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 由 讓人心疼的事 發表于 棋牌
  • 2022-07-05
簡介只知道寶迦雅寺是曼德勒因瓦古城裡最古老的建築

曼德勒緬甸怎麼樣

為什麼來緬甸?因為曼德勒的烏本橋日出日落,因為蒲甘的萬千佛塔和紛飛的熱氣球,因為仰光喧鬧的令人懷舊的市井生活。在別的小夥伴爭相去美國的環球影城、日本的伏見稻荷大社、法國的埃菲爾鐵塔的時候,去這樣一個樸素的佛教國家,在微信朋友圈裡簡直是一股清流,涓涓流淌,滋潤心田。虔誠的佛教、樸實的人文、低廉的消費,都可以成為我們去緬甸旅遊的理由。世界那麼大,你沒去過,就去看看吧。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沉洝濃郁的宗教氛圍,好像佛在此剛剛走過,遍地可見的寺廟佛塔,好像佛在此稍作停留,祥和自然的微笑面龐,好像佛恍惚不曾走遠。這裡沒有高樓的壓迫,這裡沒有工業的煩擾,取而代之的是隨處可見的,大片大片紅色的土地和綠色的田野。河水汙濁而又清澈,小舟簡陋而又輕巧。嬉戲的兒童,羞澀的少女,安然的老者,好像他們從來沒有戰火和苦難的侵擾。赤腳行走在緬甸,似乎可以感受到——佛在高出對著世人,拈花一笑!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對於許多人來說,緬甸仍然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神秘之地。但是,隨著緬甸逐漸對外開放,越來越多的環球旅行者正在趕往這個國度,這片金色土地也將隨著對外開放而迅猛地從神秘走向真實。緬甸擁有大量壯觀的景象,從古老的寺廟和綿延不絕的佛塔,到神秘的洞穴和風景如畫的日出日落。

曼德勒的四大古城分別為:敏貢、實皆、因瓦和阿馬拉不拉。前三個古城為人們所熟知,只是阿馬拉布拉很少有人提及,也因為緬甸著名的烏本橋坐落於此。烏本橋的名聲太大,以至於讓人忽略了烏本橋所在的阿馬拉布拉古城。

敏貢:1790年,貢榜王朝第五代君王波道帕耶王為了收存從中國請來的佛牙,開始建造巨大的佛塔。1818年,波道帕耶王逝世,佛塔建造被迫中斷。1839年的地震中,已完成的地基裂了一條大大的縫隙,自此,計劃完全擱淺。

實皆:1322年,撣族的修列王開始在這裡建造城牆,1760年,貢榜王朝第二代君王囊陀基建都於此地,但4年後又遷都至因瓦。

因瓦(皇城:1364——1841):1364年,撣族的修列王開始建造皇宮,緬族東籲王朝(1531——1752)第五代君王阿那畢隆建都因瓦。1764年,貢榜王朝的第三代君王辛標信將皇城遷出實皆,第四代君王新古王也將皇城設在因瓦。第六代君王孟既再次將皇城遷回因瓦。1841年,第七代沙亞底王將皇城遷至阿馬拉不拉。自此,皇城就再也沒遷回到這具有500年皇城歷史的城市——因瓦。

阿馬拉不拉(皇城:1783——1860):緬甸著名的烏本橋所在地。1783年,貢榜王朝的第五代君王波達帕耶王將皇城從因瓦遷至阿馬拉不拉。波道帕耶王統治時間不超過37年。雖然第六代君王孟既王又將皇都遷回到因瓦,但到了1841年,第七代君王沙亞瓦底王又再次遷都至此。

額外說一下曼德勒城區(皇城:1860——1886):曼德勒是緬族貢榜王朝(1752——1885)最後的皇城。由第九代君王敏東王從1858年開始建設,1860年從阿馬拉不拉遷都於此地。1886年,第十代君王錫袍王統治下的曼德勒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僅有26年皇城歷史的曼德勒就這樣結束了它的皇城使命。

開始行走旅程。因瓦古城的歷史悠久,自1364年成為撣族首府以來,中途雖迂過幾次首府,但是在約400年的時間裡,一直是緬族王朝的首府。1752年,因瓦古城因受到孟族的攻擊而遭到破壞,但是貢榜王朝的雍笈牙王擊退了敵兵並使因瓦成為皇城。但是在1838年的大地震中,城市又遭到了很嚴重的損壞,1841年沙亞瓦底王決定遷都阿馬拉布拉,此後皇城再也沒有回到過因瓦。現在的因瓦雖然也是歷史將近500年的皇城,卻顯得異常的孤寂。因瓦被分成了幾個村落,皇宮所在地現在也變成了田地。從田間和樹林中星星點點的氣派的佛塔尚能看出因瓦昔日的繁榮景象。

