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莊子的幸福哲學是什麼?

  • 由 白駒食場1988 發表于 棋牌
  • 2022-04-02
簡介《莊子》裡:“顏回說:“我有進步了

浴血搏殺的讀音是什麼

莊子將幸福分為相對的幸福和絕對的幸福。

相對的幸福可達可至,絕對的幸福更是一種修行的境界。

相對的幸福

莊子認為:“獲得相對幸福的方法就是發展自己的本性或者天生的特長。”

最近看了一篇全球就業幸福指數報告,說中國的職業幸福感是全球最低的。有人解釋是說中國學生上大學選擇專業很少是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專業,更多的是聽從父母師長的意見,透過就業形勢收入高低來選擇專業。這勢必會導致職業成為養家餬口的工具,至於幸福感卻大大地被犧牲了。

《莊子》在“逍遙遊”告訴我們幸福有不同的等級。自由地發展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們得到一種相對幸福;絕對幸福是透過對事物的自然本性有更高一層的理解而得到的。

因此獲得幸福的第一要義是自由發展我們的自然本性,為了實現這一條,必須充分自由發揮我們自然的能力。首先我們要承認人是不同的,有的人擅長寫詩,有的人擅長經商,有的人擅長推理,有的人擅長想象,有的人擅長體育。這種與生俱來的能力就是我們的“德”,

我們的“德”,就是使我們成為我們者。

其次要發展我們的本性。萬物的自然本性不同,其自然能力也各不相同。我們的這個“德”,即自然能力充分而自由地發揮了,也就是

我們的自然本性充分而自由地發展了,這個時候我們就是幸福的

(網上流行一句話,以擅長的興趣愛好為職業的人,無疑是幸福的)。

《逍遙遊》裡講了一個大鳥和小鳥的故事。兩隻鳥的能力完全不一樣。大鳥能飛九萬里,小鳥從這棵樹飛不到那棵樹。可是隻要它們都做到了它們能做的、愛做的,它們都同樣的幸福。反之,如果我們壓抑自己的本性,和所有人擠在一個“跑道上”進行同質化的競爭,做自己不擅長也不喜歡的事情,就很難獲得幸福。

絕對幸福

絕對的幸福的兩個方向,一是不移於情、不困於心;二是天人同一、物我兩忘。

01不移於情、不困於心。

人在能夠充分而自由地發揮自然能力的時候,就很幸福。但是這種是受限制的,例如死亡、疾病、年老。所以老、病、死為“四苦”中的“三苦”。佛家說,還有“一苦”,就是“生”的本身。因此,依靠充分而自由地發揮自然能力的幸福,是一種有限制的幸福,是相對幸福。

《莊子》裡有個故事,講到老子之死。老子死了,他的朋友秦失來弔唁。卻批評別人痛哭,說:“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意思是需要的時候,夫子來了;該走的時候,夫子順應天意死了,有什麼好難過的呢?佛家說:“生有何歡,死又何哀。”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人感到哀傷的範圍,就是他們受苦的範圍。但是,人利用理解的作用,可以削弱感情。例如,天下雨了,不能出門,大人能理解,不會生氣,小孩卻往往生氣。原因在於,大人理解得多些,就比生氣的小孩所感到的失望、惱怒要少得多。正如斯賓諾莎所說:“心靈理解到萬物的必然性,理解的範圍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範圍內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後果,而不為它們受苦。”這個意思,

用道家的話說,就是“以理化情”。

莊子本人有個故事,很好地說明了“以禮化情”這一點。莊子妻死,惠施去弔喪,卻看到莊子蹲在地上,鼓盆而歌。惠施說,你不哭也就夠了,又鼓盆而歌,不是太過分了嗎!“莊子曰:‘不是的,我妻子剛死的時候我也是很難過的。然而仔細想想,他開始之前不曾出生,也不具有形體,也不曾形成氣息。夾雜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經過演化才有了氣息,氣息演化才有了形體,最後才有了生命,如今變化又回到了死亡,根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樣。死去的人靜靜地寢臥在天地間,而我卻傷心哭泣,這不是通達天命的表現,所以便停止了哭泣。’”(原文:是其始死也,我獨何能無概然!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芒芴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今又變而之死,是相與為春秋冬夏四時行也。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未明而慨,已達而止,不明白的時候感慨萬千,到達這個境界的時候就不會了。因此情可以透過理和理解抵消。

道家認為,聖人對萬物的自然本性有完全的理解,所以無情。這並不是說他們沒有情感。而是說他們不為情所困,而享有所謂“靈魂的和平”。如斯賓諾莎說的:“無知的人不僅在各方面受到外部原因的擾亂,從未享受靈魂的真正和平”。

聖人由於對萬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變化的影響。用這種方法,他就不依賴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他可以說是已經得到了絕對幸福。

莊子的幸福哲學是什麼?

