存定期。和他一樣,中益鄉鄉民長期以來以儲蓄為主。這個擁有3013戶、8227人的鄉鎮,2018年6月剛剛實現全面脫貧。

郵儲銀行中益鄉營業所2018年實現國債銷售零的突破,全年共銷售3筆,總計5萬元。2019年該網點掛牌成為國債宣傳服務站,多次開展村民理財課堂,至今年6月末,年內一共銷售15筆,共計11萬元。

“我回去跟鄰居講,國債門檻低,100塊就可以買,很安全,他們也準備買。”馬先生儼然已成為一位“宣傳員”,他表示,自己要買5年期,一方面是因為利息高,另一方面是為了“支援國家建設”。

有保障、利息相對較高,這也是72歲的黃先生對國債的認識。黃先生是重慶農商行的客戶,家在涪陵區南沱鎮,他之前的儲蓄理財方式也是存定期。有一次取款時聽業務員介紹起國債,恰逢5萬元定期到期,加上手頭1萬元的機動資金,他趕在7月國債發售首日早上7點就來到重慶農商行南沱分理處排隊,最終成功認購6萬元5年期國債。

重慶農商行自2018年開始承銷儲蓄國債,目前已和郵儲銀行成為重慶地區推動國債下鄉的主力。重慶農商行在全市有1775個網點,80%都在農村。郵儲銀行重慶分行下轄1699個營業網點,也多數分佈在農村。

“我們的員工是人熟、地熟、情況熟,百姓對銀行的信任度也非常高。”重慶農商行副行長張培宗表示。藉助網點這一“觸角”,兩家銀行以“國債宣傳服務站+村民理財課堂”形式向村民講解理財知識,鄉鎮街道、田間地頭、農戶院壩等都是宣講的場地,內容除了國債知識外,還包括徵信、反假幣等。

購買國債一年半為農村居民“創收”5.92億

國債下鄉是鞏固脫貧的重要一舉。“老百姓吃飯沒問題了,口袋裡的錢還是不多,(這時候有渠道)能夠儘量讓錢升值,本身就鞏固了脫貧的成果。”郵儲銀行中益鄉營業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國債宣傳服務站+村民理財課堂”的形式已顯露成效。來自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的統計數字顯示,2018年至2019年6月,重慶市農村地區共計發售國債37。84億元,同比增長1。12倍,佔全市發行總量的38。08%,同比上升22。97個百分點。農村地區9。56萬人次購買國債,同比增長37。78%,佔全市購買總人次的43。36%。購買國債為農村居民帶來利息收入5。92億元,有效地促進了農民增收,有助於解決城鄉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同時進一步培育了新的投資需求。

除提高農村居民的收益外,金融知識的普及對地方政府打擊非法集資也有很大助益。新京報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在推動國債下鄉之前,曾有非法集資行徑先一步滲透到鄉村。

中益鄉華溪村村民樵明華告訴記者,曾有外來的人以“一起辦廠”為由進行傳銷,有人被騙到外地,身份證被拿走,要求集資5萬,最終報警後獲救,“回來都哭了起來。”樵明華認為,村民理財課堂下鄉能提高村民意識,尤其是提醒一些老人,“沒那種(投資高回報的)好事。”

經濟水平相對高一些的南沱鎮也面臨投資渠道不夠豐富的問題。南沱鎮黨委書記張正書介紹,南沱工業發展相對少一些,主要發展農業。村民外出務工或發展農產品加工等,有一些餘錢,人均年收入1。48萬元。從存款規模看,當前南沱鎮金融機構整體存款餘額有6億多,人口約3。7萬,人均存款近2萬元。

“老百姓的錢怎麼用?想收益高一點,又容易上當,買國債是個渠道。”張正書說道,只要是透過正規金融機構,一些好的金融產品,如債券、理財也可以買,讓村民提高收益,享受改革開放成果、獲得感更強。

人民銀行涪陵中心支行行長何仕安表示,透過國債下鄉提高鄉民金融素養,提升現代化金融知識理念,對長遠的致富也有好的引領和帶動作用。

承銷銀行創新“切塊”銷售,保證村民額度

長期以來,國債採取銷售額度由人行和財政部下發到各家銀行總行,再由各級承銷網點在總額度內自由抓取的搶購方式,電子式國債還支援部分網銀購買,因此國債銷售常常出現“秒殺”場面。

新京報記者從人行重慶營管部瞭解到,重慶營管部創新構建“切塊+競售”發行模式,對特定區域分配一定額度,並建立T+1保護機制,推動具備切塊條件的工行、建行重慶市分行、重慶農商行向32個遠郊區縣實施切塊發行。2018年以來,全市共完成切塊發行7。2億元。

張培宗介紹,重慶農商行取得承銷國債資格之後,就馬上開發了系統,2018年將50%的承銷額度用於全行競售,剩餘50%的承銷額度用於切塊銷售。2019年加大切塊力度,3、5月份發行的四期國債,將80%的額度用於切塊銷售,切塊金額累計達2。37億元,切塊的額度用於主城以外的區縣承銷,保證農村地區國債投資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承銷銀行也在推動國債下鄉的過程中獲取了較為可觀的利潤。例如,重慶農商行2018年以來實現代理國債發行中間業務收入1100萬元,新增客戶11萬餘戶,增加個人存款、理財等衍生資金106億元。

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陳鵬

編輯 王宇 校對 劉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