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每日出現無數次的“心理衝突”,你瞭解嗎?

  • 由 我等舒來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03
簡介雙趨衝突(接近-接近型),是指兩種對個體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標同時出現,由於條件限制,個體無法同時採取兩種行動而難以取捨所表現的心理衝突

雙驅衝突什麼意思

你是不是喜歡吃甜食但又怕胖呢?你不是是想辭職但又害怕創業的不穩定性呢?你是將就著婚戀就好還是仍然在堅持著尋找靈魂伴侶呢?

每日出現無數次的“心理衝突”,你瞭解嗎?

下面我來跟大家談談心理衝突吧。

“為外刑者,金與木也;為內刑者,動與過也。宵人之罹外刑者,金木訊之;罹內刑者,陰陽食之。夫免乎外內之刑者,唯真人能之。”

----《莊子·列禦寇》

莊子說:“施加皮肉之刑的,不外乎金屬或者木質的刑具;但是給內心世界帶來懲罰的,卻是自身內心的煩亂和行為的過失。小人受到皮肉之刑,使用刑具加以拷問;小人內心受到懲罰,則是陰陽二氣失衡鬱積所致

能夠免於內外刑罰的,只有真人才能做到”。

這裡,“內刑”指的是精神受刑,即心理衝突。“陰陽食之”,指的是兩種對立的精神活動交錯導致內心深受折磨。

心理衝突

,是個體在有目的的行為活動中,存在著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方向的動機、慾望、目標和反應同時出現,並由於這種矛盾心理狀態而引起緊張情緒,從而體驗著緊張、不安甚至痛苦,是引發心理失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人產生某種需要時,會伴隨著產生一種緊張的情緒狀態,也稱“內部張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一切動機行為的最終指向都是迴歸平衡狀態,從而使緊張狀態得到解除。不過這種平衡只是暫時的,個體從平衡變得不平衡,再次迴歸平衡的過程中不斷得到發展。動機是建立在需求的基礎上,當事人並不知曉自己需求的情況下,往往容易出現心理衝突。

每日出現無數次的“心理衝突”,你瞭解嗎?

根據德裔美國心理學家、拓樸心理學的創始人、“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庫爾特·勒溫(Kurt Lewin)的衝突型別理論,這些衝突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趨避衝突和雙重、多重趨避衝突。

雙趨衝突(接近-接近型)

,是指兩種對個體都具有吸引力的需要目標同時出現,由於條件限制,個體無法同時採取兩種行動而難以取捨所表現的心理衝突。譬如“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簡單一點說即是“兩個都想要,只能要一個”。

雙趨衝突的平衡是不穩定的。當向一個目標移動時,便出現目標梯度效應。較近目標變得吸引力增強,同時遠離目標相應就吸引力下降。當處於失衡狀態時,注意力便會迅速被吸引到趨向較近的目標。因此要解決這樣的衝突,必須放棄一個目標,或者同時放棄兩個目標而追求另一折衷的目標。

在已經做出選擇和決定之後,已經得到滿足的動機強度便會降低,未能滿足的動機則強度相應提高。正所謂失去的或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但事實上,

如果總要有所取捨,人們往往會主動選擇一個利益最大化。

雙避衝突(迴避-迴避型),

是個體面臨的兩個目標都具有危險性,兩者都想避開,但只能避開其中一個目標的時候,人們只好選擇對自己損失小,避開對自己損失大的目標。如陷入“前有懸崖後有追兵”的兩難境地,做選擇時內心是矛盾而痛苦的,容易出現焦慮情緒。簡單一點說即是“兩個都不想要,但只能不要一個”。關鍵是,

首先明確行動目的,評估威脅物件,做出決策,再評估,最後兩害取其輕。

趨避衝突(接近-迴避型),

指同一個目標對自己既有利又有弊,個體既想趨近又想逃避的矛盾心態而引發的心理衝突。Lewin的研究表明:越是接近目標,想要達成目標的願望也就越強烈。相應地,迴避這一目標的願望也越強烈。同時,迴避傾向會隨著目標的接近,其強烈程度的增長會超過接近目標的傾向。這將促使個體停止接近或後退,進入猶豫不決的狀況,直至最終做出決定或情景發生變化。簡單一點說即是“既想要又害怕得到”,比如女生喜歡吃甜品,但又害怕長胖。

雙重或多重趨避衝突(雙重或多重接近-迴避型),

指面對同一個事件,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目標時,每個目標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對自己既有利又有弊,個體既想趨近又想逃避。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兼具好惡的矛盾心態而引發的心理衝突。如果幾個目標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相距較大,解決衝突相較容易;如果幾種目標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較為接近,則解決衝突就相對不易,需要慎重地權衡利弊與得失。比如一個女孩面對兩個追求者,一個經濟條件好但相貌一般,脾氣差;另一個經濟條件一般但溫柔體貼。還比如選擇喜歡的工作還是選擇高薪的工作,這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因視其自身核心價值觀與生活、社會環境而定。

每日出現無數次的“心理衝突”,你瞭解嗎?

以上陳述了心理衝突的型別和特點,那如何才能好好地去處理這些衝突呢?

1,首先要好好地瞭解自己,你是否真正地瞭解自己嗎?

於我自己而言,若餘生不能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那麼這份缺憾我是無是論如何也無法彌補,所以我必須行動起來開始做我自己。我渴望學習,我喜歡閱讀,我熱愛思考,我醉心於創作。

2,深入進行“頭腦風暴”,察覺和喚醒內在的力量。精簡優先事項,完善時間管理。

3,對於外在的聲音,可以保持開放性和流動性。別人的看法、評判與建議只是參考,最終取決於自己的內心願景。

4,願意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並且能夠承擔錯誤決策所導致的後果,簡稱“自我責任”。

山上的人有峰巒的智慧,岸上的人有海浪的思想。每個人的所需所求都是千形百色的,我的並不一定適合你,但願終有一天你也能活成你自己想要的模樣。希望我們在面對心理衝突的時候,一邊心懷畏懼,一邊勇敢往前走!

每日出現無數次的“心理衝突”,你瞭解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