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 由 金汐月 發表于 棋牌
  • 2021-11-29
簡介1笛卡爾(1596-1650)

笛卡爾哪裡人

笛卡爾,在數學領域因為解析幾何而出名,而他更大的成就則是奠定了整個近代哲學的基礎,是“理性主義”的奠基人,被黑格爾稱為“近代哲學之父”。

笛卡爾的人生,也被賦予了各種傳奇色彩,跟公主的通訊,晚年由於給女王上課而得病去世,尤其近年來某個礦泉水廣告,深諳營銷之道地說這是源自笛卡爾和公主的故事,又給這位大哲學家增添了浪漫的一筆。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很可惜,這些都是後人的

杜撰

罷了。笛卡爾的人生,並不缺乏激情,但卻是理性的一生。

“理性”這個詞雖然很早就有,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著名的命題“人是理性的動物”就已經有了理性的存在。然而在中世紀,理性被認為是低階的,用經院哲學的權威觀點來說,理性活動只能認識低階的自然事物,不能認識高階的存在,例如上帝。上帝的真理只能透過信仰來達到。整個中世紀,理性在信仰面前,要麼無能為力,要麼被動消極,是需要信仰指導的。

理性的地位從笛卡爾開始改變。

1

笛卡爾(1596-1650)。1596年3月31日,出生於荷蘭海牙。笛卡爾的祖父是醫生,父親是法國地區議會的參議員。笛卡爾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就染上重病,生下笛卡爾不久就去世了,笛卡爾的身體也孱弱多病。父親在笛卡爾母親去世的同年就再娶,笛卡爾由在海牙的祖母撫養長大。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因此即便父親身份不俗,但笛卡爾並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精神上的培養,由不知道是否因為缺失父母陪伴,幼年的笛卡爾滿腦子都是無法回答的問題。這些問題是如此天馬行空,對自然充滿了好奇,父親戲稱他為“哲學家”。誰知道,這個戲稱幾年之後便成真了。

笛卡爾8歲的時候被送入有名的貴族學校,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愛好廣泛的笛卡爾在這所學校得到了充分滋養,很多後來他思想的雛形就從這裡開始。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在笛卡爾14歲那年,伽利略利用天文望遠鏡發現了木星。這件事在笛卡爾的學校引起轟動,對笛卡爾正在形成的思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讓青少年的笛卡爾對自然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

20歲從學校畢業,笛卡爾沒有再繼續學習,而是遊歷世界。原因很簡單,又很狂妄:書本上已經學不到什麼東西了。這也反映出笛卡爾對於當時書本充斥著經院教條的反感。

這一次遊歷經歷了10年,開始笛卡爾投身軍旅,在軍隊中擔任文職工作,幾年後他離開軍隊,開始遊歷歐洲,更自由地進行研究。這段經歷對笛卡爾的思想影響巨大。經歷了世界的新奇,笛卡爾開始用法語記筆記。在當時,拉丁文是文字的正統,有點像中國古代的文言文的地位。笛卡爾的用法語寫作,有點像“白話文寫作”的含義,與過去告別,革新文明的意味更濃。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語言是思維的家。笛卡爾用新的語言寫作,表達新的思想。

笛卡爾的哲學思想在他的名聲之中是比較晚近才出現的,在寫就《談談方法》這部開拓性的哲學作品之前,笛卡爾已經在數學、天文學、物理學,甚至醫學方面掌握了大量知識。但隨著知識的增加和遊歷的深入,笛卡爾卻越發憂慮。

因為他無法分辨真假,笛卡爾感覺世界上沒有一種學說是可靠的,書本的知識在遊歷的過程中顯得淺薄而教條,並不像學校宣揚的那樣可靠。這些學說只是“看上去很美”,充滿了奇思妙想、宏大的思辨,但卻像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沒有牢固的基礎。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產生這樣想法的笛卡爾,回到法國之後,並沒有立刻開始寫作,而是投入了兩年的社交活動。

他參加巴爾扎克的文學沙龍,梅桑的科學俱樂部等等。

2年之後,開啟了構造哲學體系。

3

1627-1644年,笛卡爾構建了與中世紀完全不同的哲學,從1628年開始,笛卡爾在普羅旺斯隱居了20年,寫就了一系列哲學著作。

從笛卡爾開始,理性不再是神學的婢女,而與“人”本身聯絡起來,開啟了整個近現代西方哲學的轉向。這種轉向為科學、政治等等現代社會熟悉的規則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隱居,並非與世隔絕。笛卡爾與女僕有了私生女,然而這個不幸的孩子5歲即夭折,笛卡爾的父親也在同一年去世。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坊間津津樂道的與公主的通訊,則是在1643年,探討靈魂與身體等哲學問題,後來笛卡爾的《哲學原理》拉丁文出版,笛卡爾把這部書獻給了公主,以示敬意。

應公主的請求,笛卡爾寫作《論靈魂的激情》,這也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本書。和與公主之間的傳聞相比,與另一位思想家的見面,在思想上具有更大的影響。那就是帕斯卡爾。

西方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的理性人生

帕斯卡爾,也算近年來的“網紅”思想家了,那句“人是會思想的蒲葦”是雞湯的最佳作料。笛卡爾本不考慮“虛空”“缺失”這類問題,受到帕斯卡爾的影響,這類問題也走進了笛卡爾的視線。

1649年,應瑞典女王邀請,笛卡爾來到斯德哥爾摩給這位年輕女王講授哲學。勤政的女王時間有限,每天只有早上五點有時間聽課。這樣的授課時間讓習慣晚期的笛卡爾非常不習慣,加之北部的嚴寒,本來就體弱多病的笛卡爾患了肺病,次年在斯德哥爾摩去世。

有種說法說當人的一生的作品已臻完成,人的使命就結束了。不知道對於笛卡爾來說,是否如此。但至少,他已經奠定了思想史乃至人類發展史未來的方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