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明朝往事㊴在張居正等名臣的背後,還有一個被歷史記載下來的奇人

  • 由 十月京城 發表于 棋牌
  • 2021-11-25
簡介可惜社會終究是現實的,像楊繼盛這樣沒靠山沒資本的人,當然得把這種名次讓給那些有權有勢的皇室子弟,於是他被朝廷發配去了南京當了個吏部六品主事,正常人要是被這麼整一遭,那肯定是心懷怨氣,甚至想著報復社會,但聰明的楊兄沒有這麼做,他從小就見證著百

北鎮撫司和南鎮撫司有何區別

錦衣衛分為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南鎮撫司負責管理錦衣衛內部的軍法紀律,是治內,而北鎮撫司才擁有人們所羨慕的權力,就比如統治詔獄,可以到處抓人嚴刑審問,有著無視官級之間的資本,是整外,皇帝分佈的特務命令都是由北司赴命完成,在電影《繡春刀》裡,沈煉擔任的正是北鎮撫司二把手,他身處崇禎年間,奉皇帝之命捉拿閹黨(可理解為奸黨),其地位身份十分威風,只可惜,真正的沈煉恐怕是享不了這福了。

因為在被髮配到邊疆的六年後,也就是嘉靖三十六年,沈煉被心懷有恨的嚴世蕃抄家,他派人在宣府殺掉了沈煉,沈煉的兩個兒子更是被關進監牢活活打死,至此,沈煉連同他的家人始終還是不得善終,含冤離開了世界,但這不要緊,沈煉沒有成功,總會有人接替他的意志繼續除惡揚善的,接下來出場的另一位小人物已經完成了他的夢想,最關鍵的是,這位不起眼的英雄豪傑將會給明朝第一大奸臣最為致命的一擊。

嘉靖二十六年是一個特別的年份,而特殊之處就在於這一年的科舉人才。

話說謀略天下的雄才是極少會成群出現的,更別說是現在朝政腐敗的大明瞭,然而老天開眼,國家一時間竟然誕生出了一大批高人,他們分別是張居正、李春芳、殷士儋、王世貞,其中張居正自然不用多說,而李春芳和殷士儋是後來國家的內閣重臣,幫助國家整治政務,使得大明進入了安穩的局面,王世貞就比較有趣了,這是一位少有的大文才,他的作詩風格為自然質樸,這位老兄極大推崇唐朝的風格,是當時的文壇之首,統領著文壇二十年,亦被世人稱作明朝後七子,他的文學創作成為了人們爭相學習的典範,要說最關鍵的,那便是他是名作《金瓶梅》的傳言作者之一。

這四個人雖然已經很厲害,然而讓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他們的身後卻站了一個更為驚人的角色,只是他的資本很差,所以世人並不怎麼重視他。

楊繼盛,一個被歷史深深所記載下來的又一大豪傑。

他出生於正德五年,就當時而言,楊繼盛的確是一個非常不起眼的窮民,他的家裡十分貧困,就連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父親每季收成的稻穀只夠一家人一天吃一頓飯,因此楊繼盛不得不早早就出去打工幹活,他的職業跟高皇帝朱元璋一樣——給人放牛,按理來說,如果朱元璋沒有理想,只安逸於放牛生活,那中國的歷史上就不會有大明的存在,同樣,如果楊繼盛循規蹈矩,那後來的嚴嵩就不會更快的倒臺。

七歲那年,楊繼盛本就寒酸的人生迎來了又一個天大厄運:他的生母曹氏去世了。可能是為了填補孩子所缺失的母愛,楊繼盛的父親很快又另娶了一位女子,本以為可以讓家庭更加溫暖和睦,沒想到這卻是噩夢的開始,繼母陳氏十分惡毒,她不僅沒有愛護楊繼盛,反而把他當成了奴隸,每天指使他做家裡的所有累活髒活,還時不時的辱罵他,只不過楊繼盛沒有給父親告過狀,只是默默忍受著這一切。

在惡劣的環境中長大,楊繼盛深知只有讀書才是出路,可家裡哪有錢供他讀書,沒有辦法,楊兄只能每每放完牛後去私塾旁聽,而那些富家公子的藐視和謾罵讓這位年僅不到十歲的少年再也忍受不住心中的憋屈,他找到家人,表示自己想去讀書學習,然而哥哥的回答卻是讓他十分失望,“你才多大,讀什麼書?”

