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走馬臺灣(3):顛覆觀念的禪修道場

  • 由 秦人郎春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05
簡介但佛教空前發展的唐宋兩代,大陸在臺灣的影響有限,即使有和尚渡海傳教,也只是零星的,個別的

星雲法師是什麼宗派

走馬臺灣(3):顛覆觀念的禪修道場

跟臺灣人談佛,你能張嘴的機會很少。即使街頭賣火龍果的小販,他也能說出家裡為何既供觀音又敬關公。跟臺灣人道禪,你就沒有張嘴的機會,哪怕一名大巴司機,也一口氣能講完禪修的八正道,外加評論王陽明。

的確,臺灣信佛的人很多,多到人口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有美國媒體甚至披露:全臺灣有80%的人信奉佛教和摻雜佛教因素的各種宗教。這個資料無法考證,但從我們所經見的酒店、商鋪和農家,家家都有佛龕,便可窺見一斑。

有一天到陽明山腳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看到幾件慈禧老佛爺用過的佛龕,很是精緻。忽聽有人撇著寧波音很重的普通話,說是清朝乾隆年間佛教傳到了臺灣。為了不讓臺灣人笑話陸客沒文化,我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不要高聲說話,仔細聽導遊講。這位老兄倒也聽勸,更讓人臉紅的鬧劇便沒有下演。

走馬臺灣(3):顛覆觀念的禪修道場

其實,臺灣人所信佛教,主要為漢傳佛教。漢傳佛教自漢代在中原興起,起初是與道教結合在一起的,所謂“傳經佈道”,說的就是這件事,並非許多文獻說的孔子教學生。到了唐貞觀年間,佛教在中國達到鼎盛,其主要流派分為十宗,其中大乘八宗,小乘兩宗。每個宗派在弘揚發展中又融入了地方風俗,大致分為南宗和北宗,南北宗以下又分為若干子宗、孫宗。凡有高德大僧修成,幾乎都自成一宗。所以說信佛也是信人,哪個廟裡的和尚能量大,說辭好,人緣廣甚至生得帥氣,就能招攬到更多的信眾。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43歲的玄奘和尚留學印度回國後,受到朝廷空前重視,被李世民封為“御弟聖僧”、“三藏法師”,賜錫杖,授白馬,讓其在長安的大慈恩寺譯經釋法,教化信眾。其所弘揚之法相宗(瑜伽宗)一時風頭無二,法相宗“修習觀行”、“轉識成智”的教義,也對其他各宗佛教產生了較大影響。

但佛教空前發展的唐宋兩代,大陸在臺灣的影響有限,即使有和尚渡海傳教,也只是零星的,個別的。元朝雖然對臺灣實現了有效管轄,但蒙古人信奉的藏傳佛教(喇嘛教),是1949年之後才傳到臺灣的,而且信眾較少,直到1982年卡盧仁波切入臺弘法之後,才有了較大發展。現從一些典籍的隻言片語來分析,佛教成規模傳入臺灣,應該是明末鄭成功時期,南傳禪宗隨著大陸漢民入臺定居而首先登島,並先後修建了竹溪寺、彌陀寺和龍湖巖三座寺廟。以後才有真宗、華嚴宗、法相宗等步其後塵。

清代受閩粵宗教文化的影響,臺島居民主要拜觀音菩薩。“菩薩”是梵文“覺有情”的意思。有情指有情愛與情性的眾生,菩薩則是覺悟有情的老師。敬菩薩就是敬老師,這與儒教的尊師重道比較接近。日據時期,真宗、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等佛教派系,都有日本和尚來傳經。這些宗派,有的源於中國而加入東瀛元素,有的屬日本自創,一共有八宗十四派。

走馬臺灣(3):顛覆觀念的禪修道場

“二戰”勝利後,強調無神論的漢傳叢林佛教再次成為臺島佛教主流,尤以主張“禪定”的禪宗發展最好。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基本形成了花蓮慈濟基金會(自稱不同於禪宗的慈濟宗)、高雄佛光山、臺北法鼓山、臺北靈鷲山和南投中臺山“五大山頭”,與大崗山派、月眉山派、開元寺派、法雲派、大仙寺派、觀音山派、萬佛山派、清涼山派及東和寺派等九小派的複雜體系。其中由星雲大師於1967建立的佛光山,是中外最富盛名的佛教聖地,有“南臺佛都”之號。內設佛教大學,出版《佛光學報》,還經營“人間衛視”電視臺,重點弘揚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學說。目前擁有規模較大的別院五個,臺灣地區分院三十多個,國外分院十多個,皈依佛光山的信眾據稱已超過百萬。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臺山在臺島異軍突起,迅速發展到八十多個分院,據說也有百萬信眾。生於四川的惟覺法師便起意擴建中臺禪寺,並請來臺北101大樓的設計者李祖原居士主持設計。自1996年動土,到2001年竣工,很快榮獲2002年“臺灣建築獎”和2003年“國際燈光設計卓越獎”。專案總投資40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10億元),全部由惟覺老和尚化緣而來,沒有向當局申請一分錢投資。有民謠道:“甲(吃)能省,住能省,禮佛捐廟不能省。”信眾的力量,不言而喻。

大陸的四大佛教名山我朝拜過三個,應該不算孤陋寡聞。但到了中臺山,我還是為它的宏偉輝煌暗暗吃驚。遠遠看去,中臺禪寺就像一座恢弘壯觀的金字塔,七級浮屠,又似一位安坐群山之中的巨人,處靜修行;近觀是一群現代化的樓宇,大氣豪華,內部裝修十分考究,紅處用的印度花崗石,白處用的漢白玉,中央空調和智慧化管理系統,覆蓋到每一個角落,其先程序度遠甩臺海兩岸任何一家五星級酒店,據說迄今為止在地球上找不出第二家。我們在寺內任何一臺觸控式螢幕上,都可檢視禪寺的文字、圖片及影片資料,也可向任意一位僧人提問諮詢。裡裡外外參觀下來,我覺得與其說此處是寺院,倒不如說是一座融藝術、學術、宗教和中西文化為一體的當代建築的精品。

走馬臺灣(3):顛覆觀念的禪修道場

令我們大開眼界的是,中臺禪寺從大雄寶殿、祖師殿、四天王殿、萬佛殿、地藏殿、菩薩殿、三世佛殿、藥師七佛塔等殿堂到知客室、中臺禪寺圖書館、中臺山博物館等館舍,沒有紅牆黃瓦,沒有煙火繚繞,只許上供,不許點香,自然也不許抽菸。這無疑是主持大師與時俱進之舉,它充分考慮了環保和消防的因素,也力行了對燒香弄火陋習的改良。許多信眾的佛貢都是盛在小瓷碟裡的鮮花,顯得清雅又別緻。

更現代的是中臺禪寺有男女僧六百餘人,男的不叫和尚,女的也不叫尼姑,同稱僧人或者僧侶,同住一個院落(分男舍女舍),同吃一鍋飯,同在一個佛堂誦經,同一間教室修身,同一個地方勞動和辦公。而辦公室裡乾淨整潔,配有沙發、飲水機和咖啡機,每人一桌一電腦,完全是一派大都市的寫字樓風格。這讓那些心裡只想著男女之事的人大跌眼鏡,也賦予“色戒”新的詮釋。

平心而論,臺灣的佛教,已經進入豪華時代了。

走馬臺灣(3):顛覆觀念的禪修道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