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如何以“三思而後行”為題發表演講?

  • 由 樊榮強口才與寫作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24
簡介當然,說玩文字遊戲,並不是貶低演講,說它低階,沒檔次,沒價值,不需要傳達思想,我只是想強調,有些時候,演講就得把文字拿來變戲法,這樣才能有思路,有話講,甚至才有趣味

兩分鐘能說多少字

如何以“三思而後行”為題發表演講?

文/樊榮強

演講或者平時的講話,看似高大上,其實,很多時候是在玩文字遊戲。

當然,說玩文字遊戲,並不是貶低演講,說它低階,沒檔次,沒價值,不需要傳達思想,我只是想強調,有些時候,演講就得把文字拿來變戲法,這樣才能有思路,有話講,甚至才有趣味。

我經常告誡學生,我們拿到一個題目,如果是兩個字,你首先要學會的是把它變成500個字,500個字就意味著你可以講兩分鐘。

那怎麼才能把兩個字變成500個字呢?方法就是鑽石法則。這個鑽石法則就是拿來玩文字遊戲的工具。

鑽石法則的核心,就是強調講話是在回答問題,而回答的問題只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三種“元問題”,即三個根本問題。而一個演講,要麼是在回答一個問題,要麼是在回答三個問題,而最好的套路就是把三個“元問題”串連起來回答,形成一個思路清晰、結構完整、內容豐富的演講。

下面,我以《論語》中的“三思而後行”這句話為題,遵循鑽石法則來寫一個簡單的演講稿。大家看看,我是不是在玩文字遊戲,但是我相信,你會覺得,這個文字遊戲並不是無聊的,而是有意義的。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句話流傳極其廣泛,這句話就是:“三思而後行。”這句話可謂是婦孺皆知,連小學生都知道。它出自於《論語·公冶長第五》,原文是:“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我首先要解釋一下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一般來講,我們都理解為做事情要先多想想,不要盲目行事,不要不計後果。這樣來理解“三思而後行”,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是,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因為後邊那一句“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這一句怎麼理解?至少有兩種解釋,一種說,孔子聽說後,說:繼續這樣做,就可以了。另一種說,孔子聽說後,說,有第二次思考就可以。意思是不要思考得太多,以免陷入糾結、拖延,甚至最後因為想得太多而放棄。

這裡,兩種解釋的差別,主要是因為對“三思”的“三”,以及後邊那個“再”字的理解有不同。

“三”字,在古人那裡,除了實指“三”之外,還表示“多”。因此,如果我們把“三思”理解為“三次思考”,那麼,後邊那個“再”字,也可以理解為“二”,即所謂“一而再,再而三”。所以,可以這樣理解《論語》中的原文意思是:季文子做事,總是三思而後行。孔子聽聞之後,說,不必思考三次,思考兩次就可以了。孔子告誡我們,不要想得太多,而要有所思考就能於行動。這樣理解,似乎也有道理。

但是,我個人不反對這個解釋,但我認為這樣解釋還是略顯牽強。我的理解與解釋如下:

“三思”的“三”可以理解為“多”,當然,三本身也屬於多。按哲學家康德的觀點,世間萬物最基本的屬性是時間與空間,因此,這個“三”也應當分別包括“多次”與“多方面”,也就是說,“三思”應該包括兩個層次:屬於時間層面的多次思考,和屬於空間層面的多方面思考。

理解了這個“三思”的兩次含義,接下來,我們再說說為什麼要三思而後行?第一,可以確保目標更正確而清晰;第二,可以確保方案更詳細而周密;第三,可以確保行動更穩妥而踏實。

怎麼做到三思而後行呢?第一,凡事不要衝動,不要被情緒所驅使,而要在冷靜的時候作決定。第二,凡事多想想後果,後果的預判與防範,可以讓我們的行動導致不可控的局面。第三,凡事多聽聽高人意見,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裡的老人就是高人,他一生的經歷就是經驗,是教訓,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