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古人對火災的防範很嚴,若誰膽敢亂防火,輕則斷手重則喪命

  • 由 靜篤網路儀諭 發表于 棋牌
  • 2021-11-28
簡介每個防火辦的宿舍都有一臺“水龍”,體積不大,這樣在發生火情的時候,防火辦的人就可以直接從宿舍抬起滅火器,趕往火災地區

斷手誰寫的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火,燃盡了茹毛飲血的歷史;火,點燃了現代社會的輝煌。正如傳說中所說的那樣,火是具備雙重性格的“神”。火給人類帶來文明進步、光明和溫暖,但有時,它是人類的朋友,有時,它又是人類的敵人。失去控制的火,就會給人類造成災難。

並且,在各種災害中,火災是最經常、最普遍威脅公眾安全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災害之一。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火對於人們來講,都是禍福相依。利用好火能,可以給人們的生活提供很多的方便,但若無法管理好火,便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特別是在秋冬季節,天氣比較乾燥,很容易發生火災。

古人對火災的防範很嚴,若誰膽敢亂防火,輕則斷手重則喪命

在發生火災的時候,現代人有水槍、雲梯和消防車來控制火情,但是,在古代,火災是如何被約束的呢?

黃帝時期,專門設定了一個掌管火事的部門,名為“火政”。但是,與後世的重視程度相比,火政還遠遠不夠。在商朝之前,古代人對火的重視程度還是比較低的。直到糧倉被燒燬,商朝人才看到,如果不能控制好火,它將會給自己生活帶來怎樣的危害,所以,就制定了“火規”。對那種隨手在路上遺棄火苗的人,則會被處以斷手的刑法來挾制他們,若造成嚴重後果的,直接處以死刑。

到了周朝時期,人們為了防止火災的發生,特意讓宮中掌管火事的官員,在城中用木棒錘鈴,以此,提醒大家防火。而這,便是“更夫喊火燭”的由來。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大家總能發現,每到深夜都會有更夫走在大街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此外,在周朝時期,大多數人都吃冷食,甚至,部分地區還出現不了讓做飯的情況。

春秋戰國時期修訂了“火憲”,舉行儀式的人,需要左手舉火把,以降低明火的危險。在儀式中,舉火的人不能像別人一樣載歌載舞,不能相互交談聊天。可以說,這一時期對於火的管控,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古人對火災的防範很嚴,若誰膽敢亂防火,輕則斷手重則喪命

漢代對於火災的看法是“預防為上策,救火次之,訓誡為下策”。在當時,國家已經將火災和洪澇,以及盜賊上升為同一個高度,統一由武官負責。根據史書記載,西漢時期,長安的每一條街道都會有街亭,在街亭中,又駐紮著上千名將士管理民間事宜。

唐代時期,負責火情的組織,更名為“武侯鋪”。武侯鋪遍佈全城,每個鋪子裡都有幾十或幾百人,由此,在城內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的火情傳達系統。這樣,如果某個地區出現火情的時候,將士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現場。唐代時期,採用的滅火工具也比較特別,大多數是由豬、牛和羊皮製成的袋子。

到了宋朝時期,火情已經得到了一個很好的控制,而且,在當時世界上,第一支城市消防隊誕生了。這支消防隊被稱為“廂使”,主要為了管理地方火禁而生。特別是在開封地區,每到半夜都必須熄滅一切的火源。如果有特殊情況,百姓需要提前去廂使報備。

當時,滅火的將士又被稱為“防隅軍”,他們不僅需要在夜間巡邏督促百姓熄火,還會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安排士兵。這樣的話,如果有什麼突發事件,防隅軍便能及時發現,及時去滅火。每一名防隅軍在上崗之前,都會經歷長期的艱苦訓練,以便在出現火情的時候,他們能密切配合控制火情,能最大程度減少百姓的傷亡以及財產的損失。

並且,隨著工業的不斷髮展,在北宋仁宗時期,就出現水袋、水囊等較為先進的滅火工具。

古人對火災的防範很嚴,若誰膽敢亂防火,輕則斷手重則喪命

明朝時期,部分城市組建了“火兵”,用來預防和敵軍交戰時火攻所引起的火災以及其它較大的火患。火兵大多駐紮在市中心和人口比較密集的地區,這樣的話,一旦城市出現火情就能及時發現及時趕去救人。除了火兵之外,當時還建造了防火隔牆來存放皇帝的東西。這種防火牆無門無窗,厚度達五米,且沿護城河而建,對火情有絕對的防護作用。

到了清朝時期,對於火情的控制,就變得更加科學、合理了。特別是在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每個防火辦的人數都不下兩百人,還引進了“水龍”這種較為先進的滅火工具。每個防火辦的宿舍都有一臺“水龍”,體積不大,這樣在發生火情的時候,防火辦的人就可以直接從宿舍抬起滅火器,趕往火災地區。

說起“水龍”,其實算得上是一種國產的滅火器。清代詩人在看見“水龍”之後,便寫下“數人併力動樞機,呼吸縱送在復右”的詩句。

由此可見,這種滅火工具真的是非比尋常。

古人對火災的防範很嚴,若誰膽敢亂防火,輕則斷手重則喪命

那麼,“水龍”的威力到底有多大呢?

從《孝莊秘史》這部劇中便能看出,劇中有一幕皇宮起了火災的鏡頭,火光沖天、煙霧繚繞,但是,在防火辦人來了之後,沒過多久,便將火情控制住了,由此可見,水龍的先程序度。畢竟,不先進的話,皇家的園子也不會那麼快被救下。

其實,對火進行利用和控制,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所以說,人類使用火的歷史與同火災作鬥爭的歷史是相伴相生的。人們在用火的同時,不斷總結出火災發生的規律,儘可能地減少火災的發生以及對人類造成的危害。並且,在遇到火災的時候,人們也可以安全、快速的逃生。

參考資料:

【《漢書·五行志上》、《中國斷代史系列·宋史》、《資治通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