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清代地方高官進京,為何大多暫住寺廟?寺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 由 清朝那些人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01
簡介所以,清朝的地方大員在京城並無私人府邸,即使有,也絕對不敢在臨時進京,備受矚目的時刻住進去

搬進寺廟住是不是可以避開陰魂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橋段:時任四川提督的年羹堯血洗江夏鎮以後,趁著來京述職的空檔向自己的主子——皇四子胤禛請罪。皇四子胤禛對其一陣訓斥以後,命其暫居柏林寺。

對於皇四子胤禛的安排,我們不免有所疑惑,以年羹堯的身份,在京城置辦一套私人府邸並非難事;就算沒有私人府邸,也大可暫居於客棧、驛館或者類似於

“駐京辦事處”

的四川會館。就算客棧、驛站、會館都不行,出身胤禛潛邸的年羹堯,在京城總有兩個私交、故友或者同年、老鄉吧?住在他們家不行嗎?

清代地方高官進京,為何大多暫住寺廟?寺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還真不行!《雍正王朝》所演繹之胤禛對年羹堯的臨時居所安排,較為真實地還原了清朝地方官員進京後的小住、暫居問題。

類似年羹堯這等地方大員臨時入京後,居於寺廟才是最安全的選擇!

首先,我們先來明確清朝地方高官都是因何

“臨時進京”

1、進京向吏部、兵部等述職;

2、任職地點變動,或者官職升降,需進京等待“陛見”;

3、進京等待呼叫或者工作交接;

4、皇帝召見;

清代地方高官進京,為何大多暫住寺廟?寺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清代官員“陛見”劇照

除此之外,未得朝廷許可,地方大員不得隨意進京,更不準於京城置辦私人府邸。早在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就屢次給

“五城兵馬司”

下旨,要求嚴查各地督撫是否於京城購地置業。一旦發現,輕則罰俸,重則罷官,甚至會下獄重判。

其實,不單單是清朝時期,幾乎所有的封建王朝對於地方官員於京城置辦

“不動產”

的態度都是一致的,甚至連官員

“於見任處所置買田宅”

都會受到嚴懲,只能住在府衙或者朝廷給分配的府邸中。

所以,清朝的地方大員在京城並無私人府邸,即使有,也絕對不敢在臨時進京,備受矚目的時刻住進去。類似於北京公安局和城管局綜合體的

“五城兵馬司”

,早在順治三年便具備了

“防備各地來京官員,並時加訪緝”

的重要職能。

清代地方高官進京,為何大多暫住寺廟?寺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五城兵馬司”衙役,基本等同於城管

拋開私人府邸不言,地方大員進京後住在京中親友、故交或者同年家中總可以吧?

更不行!

清朝統治階層向來嚴禁京官和地方官結交,對於皇子、宗室等交通地方官員的行為,更是零容忍。這種禁止態度可以有效防止官員結黨、請託辦事、貪汙納賄、賣官鬻爵等負面行為的出現。也就是說,地方大員一旦被發現住在別人府上,很可能就會以

“鑽營囑託,交通賄賂”

甚至

“結黨謀私、私相授受”

的罪名,被有司衙門或者御史言官們奏上一本。

如此以來,不僅地方大員會受到嚴懲,就連自己的親友、故交、同年都會受到連累。

清代地方高官進京,為何大多暫住寺廟?寺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清代地方大員形象

私人府邸不行,親友府邸不行,花錢住在客棧總行了吧?

也不行!

清朝時期,對於官員的舉止言行、日常生活都有著較為嚴苛的約束,其中就有

“禁止二品以上官員,出入酒肆、茶樓、戲院等娛樂性場所”

的規定,類似青樓、暗坊這等汙穢之地,更是嚴格禁止。

清朝時期的客棧,為了招攬生意、提高收入,一般都會於靠近煙柳暗巷、戲院酒肆的地方開設,甚至會直接在客棧中設賭局、開戲院、置青樓。一旦地方大員們入住了客棧,就等於一隻腳踏入了朝廷明文規定的

“違禁範圍”

,就很可能遭人彈劾或者被直接稽查到案。

清代地方高官進京,為何大多暫住寺廟?寺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清朝客棧模樣

私人地方不能待,營業場所不能去,那麼住在類似於現今

“駐京辦事處”

的會館中,總歸合情合法、符合規定吧?

合法雖合法,合規也合規,但總有百口莫辯、遭人懷疑之處。

會館,一般都是什麼樣的人來住?進京參加會考的舉人、來京辦事的商人、公務在身的官員,或者一些來京遊玩的官宦子弟們。

地方大員一旦入住會館,舉人們會巴結、商人們會行賄、官員們會請託、官宦子弟們更會想盡辦法製造與地方大員有過親密接觸的新聞。即使地方大員潔身自好、不貪不佔、不請不託,也會被人們慣性認定有此罪行。

清代地方高官進京,為何大多暫住寺廟?寺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清代會館模樣

而且,即使官居督撫,也不能與會館中白吃白喝白住,必須支付一定費用。可問題的關鍵是,這筆費用給多了,會館負責人不敢要;給少了,會落得一個小氣、佔便宜的負面名聲。所以,這個

“水非常深”

的會館,還是不住為上。

私人的,私營的,官辦的地方都不能住,地方大員們進京總得有地方臨時居住吧?於是,京城內垣乃至京郊地區多達一千餘座寺廟,便成了這些地方大員們的最佳選擇。

就當時的歷史背景而言,臨時進京的地方大員居於寺廟,最起碼有3方面的好處:

1、無應酬,無喧囂、無是非,更無有司衙門或者御史言官的彈劾風險;

2、居於佛前,意為胸懷坦蕩,光明磊落,能為自己的正面形象加分不少;

3、佛門聖地,無盈利目的,香火之資、借住費用,可給,可不給。

清代地方高官進京,為何大多暫住寺廟?寺廟,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一位好不容易有了進京面聖、交通經營機會的封疆大吏,放棄營私目的,避開官場常態,暫居於寺廟之中,必定會給皇帝留下一個極佳的印象。仕途之路,必會越走越順、越走越高。

參考文獻:《清實錄·世祖實錄》、《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清史稿·職官志》、《嘯亭雜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