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秦滅六國,齊國為何不戰而降?重商傳統是關鍵

  • 由 歷史繪 發表于 棋牌
  • 2021-11-11
簡介一:春秋時重商主義曾經使得齊國強盛一時,而到後期卻成為社會腐化的根源1:前期物質的輝煌歷史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誤區,那就是從古至今的國家都是重農抑商的,其實不然

齊國降了嗎

引言

齊王建四十年,“秦滅魏 , 秦兵次於歷下 。……四十四年,秦兵擊齊,齊王聽相後勝計,不戰,以兵降秦。秦虜王建遇之共。遂滅齊為郡,天下一併於秦。”

公元前221年,秦國一統天下,六國為之一掃,天下一統。而在被滅亡的六國抵抗的最後的時間裡,

要數齊國經濟最為繁榮,文化最為強盛,軍隊最為完整,

並且,滅亡的也最為憋屈。其餘五國都是力戰不敵,被迫被滅。只有齊國尚有還擊之力,

卻卑躬屈膝主動請降。

秦滅六國,齊國為何不戰而降?重商傳統是關鍵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因此所有的記載中,齊國滅亡都被一筆帶過,連齊王建也被渲染成一個受大臣矇蔽,被秦王欺騙的可憐人。但是事實是,一個國家的意志與精神不是個人與否可以左右的。在齊國滅亡的背後,是整個齊國社會精神的萎靡軟弱和國家意志的妥協,而不是什麼所謂的兵不精甲不利之類的藉口。

連一戰以保衛家國的勇氣都沒有,就足以證明不是齊王一個人出問題,而是齊國整個國家和社會出問題了。

那麼,曾經和秦國並稱

東西二帝

,國力不分伯仲稱霸天下的齊國,是如何淪落到成為不戰而降的懦夫之國呢?問題就在於,

秦齊分別選擇了重農和重商兩種道路,也養成了兩種國家精神。而正是過度重商主義導致的重利與奢靡思想,才最終使齊國毀於一旦。

秦滅六國,齊國為何不戰而降?重商傳統是關鍵

一:春秋時重商主義曾經使得齊國強盛一時,而到後期卻成為社會腐化的根源

1:前期物質的輝煌

歷史上有一個不大不小的誤區,那就是從古至今的國家都是重農抑商的,其實不然。事實是,秦朝之後,整個封建王朝時期才確立了以重農抑商為根本的政策。在此之前,大多數封國實際上是不遺餘力的推行重商政策的。

從商朝到西周,從西周到春秋,大部分封國都實行的是重商主義。

而到了戰國時期,隨著戰爭的日益頻繁,各國才逐漸將重心轉移到了重視農業上面,以耕戰為主,更是出現秦國新政這種全盤重農,極度抑商的政策。然而,作為老牌的商業強國,齊國則是從頭到尾都是重視商業貿易直到滅亡。而這也對它的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滅六國,齊國為何不戰而降?重商傳統是關鍵

齊國開展商業活動早有記載,西周初年,太公姜尚初封齊國 , 因為封地靠海,地勢低下,土質瀉滷, 不利於發展農業。因此齊國在西周初期 , 就制定了重商的政策。

“ 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

在整個西周時期,齊國已然成為了天下的工商業中心區域,繁榮無比。

到了春秋年間,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更是在管仲的輔佐之下,將齊國的商業推向了鼎盛。藉助強大的財富與國力,齊桓公最終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穩坐天下霸主數十年。

“ 通輕重之權”“ 關市譏而不徵” “ 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

管仲利用齊國發達的商業貿易打起了最早的價格戰與貿易戰,併成功利用經濟打倒了對手宋國。在管仲手裡,齊國成為天下金融中心,一舉一動都影響天下動向。齊國在此時達到了巔峰。

2:後期精神的墮落

然而,

危險總隱藏在成功的輝煌之後。

齊國在管仲之後,便不可遏止的形成了極度奢靡的社會環境。由於發達的商業與工業,並且齊國靠海煉鹽,等於有了一座永遠也花不完的金山銀山。也因此,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齊國百姓,在經濟物質極大滿足的同時也開始窮奢極欲起來,逐漸沒有了齊國初年民風淳樸的社會環境。

戰國時期,張儀對齊王說“天下強國無過齊者,大臣父兄殷眾富樂無過齊者。”足可以瞥見齊國朝廷的奢靡享樂。

又如:“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踢均者”——《戰國策·齊策》,可見,齊民的奢侈已經到了一個令人驚歎的地步。

這裡其實並不是說國家富裕不好,只是在古代時期,並沒有一個良好的價值觀引導,財富就會變成腐蝕人心的最為惡毒的工具。這種風氣在封建社會,尤其是戰國時期這種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影響尤其嚴重,因為齊國在戰國後期,由於對玩樂的沉溺,整個社會都瀰漫著玩物喪志的奢靡風氣,

