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 由 地海探心 發表于 棋牌
  • 2022-07-17
簡介龔家方斜坡區域位於巫山向斜南東翼橫石溪背斜北西翼(圖3-3),橫石溪背斜軸向北60~70°東,在橫石溪一帶長江兩岸核部最老出露志留系,背斜頂部產狀平緩,翼部變陡,北西翼傾角17~50°,南東翼傾角10~70°,背斜總體形態近似箱形(圖3-4

節理產狀如何描述

1、龔家方斜坡地質背景

巫山縣龔家方斜坡位於長江左岸,三峽庫區巫峽口,距巫山城區平距為4。5km(圖3-1)。但該段斜坡地形坡度陡,無人居住,交通不便。長江是該區段的水上交通命脈。該區域春季多低溫陰雨和寒潮;夏季氣溫高,降雨豐沛常有暴雨,秋季氣溫下降快,多陰雨;冬季短,氣候溫和少雨。巫山縣年均氣溫18。3℃,極端最高氣溫41。9℃ (2003年8月2日),極端最低氣溫-6。9℃(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087。4mm,最大日降雨量371。3mm(1985年6月21日)。雨水多集中於5~9月份,佔全年降水量的68。8%,而1、2月降水量僅佔全年的4。3%。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龔家方斜坡區域上屬於四川盆地的東部邊緣山區,區內地貌為中低山中深切割侵蝕河谷地貌,在巫山境內呈“V”形谷,山脈走向受區域構造控制,呈NEE向。山脊從西向東為長江大橋—大石坡—望天坪—陰坡—棺材蓋一線,山脊高程730m(文峰觀)~1211。5m(棺材蓋),。山脊寬度5~10m,相對高差1180m。山脊北側地形坡角35~42°,為順向坡。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山脊南側為龔家方斜坡及附近區域,為逆向坡,500m高程以下坡角35~55°,500m 以上坡度進一步變陡,直至坡頂形成陡崖,坡角62~74°。500m高程以下發育橫向沖溝,越靠近江邊,切割越深。沖溝寬度一般3~6m,溝兩側底部呈直立狀,沖溝切割深度5~50m,獨龍一帶切割深度較大,沖溝內星跌坎狀,跌坎高度5~~12m,沖溝兩側山體突出(見圖3-2)。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龔家方斜坡區域位於巫山向斜南東翼橫石溪背斜北西翼(圖3-3),橫石溪背斜軸向北60~70°東,在橫石溪一帶長江兩岸核部最老出露志留系,背斜頂部產狀平緩,翼部變陡,北西翼傾角17~50°,南東翼傾角10~70°,背斜總體形態近似箱形(圖3-4)。斜坡附近區域無大型斷層透過,構造簡單。龔家方斜坡及其附近區域主要出露地層為一套濱海~瀉湖一淺海相碳酸鹽巖地層,從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Tj)~二疊系下統梁山組(P21)均出露。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2。龔家方斜坡地質概況

龔家方斜坡位於橫石溪背斜NW翼,在巫峽口一帶岩層呈單斜產出。坡體陡峻,山頂高程750m左右,相對高差600m左右。原始平均坡度為53°,原始長江水位為90m。坡體內發育狹窄的沖溝,滑坡體以沖溝外側的山脊為界,後緣高程為450m。龔家方滑坡位於兩沖溝之間的突出山樑部分,使得滑體呈現三面臨空的形態(圖3-5)。自然斜坡總體呈朧箕狀,斜坡方向161°。斜坡側緣以兩側季節性沖溝為界,坡角約30~40 °,中部較陡坡角約60~65°,後緣地形坡度約為40~45°,坡頂呈略為下凹負地形(圖3-6)。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龔家方斜坡基岩岩層產狀348°L40°,坡向160°,為逆斜向結構岸坡坡體。從下至上出露地層巖性如下。

三疊統大冶組三段(Td3):薄層一極薄層灰巖夾泥灰岩,出露在滑體的下部;

