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道德經》有感之理想國

  • 由 下倆巴人 發表于 棋牌
  • 2022-05-24
簡介如果社交頻繁,訊息靈通,那麼別的人家、更有的人家、所謂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就會天下皆知,於是就會引起慾望,比學趕幫超,這樣內心的寧靜就會喪失,幸福感就會無影無蹤

跳棋能跳對方的棋子嗎

千百年來,無數人都描繪過自己心中的樂土,從桃花源到烏托邦,都寄託著人們最美好的想象。兩千五百多年前,在奴隸社會末期的混亂中,在禮樂崩壞的現實前,在王權崩塌的硝煙裡,在戰火頻仍的爭鬥處,至亂的環境催生了對至治的渴望,老子描述了心中的樂土:

小 國 寡 民 。使 有 什 伯 之 器 而 不 用 ﹔使 民 重 死 而 不 遠 徙 。雖 有 舟 輿 , 無 所 乘 之 ,雖 有 甲 兵 , 無 所 陳 之 。使 民 復 結 繩 而 用 之 。甘 其 食 , 美 其 服 , 安 其 居 , 樂 其 俗 。鄰 國 相 望 , 雞 犬 之 聲 相 聞 ,民 至 老 死 , 不 相 往 來 。

那時的老子,並不是一個宗教領袖(道教起源於東漢,老子是幾百年後才被尊奉為道教始祖),他只是一個大思想家,他的樂土裡並不是宗教裡典籍裡描繪的天堂,而是一種人類社會,是他理想的社會制度的集合。

《道德經》有感之理想國

《道德經》有感之理想國

從他的描繪中可以看出,他的樂土是這樣子的:

國小人少、返璞歸真、內心充實、互不往來。

這幾個特點看似互相獨立,實際上又是互為條件,缺一不可。

首先,他理想中的樂土不是地大物博的大國,而是國家變小,人民變少。

為什麼是小國呢。老子是天下共主周王朝的典藏官,或許是自己身處大國,眼見了大國的變亂而產生的想法。

眾所周知,老子所處的是諸侯並立,戰火頻仍的春秋時期。他之前的大一統的朝代是夏、商、西周。這些朝代和之前的部落社會相比都是地大物博、政權一統的。但正因為大,加上當時的文明發展程度無法進行高度中央集權,因此不得不採取分封制的制度,於是,就在全國形成幾十乃至幾百個諸侯國。當初武王孟津會盟時,諸侯號稱八百,可見諸侯國數量之多。隨著大國統治日久,諸多諸侯國中必然有政通人和、不斷做大者,於是互相兼併甚至挑戰王權就成為必然。眼見大國後期王權旁落,諸侯紛爭的混亂局面,主管典籍、深通曆史的老子希望回到原始社會那種小部落的時代也就自然而然了。因為那時,不但沒有一個凌駕於各部落之上的王權,而且部落中的制度約束也相對較弱,各種人為的政令干涉最大程度降低,各部落間順其自然發展,無形中實現了他無為的主張,於是,這就成了他的理想國必不可少的一個特徵。

《道德經》有感之理想國

第二個特徵是返璞歸真

。返璞歸真第一個要緊的是重死不遠涉。重死?這難道還用作為一個特徵嗎,這難道不是每個人的自然屬性嗎?但是,之所以提到這個特徵,的確是因為當時民不重死是一個社會現象。為什麼不重死,因為有比死更重的。老子說:

民 不 畏 威 ,則 大 威 至 。無 狎 其 所 居 ,無 厭 其 所 生

。為什麼小老百姓不怕掌握著軍隊、監獄等國家機器的統治者,是因為他們的起居被侵犯,他們的生活被侵犯,要活不下去了。因此,他們不怕權威、不怕死。老子說

:民 之 輕 死 , 以 其 上 求 生 之 厚 , 是 以 輕 死 。

因為統治者追求自己優越的生活太過分了,與民爭利太嚴重了,讓民活不下去了,因此老百姓才輕死,而輕死的後果就是拿死嚇唬人,拿監獄來管制天下變得無效了。而樂土裡的小民,特別看重死亡,不願意遠赴他鄉,說明統治者有道:

