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只風流,不快活

  • 由 魚羊秘史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12
簡介文徵明寫信給唐伯虎:我父親說你有才情,但為人輕浮,恐怕一事無成

風詭傳說有唐寅嗎

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只風流,不快活

提到唐伯虎,最耳熟能詳的莫過於三點秋香的風流韻事了。但實際上,這只是後人附會的美好傳說,唐伯虎從來沒有點過秋香,也不知秋香為何許人也。

關於秋香,研究者基本上持三種看法:一是歷史上並無其人,純屬文人杜撰;二是秋香乃明朝中期名動一時的金陵名妓,後嫁人從良。她與教唐伯虎畫畫的師傅有些許交情,年齡上要比唐伯虎大20餘歲。

第三種看法最接近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秋香乃大家婢女,被明朝中期蘇州才子陳元超看上,陳元超為創造與佳人相處的機會,喬裝打扮,做了秋香主家的書童,最後抱得美人歸。

既然唐伯虎與秋香並無瓜葛,後人為什麼要杜撰這樣一個愛情故事呢?

或許是歷史上的唐伯虎混得太慘了,後世文人都覺得他的苦逼生涯實在對不住名貫古今的大才子名號,才為其編織了一個才子配佳人的美夢。

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只風流,不快活

雖然祖上做過大官,但到唐伯虎父親那一代已經衰落了。唐伯虎的父親是開酒館的,家境比較富足,也有實力供他讀書。唐伯虎自小聰慧絕頂,是塊好料子,父親也盼著他能出人頭地,重振祖上的威光。

實際上,年少時代的唐伯虎對於讀書考取功名並不十分熱衷,俠客,英雄,武將,才是他心中的偶像。

或許是受吳地由來已久的行俠風氣影響,少年唐伯虎以魯仲連為榜樣,立志成為一名“布衣之俠”。

當然,揹負著家族的殷切希望,唐伯虎並沒有任性行俠的資本和機遇,而是在父親的逼迫下,不得不發奮讀書。靠著極高的天分和勤奮,唐伯虎16歲就考上了秀才,並逐漸有了名氣。

因才名遠播,19歲的時候,唐伯虎娶了一位官宦小姐,妻子知書達理,溫柔體貼,父母又給了他足夠的經濟支撐,唐伯虎讀書的時候,可人的妻子紅袖添香,鋪紙研墨,小日子過得很是愜意。

然而,在24歲那年,命運向其露出了猙獰的一面。兩三年內,父母相繼離世,妹妹出嫁後被虐待致死。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妻子因為難產,和孩子一起死去。唐伯虎一下子幾乎失去所有的親人,美滿的家庭驟然崩塌。

在沉重的打擊之下,唐伯虎意志很是消沉,整日流連於酒肆妓院,藉以排遣內心的苦痛和孤獨。

看到他越來越沉淪,身邊的才子們紛紛規勸他。祝允明說,令尊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看到你考取功名。在好友的幫助引導下,唐伯虎慢慢走出陰影,重新振作起來。

為父母守喪期滿後,唐伯虎續絃,並埋頭苦讀,立志完成父親的遺願。在明代,秀才鄉試之前還有一個錄科考試,通過了之後才有資格鄉試。放蕩慣了的唐伯虎,在錄科考試期間竟與好友張靈宿妓喝酒,被主考官提學御史方誌厭惡,因而名落孫山。

蘇州知府曹鳳十分愛惜他的才華,加上蘇州的名士文林(文徵明的父親)、沈周、吳寬等人為唐伯虎求情,方誌才勉強同意將其補錄為最後一名,允許參加鄉試。

唐伯虎在鄉試中大展才華,得應天府第一名,是為唐解元,相當於現在的省狀元。鄉試得中後便為舉人,相當於一隻腳已經踏入仕途,有了做官吏的資格。

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只風流,不快活

可惜中舉後的唐伯虎並不懂得收斂,反而更加放浪形骸,變本加厲的流連歡場。

朋友們覺得這種行為非常危險,紛紛勸他收斂一些,注重一下自己的品行。

好友祝允明對唐伯虎說:千里馬不是看表面,還要看他的品質,一時的得意千萬別太張狂。文徵明寫信給唐伯虎:我父親說你有才情,但為人輕浮,恐怕一事無成。

恃才傲物的唐伯虎並不把朋友的規勸當回事兒,相反,他還相當惱火。他給文徵明寫了一封《與文徵明書》,大意是,我生來就是如此,你看我不順眼,就別和我交朋友。言辭尖刻,態度囂張狂妄至極,甚至一度要和文徵明斷絕關係。

這種狷介的個性為他以後的悲劇埋下了伏筆,而輕浮放蕩的言行最終給他招來了一生的汙點。

28歲那年,唐伯虎入京參加會試。他的才名和呼聲都很高,時人認為他很可能會連中三元,即解元,會元,狀元。

可惜天不遂人願。趕考途中遇到了江陰富商之子徐經,徐經對唐伯虎的才氣佩服的五體投地,就邀請他乘船一同赴京趕考。徐經財大氣粗,為了排遣路途上的寂寞,竟帶了6個戲子隨行,二人趣味相投,一邊探討文學,一邊聽小曲兒,不多時便打得火熱。

