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王陽明:知行不合一會怎樣?

  • 由 左右之魚 發表于 棋牌
  • 2022-07-29
簡介所以,不去執行,不去做,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知而不行,那是根本就不知

魯莽會怎樣

知行合一本是不需要討論的問題,就像數學裡的一加二等於三,是三歲孩子都知道的事情。但是,要證明一加二等於三,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王陽明:知行不合一會怎樣?

讀書學習方能知

古往今來,對於知行是否要合一的討論,其實就是對於知行為什麼要合一的論證。

知行不合一,會怎麼樣?

先看知而不行。知而不行,說的是不執行,其實根本來說,是不知。為什麼呢?書上說得明明白白,讀書人背得滾瓜爛熟,怎麼說是不知呢?

其實,知道理論是一回事,能回答問題又是一回事。知道理論,僅僅只是獲得了最基本的知識。就好像數學老師說:一加一等於二,孩子們都記住了,但他也僅僅只是記住了這個。如果老師變一下:二減一等於幾?至少有一半的孩子沒辦法快速的回答出來。結合實際,靈活的運用所學的知識,才是真正的知。

孔子為什麼可以自如地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因為他知識掌握得透徹,對於實際情況瞭解得非常清楚,因此他回答學生的每一個問題,都可以成為經典。這就是能力。

當一個人能用自己掌握的知識,正確的回答一個個具體的問題的時候,他的知才是真知。具有真知的人,不用你說,不用你叫,他自己會去執行。

所以,不去執行,不去做,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知而不行,那是根本就不知。天底下有幾個人,是真有本事又懶得去做事的?懶得去做的人,大多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王陽明:知行不合一會怎樣?

另外一種情況:行而不知。行而不知,是真的不知。一時衝動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那是真的不知道(或者忘記,忘記其實也是不知)違法亂紀的後果。知道事情的後果而故意去做的,那是膽大妄為。

魯莽行事和膽大妄為,都不是做事正確的方法。那都是自尋死路,鼠目寸光。這樣的人,這樣的事,不否認,確實有。但這是可以忽略的極少數。

生物界最根本的特性,是希望自己的種群(種族)能綿延不絕。所以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包括人類,從一開始就會想盡辦法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用盡各種招數確保種群(種族)能延續下去。每一種生物,在孕育之初,就要學會這種延續生命的方法和保護族群的法則。小鳥學覓食,學飛翔,都是為了這一目的。

對於人而言,做正確的事,謹慎的做事,依循先例做事,都是為了確保自己安全。而做正確的事,謹慎的做事,依循先例做事,都必須學。學的目的就是為了知。

學清楚了搞明白了,自然就會行。不行,不做,你就會餓死,種族就會滅亡。

所以,沒有幾個真有本事的人會躺在那裡等著死。

沒有幾個人願意不計後果地逞一時之快。

所以,絕大部分的人,都是願意學習的,最起碼也要掌握一種謀生的技能。

掌握一種謀生的技能,也必須透過學習,也有所知。就算是當乞丐,也應該先搞清楚當乞丐的規矩。

孔子說: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說的是君子。但是,小人大概也有小人的行動綱領吧?因此,小人也要先行其言,然後按照說的做。所不同的,是說和做的內容。

王陽明龍場悟道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很難說清楚。但是對知和行這個問題的思考,必然是深入的,是大徹大悟的。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簡單的說,知是綱領,是計劃,最起碼也應該是老農民躺在炕頭上對一年的盤算;行是對綱領的執行,是對計劃的實施,是老農民根據對節氣的判斷下地幹活的內容。

有真知才能行,執行了才能把知道的事情,把腦袋裡想的事情落到實處。

想了不做,那是空想。做卻不想,那是妄為。

王陽明能取得偉大的成就,知行合一是基本條件。

王陽明:知行不合一會怎樣?

敏於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