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袁宏道的一篇短文,講述親身體會,詼諧有趣,卻非常值得效仿

  • 由 雲水心語 發表于 棋牌
  • 2022-03-24
簡介王以明曾是袁宏道的恩師,這封信描述自己讀前輩文豪的作品受到震驚,因而他想方設法,整治自已耽玩不耐靜的習性,發憤苦讀,終於從書中獲得了無窮樂趣

來日方長何必只爭朝夕

讀書可以使人進步,這個樸素的道理婦孺皆知,可是能夠一直堅持學習的讀者,卻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可能是工作繁忙,也許是身體多病,或者是老眼昏花。但其實這些都是自己不願學習的藉口。

明代有一位才子年輕時飽讀詩書,入仕後也是因為種種原因不再堅持學習。等到他偶爾翻開那些大儒的作品時,忽然覺得自己竟然無法理解這些深奧的文章。於是他就嘗試著改變自己,並將這一過程記錄下來。下面分享袁宏道的一篇短文,講述親身體會,詼諧有趣,卻非常值得效仿。

袁宏道的一篇短文,講述親身體會,詼諧有趣,卻非常值得效仿

《答王以明》(節選)

作者:袁宏道

近日始學讀書,每讀一篇,心悸口呿,自以為未嘗識字。然性不耐靜,讀未終帙,已呼累馬,促諸年少出遊,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歸當自責,頑鈍如此,當何所成?乃以一婢自監。讀書稍倦,令得呵責,或提其耳、或敲其頭、或擦其鼻,須快醒乃止。婢不如命者,罰治之。習久,漸慣苦讀,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處,輒叫號跳躍,如渴鹿之奔泉也!

袁宏道的一篇短文,講述親身體會,詼諧有趣,卻非常值得效仿

袁宏道是明代著名學者,他23歲考中進士,曾任國子監博士等職。王以明曾是袁宏道的恩師,這封信描述自己讀前輩文豪的作品受到震驚,因而他想方設法,整治自已耽玩不耐靜的習性,發憤苦讀,終於從書中獲得了無窮樂趣。

作者首先描述自己讀書時的表現,他張開口、卻合不攏,表達自己受到震驚的模樣,好像初學識字的光景。有時候雖然逼著自己繼續看下去,但是還沒閱讀幾篇,又大呼疲憊不堪,還立刻吩咐家人備馬,並催促朋友們一起出遊,甚至一連幾日都流連忘返。

袁宏道的一篇短文,講述親身體會,詼諧有趣,卻非常值得效仿

但是作者畢竟從小接受儒家教育,深知為人處世應該具有何等規範。於是等他靜下心來,又不斷地自責,痛罵自己愚鈍貪玩,不求上進。為了克服自制力不夠的缺點,才子還想了一個有趣的方法。

他讓家裡的丫環監督自己讀書,“

提耳、敲頭、擦鼻

”,反正就是不讓睡覺。如果監督不到位,才子還親自懲罰她,最後終於慢慢地改掉了自己“

性不耐靜

”的毛病,也終於成為一代大儒。

才子從當初不愛讀書、經常打瞌睡,到後來習慣苦讀,並善於理解先賢的微言大義,有時頓悟時還“

叫號跳躍

”,就像一頭乾渴的小鹿,興奮地發現了甘泉。

不過“

以婢自監

”之法,仍未脫公子玩笑作風,但目的卻極其嚴肅認真。最後兩句生動逼真,作者形容自己苦讀深思、而有妙悟時,如“

渴鹿奔泉

”,確實是一個非常生動貼切的比喻。

袁宏道的一篇短文,講述親身體會,詼諧有趣,卻非常值得效仿

袁宏道的這封信語言詼諧,描寫形象。作者雖然滿腹才學,但讀到先輩文豪的作品,依然覺得自己見識短淺,簡直就像一個小學生。

於是他希望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素養和水平。經過一番痛苦的磨礪,才子終於脫胎換骨,完全可以耐得住寂寞。當他再次讀到別人的大作,也有自己的感悟和觀點了。

袁宏道的一篇短文,講述親身體會,詼諧有趣,卻非常值得效仿

其實人們剛出生時就好學,對周圍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童年時更是對各種玩具和新鮮事物特別感興趣。讀書識字了,也有自己的理解和辨別能力,上進心也會更加強烈,也促進自己閱讀更多有用的書籍。

可是進入社會後,大家被俗見俗聞所蔽,又不斷地用虛幻和成功將自己包裹起來,甚至以為自己走南闖北、見多識廣,過的橋比人家走得路還多,於是便鄙視書本知識,完全依靠經驗行事。但是長此以往,也就會慢慢落伍於社會和時代,變成了一個迂腐之輩。

袁宏道的一篇短文,講述親身體會,詼諧有趣,卻非常值得效仿

正如古人所言,知道自家是何等身份,則不敢虛驕;想到他日如何下場,則可以發憤。人貴有自知之明,但無法擺脫懶惰和慾望,所以就會編織各種藉口,說服自己時間還很多,來日方長,不必只爭朝夕。

其實功夫都是一點點積累,就像跑步打拳,一朝一夕之間,不會明顯促進身體健康。但長期堅持,人的氣度和精神狀態,都會在潛移默化之中逐漸變得不凡。又如將一把綠豆放入一碗清水,左看右看都毫無變化;可是等到清晨再看,綠豆已經被泡開了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