接下來便是名動古今的弘治十二年科舉舞弊案了。儘管有不少後世文學家認為唐伯虎是被人陷害的,但根據明史大量資料佐證,唐伯虎可能跟此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從《孝宗實錄》來看,經過多方查證,唐寅和徐經並未在考前得到考題,嚴格意義上也不算舞弊,但為何最終二人受到處罰呢?原因便在於“不避嫌疑,有玷文衡,遍招物議”。

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只風流,不快活

原來,徐經帶著唐伯虎在考前攜重金遍訪京城權貴,包括主考官程敏政。程敏政談及了考試大致方向,相當於現在的劃重點。雖然徐經和唐伯虎可能是捲入了複雜血腥的黨爭中,但在臨考的關鍵時刻,二人不避嫌疑,向主考官重金行賄,程敏政還私下會見徐經和唐伯虎,並相談甚歡,這已經擾亂了考場秩序,有違考試公平。

最後的結果是程敏政被貶官,徐經一生不得再考,唐伯虎只能為吏,不得做官。在古代官和吏簡直就是天壤之別,官是朝廷命官,有正式的編制,可以升遷、調任等,而吏則相當於編外的臨時工,待遇上會差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是出於為尊者諱的原因,明代的小說多把唐伯虎的失意歸罪於都穆。

大致意思都是,都穆和徐經、唐伯虎都是好友,但他善妒忌能,陷害二人考試舞弊,這才導致了唐伯虎一生的悲劇。

儘管說的繪聲繪色,但這個鍋都穆不背。小說的各種情節與史實不符暫且不論。單說在小說中,從唐伯虎聞得都穆要來,跳窗而走,誓死不與其往來,便站不住腳。實際上,科舉舞弊案後,唐伯虎與都穆依然如知己一般,來往甚密,還一同出遊,留下了許多書畫合作的作品。

就連施怡庵的墓誌銘都是“都穆撰文,唐伯虎書丹”。此墓誌銘是弘治十二年,科考舞弊案結束後不久二人合作的。唐伯虎再不按常理出牌,也不可能剛被其害慘,就若無其事的跟他合創作品。

經此一事,唐伯虎徹底關上了通往世俗意義上成功的大門,心高氣傲的他拒絕了為吏的安排,黯然回到了蘇州。之前的名氣呼聲有多盛,之後的失意落魄便有多重。那些捧他的人轉而踩踏他,那些嫉恨他的人公開嘲諷他,自此唐伯虎走進了人生的低谷。

人情薄如紙,續娶的妻子因為看不到希望,不願意陪他吃苦,連夜離他而去。唐伯虎在給文徵明的信中說,連家裡的狗都咬他,不讓他進門。

成了孤家寡人的唐伯虎,為了排遣胸中的鬱結,開始遊歷名川大山,寄情于山水之間,留下了許多質量上乘的畫作。

為了謀生,他臨摹各種唐人宋人的古畫賣錢,還畫了很多暢銷題材的行樂圖,以迎合世俗大眾的審美趣味。

有了錢,唐伯虎或者買酒暢飲,不醉不歸,或者就是去花街柳巷,嬉笑玩樂,過起了縱情酒色的快意生活,看似瀟灑,內心卻是苦悶無處說。

在花叢中,唐伯虎認識了一位名妓,名叫沈九娘。二人不顧親朋好友的反對,毅然走到了一起。唐伯虎花光積蓄,置辦了房屋,起名桃花塢。

真實歷史上的唐伯虎,只風流,不快活

原本靠著唐伯虎出賣書畫,家裡的生活也算過得去。但有一年發洪水,百姓的生活困難起來,富人也沒有心情欣賞他的畫作了,字畫很不容易出手,唐伯虎的生活頓時困頓起來。

“三日無煙不覺飢”的窮苦日子嚴重損害了沈九孃的健康,不久撒手人寰,年僅38歲,與唐伯虎一起生活了7年。悲痛欲絕的唐伯虎寫了十首悼亡詩,自此沒有再娶。

兩年後,唐伯虎被寧王出重金聘為幕僚,似乎他的人生又有了一絲起色,失意許久的唐伯虎有些躍躍欲試,但到了寧王府才知道寧王廣招人才,為的是預謀造反,篡奪皇位。

唐伯虎雖然不滿朝政,卻也知道謀反是要掉腦袋的,他必須想辦法逃離虎口。於是他開始裝瘋賣傻,赤身裸體的四處狂奔,口裡還喊著:“我是寧王花錢聘請的人才。”

寧王嫌他丟人現眼,又怕影響自己招攬“有志之士”,便派人把他趕了出來。

5年後寧王謀反失敗被殺,唐伯虎因抽身早,並未受到牽連。回到蘇州後,唐伯虎又過了十來年窮困潦倒的生活,再沒有人多看他一眼,於54歲那年病逝,荒草很快淹沒了他的墳塋。

初讀唐伯虎會覺得他太過放蕩不羈,如果行事謹慎一些,品性端莊一些,也許人生悲劇便可避免。但真正讀懂了才明白,那只是你心中的不甘和一廂情願罷了。

倘若唐伯虎真的規規矩矩的中了狀元,大明也不過是多了一名官員而已,而我們卻可能少了一位傑出的詩畫家。

正是他骨子裡追求放任自然的個性,嚮往疏狂恣意的生活,使得他能夠遠遠的超越世俗偏見,以獨特的視角和筆法,畫出千古流傳的珍品來。

於唐伯虎而言,命運和個性不可更改的造就了他的坎坷,但藝術上的永生和光輝,也許是對他落魄人生的最好補償了。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洛輕塵 編輯:吃硬碟吧、小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