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古代人也要出書買書約書稿

  • 由 種粒 發表于 棋牌
  • 2022-04-19
簡介到了明朝,書坊已經完全採用市場化運營,市場競爭激烈,圖書價格只會更便宜

書坊是什麼意思

在雕版印刷術出現之前,圖書的複製全靠人工抄寫,這就是歷史上的“寫本時代”。

在漢代,專門以抄書謀生的人被稱“傭書”。

東漢軍事家班超早年家貧,就靠抄書贍養母親。他們或受僱於人,或自己抄完再拿到市場上出售,這就是中國圖書出版業的源頭。私人抄本沒有版權概念,所以寫本時代的圖書多是“盜版書”。

當時也有一些官方編撰的正版書,漢朝的蘭臺就是官方的圖書編纂機構。

對於一些經典書籍,官方還會將其內容刻在石碑上,供大家抄寫和勘校抄本的謬誤。

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漢朝的熹平石經,官方將《論語》等七部經典刻在了四十六塊石碑上,可視為最早的正版教科書。

古代人也要出書買書約書稿

唐朝貞觀年間,雕版印刷術發展起來,歷史進入“刻本時代”,真正意義上的圖書出版業開始出現。

雕版又稱刻版,操作時先將文字刻在木版上,印刷後裝訂成書。

“出版”的“版”字,本意即古代的刻版。這種刻本圖書從唐朝一直流行到近代,興盛了一千三百多年。

有的朋友可能會疑惑:宋朝的畢昇不是已經發明瞭活字印刷術嗎,為什麼後來流行的仍然是刻本圖書呢?

這其實是大家一直以來的一個誤區,活字印刷術在古代的實際作用一直被誇大了。

活字印刷的印書質量遠不如刻版,且漢字太多,挑字排版很麻煩,在古代使用極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出版的《北京圖書館善本書目》,一共收錄了古代圖書一萬一千多部,其中屬於活字印本的只有一百五十餘部。

古代的刻版圖書分為三種——官刻、私刻、坊刻。

所謂官刻,是指官方刻版印刷的圖書。

私刻就是私人出錢刻版印刷的圖書,這種書多是學生出資為老師刻版印刷,或是子孫為長輩刻版印刷。對古代圖書行業影響最大的,當數坊刻圖書。

所謂坊,即書坊,是專門編輯、刻版、印刷、售賣書籍的商業部門,類似於今天的民營圖書公司。

書坊在唐朝就已出現,繁榮於宋朝,鼎盛於明朝。有學者粗略估算過,明朝共有四百多家書坊,集中在江南地區,尤以南京、蘇州、杭州為多。

書坊採取的是完全的市場化運營,多是前店後廠,前面賣書,後面刻版印刷。什麼書好賣,書坊就刻什麼書,市場針對性很強。

什麼書最好賣呢?

檢視當下的圖書暢銷榜,排在最前面的往往是小說。古代的情況也如此,小說最好賣。清人金纓在《格言聯璧》中說:“賣古書不如賣時文,印時文不如印小說。”比如《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在明朝也是印了一版又一版。可惜古代沒有版權意識,作者一毛錢的版稅都拿不到。

儘管沒有版稅收入,但古代的作家可以透過“約稿”賺錢。明朝後期,很多文人兼職做暢銷書作家。

比如參加應天府鄉試失利的凌濛初,為了賺錢,就應了書坊的“約稿”,編纂了針對通俗市場的小說集《初刻拍案驚奇》,結果大賣。幾年後,他又寫了續集,稱為《二刻拍案驚奇》。所謂“二刻”是指第二次刻版,即為續集之意。

再比如明朝小說家許仲琳,沒錢給女兒置辦嫁妝,就潛心數月寫了一部長篇玄幻小說,給女兒當嫁妝。女婿把書稿拿給書商看,書商大喜,認為此書必定會大賣,遂重金購得。這部書就是《封神演義》。

古代書坊也深受盜版困擾,好不容易出版了一本暢銷書,市場上很快就會出現盜版翻印。

宋人因此有了版權意識,刊印圖書時會在書中加一頁“牌記”,即版權宣告。比如《東都事略》的牌記就寫著“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許覆板”。這與現在圖書版權頁上寫著的“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是一個意思。

古代人也要出書買書約書稿

古人為了賺錢,也會出版一些“跟風書”。福建建陽是這種圖書的集散地,佔據了明清低端圖書市場的頂部,時稱“閩刻”。

萬曆年間,小說《西遊記》橫空出書,一時間洛陽紙貴。建陽有個書坊主叫餘象鬥,敏銳地嗅到了神魔題材小說的市場需求,立即跟風創作了小說《北遊記》和《南遊記》,又從別處買來了一本《東遊記》的版權,加上盜版的《西遊記》,拼湊出一套《四遊記》。由於《西遊記》良好的市場反響,《四遊記》也跟風大賣,餘象鬥賺得盆滿缽滿。

古代圖書的價格怎麼樣呢?

唐朝之前,都是抄本書,價格比較昂貴。《山堂肆考》記載,唐朝宰相元載買一卷(本)書花了一千文,相當於當時平民一週的收入。換算到今天,相當於買一本書花了一千元!

刻版印刷普及後,圖書的價格大幅降低。《書林清話》記載,北宋蘇州刻印《社工部集》一部十冊,售價一貫,每冊圖書大約一百文。可以看出,宋朝圖書的價格僅為唐朝抄本的十分之一,大約摺合今天一百元,普通人也能承受得起。

到了明朝,書坊已經完全採用市場化運營,市場競爭激烈,圖書價格只會更便宜。別忘了,當時還有便宜的建陽“閩刻”圖書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