而這種墮落風氣不光反映在社會精神層面上

,也反映在了軍隊戰鬥力上面。也因此,在戰國末期,除了田氏代齊前後齊人爆發出一股子血氣驅逐了燕國人之外,其餘的對外戰爭,要不就是連戰連敗喪權辱國,要不就是靠人海戰術把對方壓垮。一直到秦國一統六國,齊國軍隊的形象都是

"齊軍闇弱"。

秦滅六國,齊國為何不戰而降?重商傳統是關鍵

其實本質來說,這種民風對國防危害極大。其使國君"不修攻戰之備",而老百姓則完全喪失戰鬥力,當大軍壓境時,就會出現" 民莫敢格者"的極端情況,如同齊國滅亡時的情境一樣。

除了奢靡之風斷送齊國尚武之氣之外,重商主義導致的重利習氣也是齊國滅亡的一大誘因。在只認錢財不認家國的情況下,又怎麼可能指望齊人拋棄家財去保衛國家呢?歷史上,齊人形成的重利的風氣慢慢與功名脫節,向著自私自利的方向發展,其對物質利益的追求,勝過了對軍功的嚮往,朝 野上下,形成追名逐利之風。

“ 好利之民,莫不願以齊為歸 ; ”“ 眾庶百姓,皆以貪利爭奪為俗”

在這種國家裡,不會有挺身而出救國救民的英雄,也不會有為了保家衛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戰士,有的只是無窮無盡的追名逐利之徒,賣國求榮之輩。後期把整個齊國都賣了的相國後勝,就是因為經受不住秦國的金錢收買而背叛了家國。

二:選擇重農主義的秦國,形成了與齊國截然不同的社會風氣。而這也成為了秦國強盛的根源

在講最後秦國兵臨齊國城下的結局時,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兩個曾經勢均力敵的國家中秦國的軌跡。很多人認為秦國強盛的根源在於商鞅變法。這話其實也只說對了一半。學過晚清到民國曆史的我們都知道,只改變制度而不改變精神也是沒用的。因此,秦國之所以強大,根源還在於其社會精神。

秦滅六國,齊國為何不戰而降?重商傳統是關鍵

什麼社會精神呢?

“秦地其國塞險,形勢便,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是形勝也。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

老秦人可以說是六國裡面最為質樸和單純的百姓,由於地處關外,常年多災多難,困苦交加,秦人的性格堅韌而淳樸。在秦國,商業並不發達,而賴以維持生存的農業卻被視為國家命脈大力發展。而在重農主義的影響下,秦人也形成了質樸單純的社會風氣。

"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這種質樸不僅表現在強烈的愛國精神之上,更表現在忠於國君、服從政府的強大執行力上面。而這種社會風氣,反映在政治上就形成“

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松"的環境,反映在戰鬥上,就會形成" 修習戰備,高尚氣力,以射獵為先"的民間風俗。

秦滅六國,齊國為何不戰而降?重商傳統是關鍵

所謂商鞅變法為什麼不能發生在其餘六國呢?是他們不知道這種政策會讓國家強大嗎?不是,而是他們的社會環境根本不允許。而商鞅變法也只是水到渠成的打通了秦國的任督二脈,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有了耕戰獎勵和軍公爵制的秦國更是如虎添翼,最終才剿滅了六國,一統天下。

結語

當秦國兵臨齊國邊境的時候,齊國軍隊依然有六十萬之多,更不用說滅亡的其他五國貴族和難民持續的湧入齊國境內。

如果說齊國人尚有一絲血性不做亡國奴,如趙國魏國與楚國那樣拼盡最後一滴血的話,

只要齊王一聲令下,齊國全民皆兵,號召六國亡國貴族重返故國掀起叛亂,再派遣一個上將揮軍迎戰秦國,那麼其實所有的事情都大有可為,甚至歷史都會為此改寫。而就算齊人最後還是失敗了,那麼至少他們也曾經為了保護家國而奮戰到底,無愧於地下的齊國先代列祖列宗。

秦滅六國,齊國為何不戰而降?重商傳統是關鍵

可是沒有,齊國就是選擇原地投降,毫不抵抗。連自己的國君被活活餓死也無動於衷,民志盡喪。

所以,其實有了上文的分析,我們也大概能夠了解齊國這個驚世駭俗的舉動了。

在齊國原地投降毫不抵抗的背後,其實就是如枯木般腐朽的民心與社會精神。當一個社會被金錢、享樂還有利益消磨的毫無鬥志的時候,原地投降似乎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而秦國與齊國的兩種命運,兩個道路與文化,最終也昭示著一個最為淺顯易懂的道理:一個社會的精氣神,才決定著他最後所要走的道路。

參考資料

《戰國策》

《尚書》

《左傳——昭公十六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