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大唐往事(338):一次致命的暫停

  • 由 一分鐘神思漫遊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18
簡介當時武三思幾個死黨不放過魏元忠,一直嚷嚷著要嚴懲,李顯兩次否決,第一次說:“元忠驅使日久,朕特矜容,制命已行,豈容數改

鼎鑊什麼意思

第二篇 盛世歡筵:權杖的遊戲(130)

李重俊帶著兵馬斬關入宮,這裡史書出現點分歧:一種說他‘

求韋庶人及安樂公主所在

’,找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算賬;另一種說他‘

叩閣索上官婕妤

’,找上官婉兒。其實這時候不管他找誰,都是個幌子。

兵變的要害是控制皇上,只要控制李顯,就可以用他的名義發號施令。所以李世民幹掉李建成,立刻派尉遲敬德搞定李淵;神龍政變,李顯、張柬之他們更是直奔武則天病榻。李重俊嘴巴上找誰並不重要,反正都是在找李顯。

李顯跑了。

上乃與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婕妤登玄武門樓以避兵鋒,使右羽林大將軍劉景仁帥飛騎百餘人屯於樓下以自衛。

(宰相)

楊再思等擁兵二千餘人屯太極殿前,閉門自守。

大唐往事(338):一次致命的暫停

唐皇宮-太極宮

這裡就看出太子政變準備不足:第一力量有限,只拉到部分禁軍,沒拉到宰相。第二計劃不周密,最重要的玄武門沒控制住。玄武門前面介紹過,不是一個簡單的門,基本算個小型城堡,另外門外駐有禁軍‘飛騎’兵營。‘飛騎’兵中最精銳的,不同時期又被稱作‘百騎’、‘千騎’、‘萬騎’,從武則天開始,這些人統歸羽林軍指揮。

現在太子沒有在第一時間控制住李顯,被他跑到玄武門,而且召集留守飛騎營中的兵馬,緊急佈下防禦。

第三點更要命:關鍵時刻,李重俊缺少一點判斷和決心。

‘(太子令)

多祚先至玄武樓下,欲升樓,宿衛拒之。多祚與太子狐疑,按兵不戰,冀上問之。

史書描述李重俊的心態是‘狐疑’,有點猶豫。他大概認為:武三思最有威脅,已經被幹掉了,老爹被堵在城牆上,自己兵力佔優勢,更重要的,老爹這個性格他是瞭解的,不說老好人吧,起碼不兇狠,是不是可以談一下子?

他這一猶豫,形勢急轉直下。

上據檻俯謂多祚所將千騎曰:‘汝輩皆朕宿衛之士,何為從多祚反?苟能斬反者,勿患不富貴。’於是千騎斬多祚等,餘眾皆潰。

造反這事,開弓沒有回頭箭,事情成了,怎麼說都有理,事情不成,萬劫不復。你都把人逼到城牆上了,還指望這事和平解決?李顯談不上英明,但也不傻,何況逼宮這事,他不久前剛剛乾過,後果完全清楚。趁著太子一愣神的功夫,他站到欄杆邊這麼一喊:李多祚造反,斬者有賞!

看來這次造反確實倉猝:不但人少,糾集的禁軍才三百多,派去搶佔宮門的李千里那邊,據說也就幾十個人。另外凝聚力不夠,屬於臨時拼湊。剛開始靠奇襲製造混亂,殺掉武三思父子、包圍了皇上,其實就靠那麼一口‘氣’。結果李重俊這麼一停,加上李顯這麼一喊,這口‘氣’沒了,頓時分崩離析。千騎官兵臨陣倒戈,殺李多祚等人,太子倉皇出逃。一場轟轟烈烈的兵變大戲,就此失敗。

太子雖然跑出城,但終究跑不脫被反殺的命運,逃往終南山途中,為手下所殺。另一路的李千里父子,攻打據守太極殿的宰相們,同樣兵敗被殺。

太子兵敗後,李顯改年號為景龍,這次政變就叫作‘景龍政變’。

政變雖然失敗,但對唐朝政壇衝擊巨大:武家班和太子,兩股重要的勢力同時消亡。

他們倒下,誰受益?韋皇后。

以武三思為首的武家班盤踞朝廷多年,是朝中第一大勢力,對韋后構成直接的制約;太子是法定接班人,雖然眼下勢力不大,但對韋后構成長遠的威脅,這兩股勢力一除,韋后從心理到實際行動,都開始膨脹了。

韋后怎麼膨脹,我們回頭再說,先把魏元忠的事情講完。

先說一點結論:他跟政變有脫不了的干係。

兩點證據,一是其子魏升參與太子兵變被殺,後來說是被脅迫,但為啥不脅迫別人脅迫你呢?二是聽到兒子被殺,魏元忠的反應:“

元忠揚言曰:‘元惡已死,雖鼎鑊何傷!但惜太子隕沒耳。’

這裡元惡指武三思,意思政變除掉武三思有功,只可惜太子沒了。不用別的證據,單憑這句話,就可以給他定上謀反的罪名,另外《舊唐書》明確講:‘

元忠潛預其事。

所以,魏元忠不是老好人,更沒有被武三思收買,只不過形勢變了,只好改變鬥爭策略,來不了明的只能來點暗的。但他介入政變的程度又有限,因為他跟太子的立場有點區別:除掉武三思是一致的,推翻李顯他是不幹的。

再有限,也是冒殺頭的風險,《舊唐書》講魏元忠‘

徇利貪榮,有始無卒

’,其實不太公平。

對魏元忠的態度,李顯應該心知肚明,因此對他有批有保。批,就是批准對魏元忠立案審查,並且降職貶官外地;保,就是始終不同意殺頭。

當時武三思幾個死黨不放過魏元忠,一直嚷嚷著要嚴懲,李顯兩次否決,第一次說:“

元忠驅使日久,朕特矜容,制命已行,豈容數改!輕重之權,應自朕出。卿等頻奏,殊非朕意!

”這話已經說得很重了:忠不忠我還不知道嗎,你們三番五次提意見,到底我說了算還是你們說了算?

這些人還不死心,又翻箱倒櫃找出條罪狀,說當年武則天病重,狄仁傑曾請示讓李顯監國,‘

元忠密奏以為不可

’,說明此人跟陛下不一條心,是混在革命隊伍裡的奸細。沒想到李顯不上當,說:“

人臣事主,必在一心,豈有主上小疾,遽請太子知事!此乃仁杰欲樹私恩,未見元忠有失。欲借前事以陷元忠,其可乎!

”這事魏元忠沒錯,是狄仁傑想做牆頭草,你們不要再翻舊帳、搞陷害了!

在李顯保護下,魏元忠總算免於殺頭,景龍元年,卒於前往貶官地的途中,享年七十餘。

本篇修訂版,可關注微信公眾號‘ 一分鐘神思漫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