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

百姓滿足於眼前的生活,以死懼之,無有不怕。

第二個返璞歸真是放棄先進,迴歸原始。什佰之器、舟輿都是文明發展的產物,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生活。但老子的觀念是少私寡慾、見素抱樸。希望透過儘量接近自然的方式生活,從而離道更近,更能夠接近生活的真諦。於是他主張即便有這些先進工具也不用。返回到最原始的結繩記事的生活中去。但如果回到原始的生活狀態,就和當代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差異,人們靠步行,靠手工很難完成千裡之行、九層之臺。那麼怎麼辦呢,那就改變生活方式,使人們看中生死,不行遠路。

《道德經》有感之理想國

老子描述的是春秋時代的返璞歸真,如果是現代,那就是有高鐵而不用、有手機而不使,有電腦而不開。回到步行、信件、紙張的生活中去。誠然,路途時間會變得漫長,訊息的獲得變得艱難,辦公效率大大降低。但帶來的卻是遠涉的機率會大幅度降低,獲得的訊息會異常珍貴,工作的強度依然是一天幾個時辰。並且社會依然在運轉,不同的是運轉的方式。

第三是內心充實

。剛才已經描述了,生活回到過去,物質條件大大退化,那怎麼會是理想國呢。因為人們: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種心裡暗示,是一種比較後的感覺。即便是住高樓、掌萬貫、衣食無憂、車行機飛,如果天天忙忙碌碌,焦慮不安,心裡感覺不到幸福也不是幸福生活。反之,即便三十畝地一頭牛,出則安步,吃則簡餐,只要心裡滿足,就會是幸福的生活。那麼,怎麼能在物質條件遠不如的情況下有心裡滿足呢。第四點就非常重要了。那就是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第四點是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因為幸福感很大程度來自於比較。如果社交頻繁,訊息靈通,那麼別的人家、更有的人家、所謂成功人士的生活方式就會天下皆知,於是就會引起慾望,比學趕幫超,這樣內心的寧靜就會喪失,幸福感就會無影無蹤。只有少交往、少學習、控制住自己的慾望,這樣才能在食物一般的情況下甘其食,衣服樸素的情況下美其服,房子不大的情況下安其居,起坐行走規範一般的情況下樂其俗。當然,有一個前提,一定是物質條件不能太差,如果吃飽穿暖都成問題絕對是不可能有幸福感的。但滿足溫飽後幸福感就能來嗎,恰恰相反,甚至幸福感更差,因為之後的慾望會更加強烈。老子說: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這句話是說知足的前提是能夠有足的境界,才能知足,如果本身就不足,那絕對不是理想國。但是如果已經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還要追求錦衣玉食、使奴喚婢的生活自然就是不知足了,也就是大禍的開始。

《道德經》有感之理想國

因此,物質條件能夠滿足生活的背景下,比較就成為破壞和諧的罪魁禍首。因為有比較就會有落差,有落差就會有不斷增加的慾望,有慾望就會有爭。很少人能像水一樣,甘居低處。於是老子說: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見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大家都是一樣的小民,沒有什麼人比別人更賢德,沒有什麼東西比別的東西更可珍貴,沒有什麼名利權位值得爭奪。於是人民就安靜了,迴歸質樸了。

現在的物質生活比部落時代先進、充足得不可謂不多,可人心的寧靜、生活的幸福感卻不見得像物質條件的差距一樣明顯。假使有這樣的地方:有青山,有綠水,木屋幾間,出則安步,入則粗茶淡飯,無入仕之焦慮,有香火之綿延,子女環繞,雞狗相間,可以不知天下事,返顧玄鑑悉悉然。不也美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