很顯然,就算家裡有錢也輪不到他讀了,楊繼盛只好咬著牙繼續堅持去私塾旁聽,沒錯,一定只有讀書才是唯一的出路!他也管不了其他學子的嘲諷了,楊兄每天就在放牛、旁聽,放牛、旁聽的日子中度過了六年,終於,他的行動成功打動了父親,父親給他湊夠了錢,把他供進了私塾裡面。

得之不易的機會讓楊繼盛特別珍惜,他才開始更加努力地投入學習,最終他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成功考中了秀才,得了童生試的第一名,又在第二年的時候過了鄉試,成為了舉人。

由於成績出色,為人十分認真刻苦,楊兄很幸運地被朝廷選中進入了國子監,這裡也稱國家最高階的學府,因為在這裡讀書不僅有國家的補貼,還有著最強大的師生資源,楊繼盛就是在這裡認識了當時的就任校長,徐階。

徐階是個好校長,他會關照到每一個學子的學習程序,在這種良好的學習環境下,楊繼盛依舊是奮苦讀書,當其他學生在玩的時候,他在書房看書,當其他學生在吃飯的時候,他也早早回到了書房讀書,當其他學子準備入寢睡覺的時候,他則挑起了夜燈,繼續看書,最終他鍥而不捨的精神也讓他得到了最好的結果——嘉靖二十六年成為進士,有資格去翰林院當個庶吉士。

可惜社會終究是現實的,像楊繼盛這樣沒靠山沒資本的人,當然得把這種名次讓給那些有權有勢的皇室子弟,於是他被朝廷發配去了南京當了個吏部六品主事,正常人要是被這麼整一遭,那肯定是心懷怨氣,甚至想著報復社會,但聰明的楊兄沒有這麼做,他從小就見證著百姓的苦難,體驗過底層人士的艱辛,因此他的心中只有一個抱負——造福百姓。

此時的楊兄並沒有成熟的政治經驗,在南京的生活很無聊,每天也只是做著一些不大重要的工作,然而他也只是專心幹著自己的每一件事務,不管它是大或者小,他從不會去摻和任何一個官員的私事,不會去搞同事關係,更不會去請客送禮,他覺得只要自己專心幹活,就一定會等到發達的那一天,直到“馬市”事件的發生。

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嘉靖三十年,根據仇鸞將軍的提議,明朝開放馬市,卻遭受天大恥辱,因為蒙古人不僅換給我們劣質馬匹,還繼續侵略著大明邊疆,這件事楊繼盛自然看在眼裡,也自然看不下去,他很快就寫好了一封文書,然後將其上訴朝廷,彈劾仇鸞。

跟早年的徐階一樣,楊繼盛也為自己的單純付出了代價,他被官大的仇鸞壓制了下來,併發配到了荒涼的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這裡根本就沒有什麼書生可言,有的都只是沒有文化的蠻人,在這裡任官不比在監獄裡勞改要好上多少,可楊兄從小吃得苦比這要大多了,他怎麼可能就此放棄。

這種悽慘的環境恰恰造就了他,楊繼盛前後沒有一句怨言,他住狹小無光的房梁,吃簡陋不已的飯菜,這種日子一直持續著,但他也是沒閒著,在工作之餘,他不斷完成著自己造福百姓的理想,比如教當地的百姓讀書認字,幫助當地困難的人家度過危機的日子,把自己的俸祿(當時是糧食)分享給百姓們一起享用,在狄道,當地人對楊繼盛都有一個異口同聲的稱呼——楊父。

前些天我有幸去了湖南嶽陽的岳陽樓參觀,偌大的洞庭湖和精美岳陽樓無一不讓我感慨頗深,其中最讓我震撼的還是岳陽樓一樓的那塊記載著“岳陽樓記”大牌匾,上面有一句是這樣寫的:“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還有那句被天下人所皆知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身為朝廷的高官就應該心裡牽掛著百姓,處在偏遠的江湖也不能忘記關注國家的安危。

這才是君臣之本職,嚴嵩是反其道而行之,而楊繼盛是順其道而行之,能順著天道規律而行走的人,他必定會受到後世之人的愛捧,同樣,違背天道規律而逆行的人,他也必定會遭到歷史的唾棄之言。

不久之後,仇鸞暴死,在煙霧縹緲中度日的嘉靖皇帝突然想起了彈劾仇鸞的楊繼盛,“這是國家的忠臣啊!”在皇帝的欣賞之下,楊繼盛被升任為了知縣,隨後又不斷升任,直到他到了那個位置——兵部武選司。

一旦官坐到了這個位置,那你這輩子就不用愁吃喝穿住了,可能下輩子也不用,下下輩子也不用,因為這算得上明代最肥得流油的職位,它專門負責全國武將的安排和調動,但凡有哪位將軍想去哪裡哪裡工作,只需要大手一揮、給點誠意,那這事就成了,而將軍常年征戰,可以搜刮下來的錢財是很多的。

楊繼盛抵制住了誘惑,即使他可能動過心,但他絕對不會拿百姓的痛苦去換取自己的幸福,而楊兄之所以可以坐到這個位置,這就得全託了嚴嵩的福。

楊繼盛曾經彈劾仇鸞,而仇鸞又是嚴嵩的敵人,所以嚴嵩就誤以為他是跟自己一個隊伍的,他不由得心裡又高興一番,“我收入了一名大將!”可正當嚴嵩在為自己的明智決定沾沾自喜時,殊不知背後已經有一雙大手把他的喉嚨深深扼制住,隨後將發起最為沉痛的一擊。

天下憂樂忠臣患

岳陽樓前撫民心

錦衣魂下冤不散

終是英雄為國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