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不求笑點求淚點,喜劇綜藝只剩“半個喜劇”

  • 由 網視洞察 發表于 棋牌
  • 2022-06-22
簡介白凱南遭遇淘汰窘境,拋卻抄襲不談,白凱南的小品縱然表演形式豐富,可全程靠懟毫無笑點,只想抓住作為喜劇人的艱苦和心酸去賣弄情懷,被淘汰也是必然的了

一路歡笑停播了嗎?

作者|九元

編輯|浮休

網視導讀:

不管是為了消遣時間、陪親伴友,還是為了忘記生活中的煩惱、釋放內心的壓力,觀看喜劇綜藝是很多人的一種選擇。因為喜劇在眾多影視型別中能最直接最簡單地帶給人們歡樂。只是近幾年隨著喜劇綜藝的不斷增多以及節目中屢次消費情懷的行為,喜劇反而越來越不歡樂了……

曾經滄海難為水,快樂喜劇不醉歸

習慣在電視上看相聲小品的人都見證了2004年上映的《快樂驛站》播出平臺的轉換,這檔節目從CCTV3到CCTV4,再到停播一段時間後改為《錦繡梨園 一路歡笑》在CCTV11播出,但無論平臺怎麼轉換,歡樂都沒有改變。觀眾們一遍遍追尋著馬季、姜昆、陳佩斯、趙本山、宋丹丹、蔡明、馮鞏等等老一輩藝術家帶來的歡笑。

不求笑點求淚點,喜劇綜藝只剩“半個喜劇”

陳佩斯和朱時茂的作品《吃麵條》《羊肉串》《主角與配角》等等都是家喻戶曉的佳作,一度被稱讚為是“學院派”小品的代表;作為春晚壓軸人物的趙本山,也是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一個“大忽悠”就忽悠了三年,從一開始大忽悠賣柺給老實人,第二年接著忽悠賣出輪椅車,再到最後被“以忽悠治忽悠”的老實人成功收服。“拐一年賣一年緣分啊,吃一塹長一智謝謝啊”。現在想起來,仍舊曆歷在目。

那時最期待的還有馮鞏的一句“我想死你們了”再加上經典的擊拳動作,年味兒彷彿都一下子濃郁到了最高潮,這可是上過32次春晚的老人了,觀眾一邊笑說著:“又是他”,一邊用掌聲迎接著期待著他的表演。

近些年來,也有一些春晚作品激起了一些浪花。比如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錢》迅速捧紅了小瀋陽和丫蛋,真可謂是一夜成名。2012年沈騰春晚小品《今天的幸福》和13年的《今天的幸福2》讓觀眾記住了那個“好賤”的郝建,再到14年的《扶不扶》在社會上引發了十分熱烈的反響。不僅沈騰本人收穫了大量的粉絲,所在公司開心麻花的知名度也是越來越高。

不求笑點求淚點,喜劇綜藝只剩“半個喜劇”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春晚上好的、高階的、能夠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的語言類節目真的越來越少了。這與平時喜劇綜藝的增多不無關係,喜劇作品以超出尋常的速度被放在各式各樣的的舞臺上,觀眾們收看喜劇的方式不再拘泥於春晚舞臺,喜劇數量大幅度提升。大眾審美眼光提高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喜劇表演者和電視節目創造者們的成長速度。

喜劇作品的創作和形式的創新迫在眉睫,另外,喜劇作品過度地消費情懷、喜劇人才的稀缺也是喜劇不再“快樂”的很大的誘因。

賣弄情懷、哭笑交叉不是喜劇加分項

近些年來,像《王牌對王牌》這樣帶有喜劇色彩的綜藝節目也獲得了很多的關注。節目憑藉其搞笑的舞臺風格,在一眾綜藝中脫穎而出,收穫了大批忠實觀眾。目前《王牌對王牌第五季》已經上映了三期,搞笑的環節依舊搞笑,但是煽情的部分也依然是延續了往年的傳統,比如回顧經典環節。不管是《還珠格格》劇組還是《情深深雨濛濛》劇組,都是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不求笑點求淚點,喜劇綜藝只剩“半個喜劇”