曼德勒門票是聯票(不含敏貢),10000k,5天有效。一個景點僅能參觀一次,每到一個景點會在後面蓋一個該景點的標識章。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寶迦雅寺 Bagaya Kyaung,俗稱“柚木寺“,整座寺廟都是由267根柚木建造而成,並因此得名。作為一個外國人,作為一個外國遊客,我所能涉獵到的緬甸歷史有限,尤其是這種景點的歷史,更是很難找到其準確的資訊。只知道寶迦雅寺是曼德勒因瓦古城裡最古老的建築。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有的人說寺院建於1770年;有的人說它始建於1593年;有的人說它經歷戰爭卻沒有任何的損毀,建成到現在都沒有翻新過;有的人說它也曾被燒過,被翻新過。畢竟木結構的建築很難儲存久遠。其實,對於像我這樣對古蹟和歷史都不是很精通的人,這些都是無所謂的。在看過埃及古老的金字塔和神廟之後,這些“古老”都算很“年輕”了!我只需要知道,它很有韻味,很有特色,這就足夠了。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正殿的屋頂很高。光線稍暗的殿堂裡放著一尊佛像,在很遠的地方就被圍了起來,所以不能近觀,為此,給佛像添憑了些許神秘感。說是全柚木結構,但寺廟外圍的圍廊,一部分是木製的,一部分是水泥的。個人認為,水泥圍廊應該是木製圍廊損毀後替代的。即便如此,水泥圍廊也佈滿滄桑。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寶迦雅寺因為曾經是緬甸王室接受教育的地方,所以整個建築從門窗到牆壁屋頂都佈滿了精美的複雜的雕刻。寶迦雅寺精美雕刻並沒有粉黛於建築外牆四周,而是玉琢在寺院內部,似乎彰顯著它的樸實無華。寶迦雅寺室內光線很暗,精美的柚木雕刻,在岑然的時光裡消耗得暗淡,低沉。就象柚木構件一樣,低調而沉默,只有細細察看時,才能體會其最初的華麗。其實,幾百年的風雨滄桑,建築本身就已經是一段歷史。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裡是緬甸王室曾經的學堂,雖然王室已經成為了過去,但學堂的職能卻儲存了下來。這裡現在已經成為當地僧侶的小學堂。很遺憾,沒有看見小和尚在這裡認真的讀書寫字,沒有聽到大和尚帶著小和尚誦讀經文,但是,那擺放在簡陋的課桌上紙筆,似乎在對我說:我所企盼的景象,就發生在剛剛。太陽透過漆黑的柚木門窗灑進的光芒,照在孩子的作業本上,頓覺好美,感覺特別的美好。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馬哈昂美寺,Maha Aungmye Bonzan/Kyaung,是在1818年孟既王的第一夫人為高僧而建造的。當時的僧院一般為木造,而這座僧院是磚造的。正因為此,才儲存至今。它是因瓦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馬哈昂美寺是四方形的樓宇,外表非常類似吳哥窟的寺廟,只是要小得多。整個建築用磚和灰泥建造,但卻顏色鮮明。外牆通體黃色,因此也被人稱為“黃寺”。佛寺外圍是一圈圍牆,像庭院一樣吧主塔包圍起來。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這是一座顏色鮮明的建築,儘管歷經風雨,但依然可以看出那豔麗的黃色和雄偉的氣魄,氣勢恢宏的黃色在陽光下很美,層層疊疊著向上慢慢收攏。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茵瓦的馬哈昂美寺著實是驚豔的,碩大的磚制僧院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我們為那斑駁的、褪了色的灰黃著迷,心想這樣的色調也許只有時間才能調成。在黃色湮開的灰色裡,可以體會時間的脈搏!想象著在這美麗建築裡到底有沒有平常的生活,或者只是佛陀的行宮!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實皆古城實際上是一座寧靜的遺址城、僧院城或是佛塔城。1322年,撣族的君王趁蒲甘王朝混亂之際將實皆定位首府,但持續的時間並不長,1364年首府就遷至因瓦。在1760——1764年短短几年裡,實皆再次成為皇城,此後就再也沒有什麼重要的回憶了。但是這裡不斷地在修建佛塔和僧院,現在實皆已經成為佛教修行的重要地點。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實皆山位於實皆古城郊區,山上有150多座佛塔和僧院。烏敏東寺是位於丘陵斜面的一座建築。這座寺廟最大的看點就是月牙形的佛龕。外面是30個拱門,裡面是45尊坐佛。整座月牙形的佛教露臺以及其內藏的45尊佛,讓見過它的人過目不忘。45座佛陀像,用來紀念佛陀付出45年的傳教生涯。

