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 由 歷史真鑑 發表于 棋牌
  • 2022-08-07
簡介民以食為天,若因水患而造成谷價暴漲,人民乏食,而得不到及時的救助,災民可能因飢僅而導致社會暴動,為了國家能長治久安,唐代統治者重視預防水患、災後的賑恤與重建工作

怎樣解決水患

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自然環境孕育人類的同時,卻也帶來各種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產生一定程度的威脅。自然災害中,又以水患對人類生命財產的威脅最嚴重。“水患”又稱“水災”,或“洪水”。水患是指自然環境失調造成地表水量過多,進而給人類生活、生產及生命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脅與不便。“水患”所釋放出來的破壞力,是目前人類社會以其知能與技術,仍無法控制的自然災害。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1938年《黃河水患之控制》

黃河水患,有史以來即帶給歷代統治者與百姓極大的威脅,也帶來社會的不安定;因此,水患與治河工作一直是歷代政府所關心的大事。唐代黃河流域水患頻繁,造成人命傷亡與財物損失無數。水患最直接的傷害就是災區的農作物與災民的民生物資,其引發的問題為百姓生計的困頓。民以食為天,若因水患而造成谷價暴漲,人民乏食,而得不到及時的救助,災民可能因飢僅而導致社會暴動,為了國家能長治久安,唐代統治者重視預防水患、災後的賑恤與重建工作。

水患後,首先待解決的問題是災民的糧食問題,只要百姓能夠維持生計,社會不安的因素自然就會減低。水患既是歷代不可避免,因此,及時救災與災後重建工作就非常重要。唐代的救災工作,大都由中央政府遣使主持,玄宗開元廿八年(七四O)時認為災害發生時,中央政府的賑恤措施遠水救不了近火,得視災情的需要,委由地方官吏負責及時賑給,以符合救濟時效,然後再上奏朝廷。

在水患預防方面:設定義倉與興建水利。唐太宗時設定義倉及常平倉以備凶年,玄宗時義倉之糧不足賑恤時,則兼以正倉米充之。此外,唐代平時重視水利之建設,水利建設非常興盛,至於唐代修築河防,整治河流等水利建設,皆由刺史或縣令等地方官吏負責。而黃河的水患是無可避免的,如何使水患的損害降至最輕,則有賴政府平時的防範措施,與災後的賑濟及善後工作。在面對無可避免的水患,尤其是唐玄宗時,是唐代黃河水患最為頻繁時期,約每1。4年中,黃河流域就有一次水患發生。當時水患所造成的災情,輕則財物損毀;重則生產停頓、物資缺乏谷價暴貴、民飢、人命傷亡,甚至危及國家經濟與國防安全等。

然而唐玄宗時代儘管水患頻繁,水患的災情嚴重,但水患災情始終未造成玄宗時代的社會動亂,且不影響其為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的唐代盛世。最重要因素為玄宗時期的防災政策,設定倉儲積穀防災、及時救濟與災後重建工作的處理措施。

一、水患的特性

自然界每件事物都有一體兩面的雙重性,自然災害的發生,有破壞體就必須有受害體來相對應,才會產生互動的結果。水患雖然是一種自然失調的災害,但是其透過的地區若沒有人類居住,水患異常的破壞性是不會構成災害的威脅。因此,人類社會還沒有出現在地球之前,水患早就在地球各處不斷重覆迴圈著;而當時水患,充其量不過是一種自然失調現象所造成的災變。因此,沒有自然界異常的破壞力,災害固然無從發生;但是若無人類社會做為其相對應的破壞物件,水患之害,則無從談起。人類社會出現以後,水患不再只是自然失調,而加入了人為因素的影響。因此,水患的形成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互動關係所呈現出的一種不協調的形態。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咆哮的黃河

水患形成的因素有二:一為自然因素,另一為人為因素。前者,因天候異常引起降雨過量,或高山突然大量的融雪,造成地表水量過多,而導致河川氾濫、山洪暴發或海水倒灌等,使人們生活、生產或生命等遭受破壞或損失的災害。