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也發膩,但節目組顯然不在乎這一定律。到了第五季第一期《還珠》重聚首又來了,雖然這一次嘉賓更重量,數量也更多,但演員們之間的默契卻少了。整個環節,演員們的互動沒有那麼多,老友重逢的喜悅也淡了很多。到了第二期縱然是在《情深深雨濛濛》原班人馬的嘉賓加持下,收視率還是從第一期的2。254%降到了1。968%。如果王牌劇組能夠專注於搞笑,而不是過分地賣弄情懷,也許收視冠軍的寶座不會那麼輕易地被擠掉。

另一邊,更早一點播出的《歡樂喜劇人第六季》也面臨了類似的問題。此檔綜藝目前的豆瓣評分只有5。7。喜歡看喜劇人的小夥伴都知道,第一季的《歡樂喜劇人》可以說是神仙打架般的節目,沈騰、賈玲等人至今也是當今喜劇界的中流砥柱,豆瓣評分高達8。2。第二季的岳雲鵬將《歡樂喜劇人》又推向了一個高潮,但到了第四季只有賈冰吸引了少許目光。到了第六季,連郭德綱都說:“喜劇人才就這麼點兒。”

不求笑點求淚點,喜劇綜藝只剩“半個喜劇”

除了人才的大問題,還有時間。比賽開始以前,聽到演員們講得最多的就是時間太緊了、劇本還沒弄好、排練時間不夠……一週創作一個能登臺的好作品不像是在創作,反而是像在吃快餐。

在這樣的情況下,《歡樂喜劇人》第六季打破傳統,一口氣從德雲社請來了燒餅和孟鶴堂兩對搭檔,還請來了一些外國友人試圖打破這個窘境,美國“東北人”艾傑西憑藉脫口秀甚至進入了十強名單。可是吸引大家注意力的也不再是作品的“精美”程度,而是具有爭議的事件和話題:高曉攀在節目裡“抱怨”舞臺成為德雲社專屬、盧正雨在舞臺上使用微電影播放網劇參賽、燒餅指責孫建宏“刨活”……

不求笑點求淚點,喜劇綜藝只剩“半個喜劇”

上一期白凱南抄襲、白鴿抄襲又迅速成了新一輪話題。白凱南遭遇淘汰窘境,拋卻抄襲不談,白凱南的小品縱然表演形式豐富,可全程靠懟毫無笑點,只想抓住作為喜劇人的艱苦和心酸去賣弄情懷,被淘汰也是必然的了。隨後,在笑果文化和天才小熊貓紛紛發博維權的時候,《歡樂喜劇人》的處理方式讓許多人不滿,不僅沒有予以迴應,反而堂而皇之地將“白凱南作品”的熱搜圖片發出來炫耀自己“收視連續6周蟬聯週日綜藝第一”。

除此以外,喜劇人煽情的“功力”也是絲毫不見退步,早在第一季時高曉攀的作品就被評為是最有情懷的作品。小品《梨之園》中他用以小見大的手法,透過一個養老院裡的老藝術家們對自己後繼無人的無奈和心酸,影射傳統的文化和藝術正在一點點消散,為傳統為藝術搖旗吶喊,振臂高呼。相聲藝術家姜昆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其實,在整個作品歡樂、搞笑的基礎下,加一點煽情無傷大雅,也是對整個作品的意境的昇華。但是如果賣弄情懷成了主旋律,那麼觀眾還怎麼能夠沒心沒肺的開懷大笑?

不求笑點求淚點,喜劇綜藝只剩“半個喜劇”

可是這幾季喜劇人的舞臺上,煽情成風,大家總是喜歡在結尾留下一個溫情的底子。第三季決賽的常遠請來沈騰和爺爺常寶華談喜劇之路的艱辛,第四季周雲鵬的《我要買房》謳歌母親、《親家來了》歌頌父親等等不勝列舉。就像孟鶴堂說的那樣:“一到結尾就煽情,煽什麼情,這是《歡樂喜劇人》,這是‘悲劇人’嗎?喜劇人能不能讓喜劇純粹一點!”可謂是說出了很多觀眾的心聲。

不求笑點求淚點,喜劇綜藝只剩“半個喜劇”

結語

陳佩斯說:“喜劇都有一個悲的核心”。郭德綱也說:“最偉大的喜劇往往是由悲劇改編而成”。可是,笑中帶淚的喜劇的泛濫,也讓觀眾對喜劇產生了畏懼感,因為沒想到喜劇也煽起情來了,本想拯救不開心,結果直接掉了淚。喜劇綜藝不快樂就是喜劇綜藝越來越沒影響力的原因,這也是喜劇人們對未來喜劇的發展需要反思的問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