三疊統大冶組四段(Td*):厚層白雲質灰巖、中層灰巖、泥灰岩。出露於250米高程之上。中部的厚層白雲質灰巖為明顯標誌層。

三疊統嘉陵江組(Tj‘):薄層白雲質灰巖及灰巖,偶夾泥灰岩,出露於崩塌體上部。三疊統嘉陵江組(Tj):鹽溶角礫岩,孔隙及岩溶現象較多。出露於崩塌體的頂部。三疊統嘉陵江組(Tj予):中薄層白雲質灰巖,出露在斜坡山頂,崩塌體後緣。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2008年11月23日崩塌發生後,出露的新鮮面呈近等腰梯形。透過全站儀對滑坡部分進行測量,上部寬45m,水面處寬194m,上游腰長267m,下游腰長272m,高差210m。坡度上部64°,下部44°。透過對斜坡崩滑前後地貌形態的對比分析,其崩滑方向為SE向(160°),崩塌平均厚度約15m,免稜鏡全站儀測量崩塌面積約為25000m2左右(圖3-7)。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崩塌後,在225m高程以下自然堆積成坡度為30°的倒石堆。在崩塌堆積區隨機挑選一個2m×2m 的區域進行了塊體大小統計,該測量區域內沒有過大或過小的塊石分佈。透過對176個塊石的現場塊度測量發現塊體中約有80%的塊度分佈在(20+5cm,8土4cm,3士2cm)範圍內。因此,測量區內的中值塊度在25cm左右。D50——25cm也基本代表了崩塌堆積物粒徑的平均數。

3、龔家方斜坡巖體結構情況

龔家方崩塌發生後,對龔家方斜坡內部的大型結構面進行了測量。測量發現斜坡體內部發育有大型結構面11條(圖3-10)。每條大型結構面的形狀描述如下:

L1:可見長約17m,平直、粗糙,閉合,向內延伸,產狀:210° ∠40°。

L2:可見長約25m,平直、粗糙,閉合,向內延伸,產狀:210°∠47°

L3:可見長約17m,折線、粗糙,可見縫寬3~5cm,向內延鍾,產狀:195°∠50。

L4:可見長約22m,折線、粗糙,可見縫寬8~10cm,向內延伸,產狀:195°∠49。

L5:可見長約25m,平直,粗糙,可見縫寬10~15cm,向內延伸,產狀:194°∠47。

L6:可見長約17m,折線、粗糙,可見縫寬5~10cm,向內延伸,產狀:205°∠50°。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L7:可見長約27m,呈弧形,粗糙,向內延伸,深的不可見,產狀:215°∠55°。

L8:可見長約20m,呈弧形,粗糙,可見縫寬3~5cm,向內延伸,產狀:220° ∠45°。L9:長約16m,呈弧形,粗糙,可見縫寬5~10cm,向內延伸,產狀: 215°∠44°。

L10:可見長約36m,折線、粗糙,向內延伸,深的不可見,產狀:203°∠50°。

L11:可見長約24m,折線、粗糙,向內延伸,深的不可見,產狀:195°∠49°。

崩塌發生後,2010年10月調查時其後緣發現有5條大型拉裂縫,其特徵描述如下:

L12:可見長約39。5m,寬0。3~0。5m,可見深度5m,裂縫走向55~67,呈弧形。

L13:可見長約62m,寬0。1~0。3m,可見深度2。8m,裂縫走向50~70°,呈弧形。L14:可見長約68m,寬0。3~0。5m,可見深度Sm,裂縫走向55~80°,呈弧形。

L15:可見長約70m,寬0。1~0。3m,可見深度2m,下挫1m,裂縫走向55~67°,呈弧形。L15-1:長約22m,寬0。2~0。3m,可見深度1m,下挫0。9m,裂縫走向110~210°,呈弧形。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由於龔家方斜坡由中薄層巖體組成為主,因此中薄層內大型結構面的發育對斜坡的變形破壞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以坡腳處的L11裂隙(圖3-13)為例,重點進行調查觀測。L11 裂縫是由層間的小型結構面追蹤形成,它不是一個面,其實是有一定張開度或厚度的裂隙層帶。

仔細觀察L11,它是無數個小節理裂隙呈臺階狀延伸形成的,這些裂隙有的穿過若干岩層,有的僅穿過一層後即以層面接另一層的小型節理裂隙。L11位於破碎巖體之間,區域性有填充,應是拉剪應力狀態下形成的。這一狀態說明可能先有小型的結構面,後期大型結構面才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斜坡內部的小型結構面十分發育,對龔家方斜坡進行了結構面測量。共測量結構面79條,優勢結構面顯示有兩組(圖3-14、3-15)。a組結構面大致平行於坡面,產狀: 125-135oL45-60°,平均跡長0。3m。b組結構面大致垂直於坡面,產狀:245-255° L60-65°或反傾向的55-65°L60-70°,平均跡長1。5m。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結構面的斷面(特別是短小結構面)形態,一部分為平直的,一部分明顯為起伏的。這種形態表明結構面有的為早期的構造運動造成的,有的是後期重力變形過程中產生的破裂面。a、b兩組結構面與層面交切,巖體十分破碎,巖體結構為碎裂狀巖體。

典型滑坡介紹——三峽庫區龔家方斜坡上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