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 由 美詩美文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10
簡介“廬山煙雨”和“浙江潮”分別是山和水,在去之前人們被這山水吸引,為的不過是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此時的山不過就是山,水不過就是水,這是第一境

颱風帶來的降水能緩解什麼

《廬山煙雨》

北宋。蘇軾

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

此時64歲的蘇軾已不再意氣風發,經過數次被貶,一生坎坷,此時的他已是風燭老人,多年參禪的他對於人生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全詩的大意是:廬山的煙雨、錢塘江的潮汐,都是值得一去之景,要是此生不去,定是會遺憾終身的。可當真的到了廬山下、錢塘江前,看到這煙雨濛濛、潮水湧動,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觸,到了最後它們只是廬山煙雨浙江潮。

這首七絕初讀會覺得有些奇怪,共四句,第一句和最後一句一模一樣,其實這正是詩人的高明之處。全詩化用的是禪宗史書《五燈會元》中的禪語,這是杭州靈隱寺高僧普濟編寫的一本禪集。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在詩中高僧將人生分成三大境界:第一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第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其三,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詩人將如此高深的禪語,用通俗易懂的詩句描述出來。“廬山煙雨”和“浙江潮”分別是山和水,在去之前人們被這山水吸引,為的不過是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此時的山不過就是山,水不過就是水,這是第一境。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久而久之,這份一定要前往的心願就成了一份執念,等到了山水前,這山和水早就不是自然的山水,不過是一份執念的達成。這時候人或許會有得到後的滿足,或許會有現象和想象不一的失望,種種思緒讓人們失去了欣賞山水的初心,這就是第二種境界。對於多數人來說,只能達到這種境界。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最後一境,是返璞歸真。在經歷了人生種種,看淡執念後,再以純淨的初心去看待這山山水水,心中再無雜念時,這山水又回到了它們本來的面目。蘇軾這種臨終絕筆,沒有他一貫的豪放之氣,也沒有其擅長的婉約之風,如輕聲細語般娓娓道來,卻寫盡了人生真諦。

能做到第三種境界的,除蘇軾之外,還有“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大宋詞人辛棄疾,對此,他在《青玉案·元夕》中寫的: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句話,說的不正是這種境界嗎?人皆渴望悟道、超脫凡俗。然而不經這由本性,到人性再到自性的三重山,怕是不能真正瞭然人生的意義。當然了,人皆有佛性,佛家亦有云:即心是佛。抑或頓悟,也不在話下。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蘇東坡的詞說盡人生哲學。

在當今這個知識為王的時代,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氣質是最吸引人的。

古詩詞可以浸潤你的心靈,使你有出口成章的學識和靈動如水的才情,更能使你擁有無可比擬的氣質。

“你讀過的書,你走過的路,都藏在你的氣質裡。”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很多教授一直鼓勵現在的人們應該多讀古詩詞,從三歲孩童到耄耋老人,都可以從古詩詞中發現自己,找到興趣。

古詩詞既可以增加學識和見識,同時也能無形中培養一個人的氣質。這一點,我們從才女董卿的身上足以見得。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並且今年教育部也新出了一項改革規定,從今年新學期開始,增加中小學的古詩詞內容,考試中的古詩詞佔分比例達到整張試卷的50%,一年級新增古詩內容。

每個時代都有所謂的“大家”,而真正流傳下來的這些古詩詞才是我們要細心珍藏的!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不應該忘記我們的國家瑰寶。

市面上有很多的詩詞讀本,也有不少是名家編寫的,但主要都是詩詞加譯文的形式,很多人讀完依舊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因此,董卿主持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的評委,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教授湯素蘭,兒童閱讀專家王林共同給想要讀詩詞的朋友推薦了一套書《飛花令裡讀詩詞》。

蘇軾臨終前頓悟,留給兒子一首詩,短短2句話,道盡人生哲學

這套以傳統詩詞文化遊戲“飛花令”為模式的古典詩詞讀物,是透過遊戲引出很多詩詞,讓我們能對古詩詞進行理解性的記憶,還能學習一些古代的歷史風俗、人文地理,拓展知識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