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股價震盪後,寧德時代又被質疑沒技術含量?

  • 由 虎嗅 發表于 棋牌
  • 2022-06-23
簡介”連行業第一的寧德時代在網際網路企業面前都“差了一個數量級”,那麼其他二三線電池企業的研發投入就更顯得微不足道了

黃金廠工資待遇怎麼樣

股價震盪後,寧德時代又被質疑沒技術含量?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汽車產經(ID:autoreport)

,作者:吳雪,編輯:

楊光,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製造業就製造業,裝什麼大尾巴狼!”在業績下滑、股價波動之後,最近的寧德時代又多了一條爭議。不久前,前國金證券分析師裴培在自己的朋友圈直言,“寧德時代一年的研發費用,比網際網路行業公認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小米集團都不如,還什麼硬科技呢。簡直是痴人說夢。”

股價震盪後,寧德時代又被質疑沒技術含量?

而就在不久前寧德時代2021年的業績說明會上,面對下跌的股價,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曾略帶不服地說道,“寧德時代作為快速成長的高科技企業,估值也應參考世界級高科技企業的早期水平。”顯然,兩個人對“高科技企業”的定義差距不小。

事實上,不止是寧德時代,

如果我們把各個動力電池企業的官網瀏覽一圈就會發現,“高科技”是官方介紹裡必然出現的關鍵詞。

那麼問題來了,寧德時代乃至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究竟有沒有技術含量,算不算得上高科技呢?

“近似來料加工”?

之所以質疑寧德時代的科技屬性,裴培的主要理由來源於研發費用和研發人員總數。根據各家的財報資料,2021年寧德時代的研發支出為76。9億元。作為對比,小米的研發支出132億元,美團167億元,百度221億元,騰訊518億元,阿里巴巴578億元。至於研發人員總數,2021年底,寧德時代是10079人,小米是14592人,百度則是27500人。

研發費用的多少能不能直接與“高科技企業”掛鉤,對此,裴培也承認“研發費用不能說明一切,因為花錢不是萬能的,而且不是每一分錢都能花到刀刃上”。但是在他看來,“花錢的企業不一定做得成研發,但不花錢的企業很難做成。就算寧德時代的研發效率特別高,每一分錢都投到了該投的地方,它的實際研發投入也不太可能達到騰訊或阿里的水平,因為差了一個數量級,差距實在太大了……”

連行業第一的寧德時代在網際網路企業面前都“差了一個數量級”,

那麼其他二三線電池企業的研發投入就更顯得微不足道了。

根據其他幾家上市電池企業的財報資料,2021年寧德時代76。91億元的研發費用,幾乎是另外幾家上市公司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孚能科技研發費用之和的1。5倍。而在研發團隊上,寧德時代超萬人的規模也約為蜂巢能源

(3000+)

、國軒高科

(2300+)

、億緯鋰能

(2000+)

、中創新航

(1500)

、孚能科技

(1160+)

、欣旺達

(1000+)

6家企業的研發人員數量之和。

事實上,除研發投入之外,動力電池企業是否屬於高科技企業,

另一個為人質疑之處還在於“直接材料成本佔比過高”。

一般而言,高科技產品往往與高附加值聯絡在一起。而附加值,正是企業在原材料價值的基礎上,“透過專業技術、專業裝置、智慧財產權、管理經驗及高素質工匠創造的,超過直接材料成本的價值增量”。

簡而言之,附加值才是體現企業技術水平的東西。不過從寧德時代與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的資料來看,從2017年到2020年,寧德時代直接材料在電池成本中的佔比高達90%左右;2019到2021年,國軒高科電池成本中原材料佔比均值也接近85%。而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釋,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在原材料價格上漲時,為何大幅下跌。也正是由於直接材料成本佔比過高,有評論在談到動力電池行業的生產模式時直言“近似來料加工,與高科技企業風馬牛不相及”。

“把菜譜學會了,就能複製”?

