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開啟自我探索之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 由 豆子碎碎念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10
簡介而從透過蛤蟆和蒼鷺的諮詢,我們會看見:選擇以何種狀態面對生活的種種情景,是依靠本能還是勇敢跨出改變的步伐——改變的關鍵在於你自己

歐卡皮鹿是什麼動物

開啟自我探索之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關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這是一本是關於心理諮詢的書,主人公蛤蟆先生深陷抑鬱,朋友鼴鼠、河鼠和老獾希望他能振作起來,但是面對猶豫的蛤蟆都無計可施,於是在朋友們的鼓勵下,蛤蟆開始了心理諮詢之路。(書中提到的蛤蟆、鼴鼠、河鼠和老獾設定均來自英國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著作《柳林風聲》。當然,未曾讀過這本書也並不影響你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本書記錄了蛤蟆和諮詢師蒼鷺的十次諮詢經歷。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蛤蟆的自我認知之路:

1)三種自我狀態

每個人身上都有三種自我狀態:

父母自我狀態

:在父母自我狀態中,我們會表現得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我們會挑剔、教育別人或者自己,重複從父母那邊學來的觀念和價值觀,希望證明自己的正確性。

成人自我狀態

:在成人自我狀態下,我們能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行事。我們能不再被自己腦中父母的聲音所驅使,不被童年的情緒所困擾,能更加專注思考當下的狀況,基於眼前的事實來決定要怎麼做。

兒童自我狀態

:兒童自我狀態是我們童年經歷的產物。我們童年的情感隨著經歷的發展演變成複雜的行為模式,當某些場景觸發我們的行為模式,處在兒童自我狀態中的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

兒童自我狀態和父母狀態下,我們幾乎不需要思考,靠本能對周圍的情景作出反應;只有在成人自我狀態下,我們才能冷靜分析並思考當前的情景並調整自己的行為。

當然,本書並不認為我們只需要成人自我狀態。每一種自我狀態都有存在的價值,只不過,我們只有在成人自我狀態中才能更好了解自我、學習併成長。

而從透過蛤蟆和蒼鷺的諮詢,我們會看見:選擇以何種狀態面對生活的種種情景,是依靠本能還是勇敢跨出改變的步伐——改變的關鍵在於你自己。

2)順從行為

想象在一個很小的星球上只住著三個人:你和其他兩個人,那兩個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還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完全全依賴他們,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們來滿足。他們通常都對你很好,你也用愛來回應他們。但有些時候,他們會對你生氣,這讓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們是那麼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無助。

上述情景引自這本書中蛤蟆和蒼鷺的對話。對於我們而言,這個場景並不陌生。成長的經歷中,作為弱小一方的孩子無法逃離眼前星球,必須學習調整自己的行為適應當下的情景。面對父母的嚴厲挑剔,弱小的孩子就必須學習順從、改變自己的行為、成為父母眼中“正確”的孩子,以規避被遺棄、無法生存的恐懼。

為了抵禦來自父母的憤怒和攻擊,年幼的孩子會對父母的觀念表示

同意

、為自己行為

道歉

、努力

取悅

父母、

依賴

父母,這些都構成了順從行為。這些行為即使是在我們成年後還會不可避免地影響我們,如果無法擺脫依賴的生活方式,我們就無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獨立。

要真正長大成人,我們需要更好地理解自己當下的行為,區分真實以及想象的世界,並且看見長大後的我們擁有對自己人生的自主權。

3)看見自己的憤怒

憤怒是人的基本情感,而蛤蟆先生認為自己好像從來不會生氣,這又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每個人表達憤怒的方式是不一樣的。生活中常見的老好人如蛤蟆先生,他們的憤怒只是以另外一種形式發洩出去了。

前面我們說到,在強大的父母面對,孩子必須學習順從,但是生而為人,我們都有情緒,我們不可能完全壓抑自己的憤怒。因此,孩子在成長中會學習不帶攻擊性地發火——讓別人察覺不到自己的憤怒,這樣就不會讓任何人不安。

開啟自我探索之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也就是說,當成年人慪氣、撒潑、鬱悶或者厭煩的時候,可能是在無意識或者不受控制地重演自己童年發展而來的防禦機制,保護自己免受傷害。但注意,

這傷害可能是真實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來的

當我們在人際交往中體會到來自對方或者自己的憤怒時,識別憤怒的來源並且討論它,可能正是解決溝通問題的關鍵。

4)停止自我批判

每個人都有父母、兒童、成人三個自我狀態。父母狀態下或者挑剔型父母狀態下,我們很容易責備、訓斥別人,給別人定罪、然後順理成章懲罰別人。

蛤蟆先生作為從不發火的老好人,他的父母狀態去哪裡了呢?在蒼鷺的引導下,蛤蟆先生看見了,原來自己的父母自我狀態長期審判的物件正是自己——正如父母小時候對他做的那樣。要知道,沒有一種批評比自我批評更加強烈。這種譴責和懲罰如影隨形,伴隨我們一生。

很多時候,其實對我們最為苛刻的人,恰好是自己。

在下一次陷入低谷的時候,問問自己,你能愛自己更多一些嗎?

5)活出真實的自我

每個人幼年的經歷會塑造他對世界的看法,這種看法又會被帶入隨後的生活中。除非自己意識到並想要改變,不然我們將一直生活在過去的影響下。

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主要來自童年時對這兩個問題的思考:

我是怎麼看自己的,我好嗎?

我是怎麼看別人的,他們好嗎?

我不好;你好:

處在這個座標的人認為自己是生活的受害者,他們深陷悲傷的兒童狀態中。認為生活對他們不好,卻更善待別人。他們經常玩受害者遊戲,也更加容易抑鬱。

我好;你不好:

處在這個座標上的人常常佔據道德高地,把斥責和懲罰別人視為己任。他們永遠處在挑剔型父母狀態。

當我們根據自己的經歷回答上述問題,構建好自己對世界的基本看法後,我們就會不斷確認以及尋找證據支援自己的預期——換句話說,我們把自己的生活變成一個個“自證預言”。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同樣不幸的時候往往反覆發生在一個人身上。而要避免“悲劇的預言”的發生,關鍵在於我們需要首先看見自己的“預言”,然後才能讓自己逃出迴圈。

6)改變的關鍵

當然,我們不能決定自己的過去,也無法完全擺脫過去的影響。探究原生家庭並不是讓我們責怪自己的父母,而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自己。

童年的經歷不可避免影響我們世界觀,對我們的當下存在種種影響,但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看見,我們擁有對自己的人生的自主權,我們也需要對自己當下的選擇負責。

而改變自己的關鍵在於,看見我們當下的生活是自己主動“選擇”的,停止為了當前的不快樂責備別人。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學習改變自己。

寫在最後

作者羅伯特·德·博德 (Robert de Board) 希望透過展示蛤蟆的自我探索歷程幫助讀者更好理解自己,探索自己的心理成長之路。

如果你正在或者正在考慮接受心理諮詢,那麼《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可以幫助你瞭解心理諮詢的過程,以及你在諮詢中可以期望得到怎樣的幫助。

這本書也適合所有對自己有所疑惑的朋友。如果你希望能認識、改變自己,那麼不妨和蛤蟆先生一起走進諮詢室,開啟自我探索之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