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 由 文史趣味談 發表于 棋牌
  • 2022-07-13
簡介”意思是說,漢人可以與旗人,不管你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嫁女兒、討媳婦,婚姻統統自由啦

豈曰同袍與子同袍

年羹堯的妹妹,是在康熙五十年左右,由康熙帝親自指婚,許配給皇四子雍親王胤禛做的側福晉。

雍正繼位後,年氏被封為貴妃,地位僅次於正宮的皇后。兩人生有一個女兒、三個兒子,足見夫妻間感情甚篤

。只是年氏有些命薄,雍正三年便因病

早逝,雍正追封她為

敦肅皇貴妃,

與自己合葬於

泰陵

足見兩人是真愛。

那麼,問題來了,年氏家族流著的是漢人血統,怎麼就進入了滿清的後宮,並得到了雍正特別的寵愛呢?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關於滿人與漢人的通婚隔閡,在清王朝統治時期,的確存在。民間的說法,管這叫“滿漢不通婚”!

滿清的主體,是

興起於遼東白山黑水間的女真人,趁著

明朝受困於農民軍起義焦頭爛額的時機,進入關內

“偷雞”奪取了全國的統治權。

作為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滿清也有點沒底氣心虛,十分擔心時間一長,滿人會被佔有人口絕大多數的漢人同化,從而失去統治地位,故而在立朝之初,就制定了許多隔絕漢人的政策。

最為直觀的,就是遍佈於全國各大重要城市,比如廣州、西安、南京、武漢等地的

“滿城”。

所謂滿城,就是在城區內劃定一塊區域,專門供駐防的八旗軍及隨軍家屬居住生活。這些城中之城,有時占城區的比例很大,比如西安的滿城,就划走了城區的一小半,而且還是基礎設施條件最好的

“高檔小區”。

由此,滿城裡的八旗軍,滿城外的漢人,就人為隔離成了兩個世界。

不過,即便建起了隔離牆,牆內的八旗親眷,也不可能完全不與漢人接觸。滿城內,大到開基建房,小到生活用品,都離不開外頭漢人的參與。因而,滿城只能在管理上,繼續執行雙方的隔離政策。通常有兩個方面:

一是漢人白天進滿城做買賣、搞活計,晚上就必須得離開,就像外賣小哥和水電修理工,完事了立馬得走人。

另一個,就是居住在

滿城裡的八旗軍,形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規定,那就是不與城外的漢人通婚。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講到這裡,不知大家注意到文史君的用詞沒有,八旗軍!!!

為啥強調

“八旗”這個概念呢?

因為居住在滿城裡的八旗軍,並不完全等同於單純民族概念的滿人。

的確,努爾哈赤在起兵之初,是以

“旗”為單位,對女真人進行管理上的劃分,起初是四旗,統一的部落多了,收攏的人口多了,又擴充成八旗。

後來,隨著擴張戰爭的節節勝利,滿清又收編了不少蒙古人、漢人。對他們的整編,用的也是八旗那套組織方式。

因此,滿清陣營裡的八旗,可以是指純滿人的

“滿八旗”,也可以指純蒙古人的“蒙八旗”,甚至可以指純漢人的“漢八旗”。

那麼往回推想,滿城裡居住的,滿人、蒙古人、漢人,都可能有。既然如此,滿城內外互不通婚的習俗,用滿漢不通婚來概括,也就不那麼準確了。

真正的叫法,應當是“旗漢不通婚”,只要有八旗編制的,不管滿人、漢人還是蒙古人,都不與沒有編制的漢人通婚。編制內的,討媳婦、嫁女兒,隨你的便。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康熙皇帝的血統。

康熙的生母,是順治的妃子

佟佳氏

其祖父

佟養正,

最早是明朝遼東軍中的將領,在與努爾哈赤的作戰中兵敗,從而歸附到後金陣營,

被編入漢八旗的正藍旗

。佟養正的兒子佟圖賴,參與了皇太極大多數的對外用兵軍事行動。

此後,這個家族是越混越興旺,到了佟圖賴兒女這一輩,女兒是順治的妃子,兩個兒子佟國綱和佟國維,也在朝廷上擔任要職。權勢地位巔峰時,竟然被冠以

“佟半朝”的稱呼。

康熙登基後,為示對母族的恩寵,將佟氏家族由漢軍正藍旗,

改為

編入

地位最高的

滿洲正黃旗。在清朝因賞功或恩寵,將低旗籍的人或家族升入高旗籍,這種操作叫作

“抬旗”。

漢軍旗升入滿洲旗,都

在漢姓後面加個

“佳”字,這也是佟佳氏的由來。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此外,為了籠絡漢人重臣,滿清也不乏以皇女賜婚的聯姻手段。

清朝入關後,為了剿滅李闖農民軍和南明勢力,需要歸附的明朝舊將效命

打衝鋒

。當時,勢力最大的明朝舊將,

首當其衝的

鎮守雲南

平西王

吳三桂、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

電視劇《鹿鼎記》中,康熙將刁蠻任性的妹妹建寧公主,下嫁給吳三桂長子吳應熊的情節,正是清廷以聯姻,拉攏三藩勢力的真實寫照。

建寧公主的原型,是

皇太極的十四女

和碩恪純長公主

按輩分應該是康熙的姑姑。

除了吳三桂方向,順治時期,還有

還有

和碩和順公主下嫁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隆

和碩柔嘉公主下嫁給靖南王耿仲明之孫耿聚忠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以上的佟氏家族,以及三藩,都是武將根底。

那麼,對於漢族計程車大夫群體,清廷是否也用了

“送女兒認女婿”的聯姻方式呢?