“鋰電池結構很透明,無非正極、負極、電解質、隔膜,其實大家都能做出來”,一位ATL的工程師曾經說道。這也是很多電池從業者的觀點。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電池製造對技術沒有要求。

“造電池易,造出高品質的電池難”,

另一位鋰電工程師表示。據這位工程師介紹,電芯研發製造包括材料開發、平臺開發、電芯設計、生產製造四個環節,

每個環節都相當繁複。

股價震盪後,寧德時代又被質疑沒技術含量?

動力電池生產流程示意圖

例如在材料開發和平臺開發環節,由於電池材料種類不少,不同的搭配組合起來更多,再加上材料不斷更新進步,就需要不斷對現有方案進行調整,不停投入技術和時間進行研發。而在生產製造環節,動力電池的工藝流程也相當複雜,工序多達百道。要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就需要對每一個點做好管控。

複雜的開發過程與超長的工藝流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有專門的人才,

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動力電池企業“不是一兩個領軍人物就能撐起來的”。

至於資金方面,動力電池的要求同樣相當高。

在此前的業績說明會上,寧德時代就曾給出一項資料——單GWh產能實際投資需要3~5億元。也就是說,按照此前不少電池企業釋出的數百GWh的產能規劃,幾乎每家都需要投入上千億元的資金投入。對比來看,造車新勢力的“沒有200億元不要來造車”,甚至有點算不上什麼了。

不過,雖然具備技術密集、人才密集、資金密集三重特點,但動力電池與其他高門檻的高新技術產業相比,還存在一個無法避免的“劣勢”——

很容易被抄襲。

一位業內人士向我們打了一個頗為直觀的比方。

他表示電池就是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粘結劑等材料的組合,比如從523電池

(正極材料中鎳、鈷、錳(或鋁)的比例為5:2:3)

到811電池

(正極材料中鎳、鈷、錳的比例為8:1:1)

主要就是換配料表,“好比炒菜放1勺醬油還是2勺”。而電池加工,“就像炒菜時的火候”。“如果你把菜譜、火候都學會了,那就能複製出來。”

“這也是近年來寧德時代等企業推出嚴苛的競業協議的原因之一”,有另一位電池從業者表示。在他看來,此前網路上有不少關於某電池企業對低職級普通員工啟動鉅額競業賠償的報道,但這並“不是全部事實”,“那些被‘錯殺’的工資很低的員工,很多是高薪挖去的”。而在電池行業,由於工藝流程很長,數千個工藝控制點,

“8000塊工資也有可能知道機密”。

因為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崗位都可能是決定產品效能的關鍵,一個看似簡單的工藝引數也可能是花了很多精力調試出來的成果。

終將“變成普通製造業”?

此前,在寧德時代的一季度財報釋出後,由於毛利率同比大跌近50%,寧德時代的股價也一度直線向下。雖然關於此次的毛利率下滑,寧德時代將其歸因於電池原材料漲價。不過不容忽視的是,除寧德時代之外,其他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鋰離子電池業務的毛利率大多數在20%以下甚至處於虧損狀態。而且近五年以來,

整個電池行業的毛利率也呈現下滑趨勢。

“未來隨著產業走向成熟,行業格局基本穩定之後,電池行業最後將會慢慢變成普通製造業,最終獲得普通製造業的平均利潤”,集邦諮詢鋰電分析師曾佑鵬說到。而要延長這一階段,在他看來,需要依靠的還是電池製造工藝、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的出現和現有技術的迭代升級。

對於這一點,電池企業們顯然也是明白的。在業績說明會上寧德時代曾透露,在材料創新上,他們還有高鎳、高矽、M3P、鈉電池、無金屬電池、固態電池等新技術;結構創新上還有CTP、AB電池、CTC等新技術。

股價震盪後,寧德時代又被質疑沒技術含量?

而此前蜂巢、國軒高科等二線電池企業,以及衛藍新能源、清陶能源等專注於固態電池的新興電池企業,無一不在企圖藉助新技術改變行業競爭格局。新能源產業目前處在發展早期階段,小荷才露尖尖角。而相伴而生的動力電池行業,想必也還有大把的潛力吧。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汽車產經(ID:autoreport)

,作者:吳雪

正在改變與想要改變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