後者,則導因於人為的破壞,由於人類的不斷繁衍,為了生活與經濟發展而不斷的開墾土地,處處與自然爭地,由於過度的開墾,導致生態失衡,水土流失,遇雨成災;或因政治因素,在戰爭時,敵對雙方往往會利用決河堤之水來殲滅敵方,以達到勝利的目的。

然而水患無論天災或人為,皆對人類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人類出現之後的水患,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面對水患的不可避免,人類只有尋求積極的預防方法,與消極的救災活動。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滿溢的黃河

二、水患後賑濟的重要

黃河流域是中國歷史的發源地,孕育了古代中國的文化與文明。唐宋以前中國歷史都以黃河流域為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漢、唐光輝燦爛的盛世就是在黃河流域創造出來的。然而從有中國以來,黃河流域的水患就不斷的威脅當地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黃河流域雖然成功的孕育了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然而黃河流域水患的發展,其實是伴隨著中國文化同步發展。因此一部中國文明發展史,也可以說是一部中國人民對抗黃河的水患史。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治理黃河照片

從過去黃河水災的經驗得知,黃河水災為患時,往往造成人們生活的不安,甚至流離失所;人們也經常因水患的漂毀農田、毀損糧食或損壞屋宇等災情,導致饑饉與生活窮困,亟待外界救助。以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社會條件下的百姓,平時少有餘糧可積存,因此普遍的百姓,在遭遇水患的侵襲,能夠存活下來已屬不易;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治理黃河照片

水患極可能損毀百姓的所有財產,災民若得不到救助,將形成社會一股潛在不安的勢力。因此,歷代政府在面對水患肆虐後,嗷嗷待哺的災民及滿目瘡痍的災區,惟有立即進行賑恤,才能挽救災民的困頓。災民獲得救濟,得以維持生計,社會不安的秩序才能恢復。政府賑濟災民,一方面是解決災民的饑饉,一方面避免民亂的發生,為國家保留實力。國以民為本,只有使百姓安心的生活,國家才能永續經營。因此歷代政府,均非常重視救災與防災的工作。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治理黃河照片

賑濟,是救濟遭遇災害後,受困的災民,使他們在災害過後,仍然能夠維持生活,並恢復生產,以穩定社會秩序。其政策為設定義倉儲存糧食以備凶年。這種救災的思想起源甚早,從《禮記》卷十三〈王制〉可知先秦時,已有儲蓄糧食,以防範災荒的觀念。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禮記》卷十三〈王制〉

雖然我們不確定當時是否真的做到,但是,可以肯定先秦思想家非常重視積穀防災。因為人民是國家的根本,社會生產的動力,惟有平時儲蓄,才能增強國家力量及防禦災害的能力。而主要目的在調節社會經濟的豐歉,做為災害時的賑給,以減輕災害對社會帶來不安的衝擊力。

先秦積穀備荒的理想,在西漢常平倉的建立具體實現。常平倉創立於漢宣帝時,以政府的財力買賣谷糧,豐年加價收糴,荒年減價出糶,所得谷糧做為荒年救濟及調節糧價之用。其後魏、晉、齊、梁等朝多沿用之。隋文帝開皇九年(五八九)設立義倉(亦稱為社倉),以做為凶年不熟之賑濟。唐朝承襲隋之義倉做為災年之賑濟外,還有常平倉、正倉等倉儲作為義倉賑災不足之補充。

中國古代水患治理

晉祠臺駘廟臺駘治水壁畫

總之,水患是不可避免,只要有水患,救災活動就不可能消失。歷代政府除了設定義倉積穀以備災荒賑濟,平時則積極的興建水利設施以防禦水患。此外,當水患發生時,賑恤、蠲免、賑貸及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的補救工作,非常重要,不僅協助受災民眾早日脫離困苦的環境,也同時能將社會那股不安的勢力解除。並促使社會早日恢復秩序與生產,進而使國家早日恢復安定繁榮的局面。

參考文獻:

《左傳》〈莊公十年〉

《中國救荒史》

《禮記集解》卷十三〈王制〉

《漢書》卷八〈宣帝紀〉

《唐會要》卷八八〈倉及常平倉〉

《資治通鑑》卷二一四〈唐紀三十〉

《舊唐書》卷二〈太宗本紀〉

《冊府元龜》卷一O五〈帝王部.惠民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