還真有!

乾隆年間,這位對漢人文化十分珍愛的滿人皇帝,為拉進與讀書人的距離,其中想到的一個方式,就是把親生女兒,嫁給孔子的

72代孫、衍聖公

孔憲培。

但清朝有祖訓,

“旗民不結親”,

怎麼破解呢?

乾隆的套路,是先將女兒過繼給漢族大臣

于敏中,

再以於家義女的身份,與孔家締結姻親關係。一番彎彎繞繞的操作下來,一場

“曲線聯姻”的戲,就唱成了。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透過對前文的瞭解,再看

年氏嫁給雍正,

就十分得合情合理合法了!

首先年家是旗人。

年羹堯曾祖,原先也是明朝官僚系統的公務員

,清兵入關後

淪為包衣,也就是滿洲貴族的家奴,

地位很低。不過,年家挺爭氣,到年羹堯祖父這一輩,就因考中科舉得以脫離

奴籍

,改隸漢軍鑲白旗。

到了年羹堯這一輩,年氏家族更是了不得。

其父

年遐齡

官最大當到

湖廣巡撫

真正的一方

封疆大吏。

其兄年希堯,也是歷任工部侍郎、內務府總管,及左都御史等要職。

至於年羹堯,就更不必多說了,電視劇都拍爛了,

四川總督

川陝總督

撫遠大將軍

,加封

太保

、一等公

……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

年氏也是出身官宦之家、重臣之女,配得上當時還是雍親王的四阿哥胤禛。

得勢後的年家,也得到了抬旗的待遇,由原先的

漢軍鑲白旗

提升為漢軍鑲黃旗。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只是這年氏家族,興起得快,敗落得也很快。

一方面是年羹堯的倒臺。雍正三年,雍正與年羹堯的君臣關係迅速惡化,到了年羹堯被賜死、家破人亡的地步。

其父年遐齡和其兄年希堯,也受到牽連被罷官奪爵。

另一方面,年氏與雍正所生的三子一女,均在幼年時夭折,年家東山再起的希望,也因此徹底斷絕。

年氏家族,就像一個匆匆而來,在康熙末年、雍正初年,塗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後,又匆匆而走的過客。

同樣在雍正手裡,上演興衰鉅變的,還有大名鼎鼎《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曹氏家族。或許年氏和曹氏,暗自契合了八旗內部的那條鄙視鏈: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

畢竟,滿蒙八旗才是清廷統治的核心,漢八旗在血統上,終究是與漢人接近,難以長久穩居權力塔尖的位置。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最後,咱們再來嘮一嘮這個

“旗漢不通婚”。

時間線拉到清朝末年,歐美各國相繼入侵,連東洋島國日本,也是鹹豬手上下亂摸個不停。按照高中教科書上的說法,這叫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蓋過國內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漢人與滿人的矛盾。

漢人與滿人啥矛盾?

旗漢不通婚嘛!

於是,慈禧

老佛爺也跟上了一回時代潮流,釋出懿旨:

“......惟舊例不通婚姻,原因入關之初,風俗、語言或多未喻,是以著為禁令。今則風同道一,已歷二百餘年,自應俯順人情,開除此禁。所有滿漢官民人等,著準其彼此結婚,毋庸拘泥。”

意思是說,漢人可以與旗人,不管你滿八旗、蒙八旗、漢八旗,嫁女兒、討媳婦,婚姻統統自由啦!

只不過,慈禧這一招和

“混合面”,來得實在是太遲了。

年羹堯不是滿族,按照“滿漢不通婚”祖訓,怎麼妹妹能嫁給雍正?

沒過幾年,辛亥革命爆發,中國人還是有一部分被分出了旗人和漢人。革命黨口號:

“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看著區區八個字,可擱在戰場上,那可是要血淋淋人頭落地滴!

遠的如太平天國,打進南京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屠了城內的

2万旗人。

到了辛亥革命,廣州、西安等地,也發生過對滿城內旗人的攻打,其中不乏無辜的老弱婦孺。

這時,又出現了一個及時止損的人

——隆裕太后。

因為隆裕太后的一錘定音,滿人得以透過和平交權,大體上實現了全身而退。相比於朱溫殺光唐廷宗室、崇禎一根繩吊死,滿清的謝幕,當真是安全下莊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