寺廟裡淡綠色的基調,讓午後的陽光也褪去了那黃色的燥熱,取而代之的,是那份淡雅和柔和,心情也如同此景一般,一下子美麗了起來。從烏敏東出來,開車10分鐘,就可以到達實皆山頂的松烏蓬那信寶塔。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松烏蓬那信寶塔,Soon U Ponya Shin。寶塔位於實皆山最高處,建於14世紀,據稱裡面儲存了兩粒佛祖牙齒的舍利。佛塔院外有一座金色的塔瓶,內部有一座大坐佛,乳白佛身披著金色袈裟。佛塔外圍是巨大的平臺,上面佈滿了燈臺,據稱這是古時候用來夜間照明的。站在平臺上,可以看見不遠處的伊洛瓦底江。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松烏蓬那寶塔裡面據說儲存了兩粒佛祖牙齒的舍利,可能正因為此,金色的佛塔是不能靠近的。松烏蓬那寶塔香火很盛,來此朝拜的本地人也很多。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臨近江邊一側的觀景臺鑲滿了五顏六色的馬賽克小瓷磚,一股小清新的味道油然而生。由於松烏蓬那寶塔位於實皆山的山頂,所以站在這裡的觀景平臺可以俯瞰周邊的風景,整個實皆古城盡收眼底。山坡之上眾多佛寺的金箔屋頂,令人目眩神迷。遠眺伊諾瓦底江,山色水色連成一片,讓人有開闊大氣之感 。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烏本橋號稱是世界上最長的木橋,它也被緬甸人稱為”愛情橋“,在世界最享盛名。傳說她是翡翠娘娘離開故鄉大理經長途跋涉來到緬甸首府曼德勒,與緬甸王子相愛,手牽著手在金色夕陽下相互依偎透過木橋來到皇宮。後人為紀念這段愛情故事,將此橋稱作愛情橋。至今緬甸曼德勒青年定情時都要手挽著手在愛情橋上走一走,祈求愛情美滿幸福。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由於東塔曼湖是季節性湖泊。雨季時期湖水上漲會淹沒周邊,為了解決交通困難,敏東王修建了這座橋。日落之前,在橋上漫步,放眼所及的景緻並沒有想象中的美好,很難想象,這就是傳說中的全世界最美的烏本橋日落的所在。U Bein Bridge,位於曼德勒周邊的Amarapura(阿瑪拉普拉)古城境內,跨越東塔曼湖的烏本橋修建於貢榜王朝的敏東王時期。有的資料記載建於1849 年,也有的資料說是建於1851年。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烏本橋的建材來自一座廢棄王宮的回收柚木。長達1200米,由1086根實心柚木建造而成,是世界上最長的柚木橋。橋墩、橋樑、鋪橋的木板都是用珍貴的柚木。小船駐足在橋下,你能感覺每一根古老的、高挑的柚木樁,似乎都承載了一個悽婉的愛情故事。雖然我對緬甸的愛情故事一無所知,但真的可以感受,感受那份滄桑的美麗,那份殘缺的纏綿。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眼前也即刻浮現出電影《The Lady》中,當昂山素季被軟禁在她的湖邊別墅,當得知她的丈夫邁克。阿里斯因癌症在英國朝不保夕,她也未曾向軍政府妥協而離開緬甸的畫面。那份苦楚,那個進退兩難的抉擇,彷彿也曾被眼前這愛情橋的柚木樁所見證,見證了昂山素季那段殘缺悽美的愛情!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從橋下穿過,回首西邊的天空,已經開始有了些落日的節奏。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始,已經讓人沉迷。這裡就是世界最美的日落——烏本橋日落。遠處的枯樹,桀驁不馴地廝守在如畫的江邊,近處的小船,風裡楊花般漂浮於如鏡的湖面,一樹、一舟、一屋、一人,皆成美景。

緬甸裡的一個曼德勒,足以令人靜心向佛

那種寧靜致遠,讓人一點暗啞,幾分沉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