02天人同一,物我兩忘。

道家強調萬物自然本性的相對性,以及人與宇宙的同一。要達到這種“同一”,人需要更高層次的知識和理解。由這種“同一”所得到的幸福才是真正的絕對幸福。

《莊子》的“逍遙遊”莊子說有個人名叫列子,能夠乘風而行。“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他所待者就是風,由於他必須依賴風,所以他的幸福在這個範圍裡還是相對的。

接著莊子問道:“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莊子在這裡描寫的就是已經得到絕對幸福的人。他是至人、神人、聖人。

他絕對幸福,因為他超越了事物的普通區別。他也超越了自己與世界的區別,“我”與“非我”的區別

。所以他無己。他與道合一。

斯賓諾莎說過,在一定的意義上,有知的人“永遠存在”。

老子說:“死而不亡者謂之壽”,這也是莊子所說的意思。

聖人,或至人,與宇宙合一。由於宇宙永遠存在,所以聖人也永遠存在。

一個人若能超越事物的差別,他就能享受絕對的自由和絕對的幸福,如《莊子·逍遙遊》中所描寫的

大鵬、小鳥、蟬;“小知”的朝生暮死的朝菌,“大知”的萬古千秋的大椿;小官的有限才能,列子的乘風而行。“苟足於其性,則雖大鵬無以自貴於小鳥,小鳥無羨於天池,而榮願有餘矣。故小大雖殊,逍遙一也。”

只要天效能夠自由自在地發揮,小鳥也沒啥好羨慕大鵬鳥的,大鵬鳥也沒有沾沾自喜的理由。雖然大小不同,能力各異,但是終極的幸福都是一樣的

。(莊子和惠子的爭論:“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並不是強詞奪理的口舌之利,莊子與魚,逍遙一也)。

莊子的幸福哲學是什麼?

為什麼歸來仍是少年是

最高境界?

聖人必須忘記並超越事物的區別,做到這一點的方法是“棄知”。這也是道家求得“內聖”之道的方法。一切區別一旦都忘記了,就只剩下混沌的整體。到了這個境界,就可以說是有了另一個更高層次的知識,道家稱之為

“不知之知”。

《莊子》裡:“顏回說:“我有進步了。”孔子說:“你的進步是指什麼呢?”顏回說:“我已經忘掉仁義了。”孔子說:“忘掉仁義不錯,然而還是沒有到達最高境界。”

過了幾天,顏回又去拜見孔子,說:“我又有進步了。”孔子說:“你的進步又是指什麼說呢?”顏回說:“我已經忘掉禮樂了。”孔子說:“忘掉禮樂不錯,然而還是沒有到達最高境界。”

過了幾天,顏回又去拜見孔子,說:“我又有進步了。”孔子說:“你的進步又是指什麼說呢?”顏回說:“我靜坐而忘掉一切了。”孔子驚奇而變容地說:“什麼叫做靜坐而忘掉一切呢?”顏回說:“毀廢形體,泯滅見聞,拋棄形智,與大道渾然一體,這就叫做靜坐而忘掉一切。”孔子說:“與大道渾同則無偏好,順應大道的變化就不會滯守常理。你果真成為賢人了啊!現在我只能跟隨在你後面了。”(

原文: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猶未也。’它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它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後也。’”)

顏回用棄知的方法得到了“內聖”之道。棄知的結果是沒有知識。

但是“無知”與“不知”不同。“無知”狀態是原始的無知狀態,而“不知”狀態則是先經過有知的階段之後才達到的。前者是自然的產物,後者是精神的創造。我喜歡的一個比喻是一個人游到了河對岸,雖然同在岸上,但是明顯彼岸和此岸是不同的,最大的不同是已知水性。

聖人並不是保持原始的無知狀態的人。他們有一個時期具有豐富的知識,能做出各種區別,只是後來忘記了它們。他們與原始的無知的人之間區別很大,就和勇敢的人與失去知覺而不畏懼的人之間的區別一樣大。歸來的少年和未出門的少年也是不同的!“出走半生已經體味世間冷暖。只有做到了不執著於善惡黑白,因果得失。佛家說:“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跳出得失看得失,跳出因果看因果,跳出善惡看善惡。才能保持一顆赤子之心,即我們說的“歸來仍是少年。”

莊子的幸福哲學是什麼?

莊子的幸福哲學是什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