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亞健康人群不但要養身,更要養心

  • 由 善生活養有道 發表于 棋牌
  • 2021-11-03
簡介作為一箇中醫人,我在臨床上診治了數不清的慢性疾病患者,我的體會是,在配合中醫治療的基礎上,如果病人能重視養身、養心、養性,那麼,疾病就容易康復

纏腰龍後期疼痛怎麼治療最好

慢性疾病之所以不容易康復,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其多屬於心身疾病。不但要治身,更要治心。

今時多種常見慢性疾病高發,病人往往會長期服藥,甚至終生服藥。為什麼這些慢性疾病遲遲難以康復?

我的觀點是,這些慢性疾病往往都不全是身體上的疾病,而多與心理因素相關。換句話說,今時常見的多種慢性疾病多屬心身疾病。比如,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功能性消化不良、甲亢、糖尿病、偏頭痛、複發性口腔潰瘍、顳頜關節紊亂病、慢性蕁麻疹、溼疹、更年期綜合症、過敏性鼻炎、肥胖症、支氣管哮喘、各種癌症等等,表面上看都是身病,其實都與心理相關。這類心身疾病要想康復,就要考慮病人的心理因素。

我的理念是,不但要重視醫療,更要重視治心。生命不僅有解剖的形體,生命還有氣化,有精神、意識、思想、情緒、心理……我們治病救人,不但要在形體上努力,更要關注病人的精神層面。否則,若只重形體,不過是治了一半,甚至一半都不到。這也是為什麼多種慢性疾病反覆治療多年卻難以康復的根本原因。

如何治心呢?我的建議是,醫患雙方都要一起努力。於醫生而言,除了處方用藥,讓病人緩解症狀之外,還要向病人傳播正信正念,幫助病人產生康復的信心。並且,要幫助病人找到正確的康復思路與方法。

於病人而言,不能完全依賴醫療,自己也要努力。而且,病人自己的努力非常重要。可以說,醫生的作用只是幫助性的,康復的關鍵還在於病人自己。

病人要如何做呢?一方面,病人要遵守醫囑,要認真調節飲食、起居,積極運動,這屬於養身的範疇;另一方面,病人要養心、養性,從而讓內心恬淡,讓精神內守,這是康復的重要保證。

養身、養心、養性不但屬於中醫理念,同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從根本上來說是立足於中國傳統的文化土壤。可以說,“養身、養心、養性”即是多種與心身失調相關的慢性疾病康復的精華。

一則,談養身

所謂“養身”,即指順應自然、起居有度、適量運動,讓自己的身體處於臟腑調和、氣血和暢的健康狀態。

亞健康人群不但要養身,更要養心

正如《內經》所謂:“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這即是養身的指導原則。

《內經》特別地強調,要“形與神俱”。這裡的“形”即形體,指人的生理特徵,“神”即精神意識,指人的心理特徵。意思是說,生命不但有形,還有神。大病要康復,不但要形體上擺脫疾病的困擾,還要精神歸於和暢。

我認為,《內經》對於生命的理解非常高明。認為形神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形體是精神活動和心理功能的物質前提,同時又受精神心理的主宰,二者不可分離,形神合一,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證。治病,不但要治形,更要治神。顯然,這個理念完全可以用於指導今時的多種慢性疾病的康復。

在臨床工作中我也深刻地體會到,疾病雖然在形體上,但導致疾病的原因卻往往是心理上的。比如,因為癌症性格才導致了癌症,單純治癌,只是治標而已。只要身心同調,才可能標本兼治。

二則,談養心

所謂“養心”,即調控心理、穩定情緒、涵養心態,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和認知,在面對人生不同際遇時,能妥善處理,達到一種世事洞明、心態平和的狀態。

我們每個人都有正常情緒,也有異常情緒。情緒各由五臟而生。比如,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悲,腎在志為恐。若怒喜思悲恐處於正常情緒狀態時,這是人體維持社會活動的一種正常生理機能反應,且具有積極意義。

一旦人的情緒超過了正常的反應範疇,就會產生異常情緒波動,進而會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機能反應,對身心造成影響。比如,《內經》說:“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簡單來說,五志都不可過極,若過極則各傷其髒。比如,過怒傷肝,過喜傷心,過悲傷肺,過思傷脾,過恐傷腎。

臨床中所見,有的人因暴怒而血壓上升,造成中風,這即是傷肝之象。范進因知道了中舉的訊息而發狂,這是暴喜傷心之象。林黛玉因過悲則肺氣大虛;今時不少年輕人因久思而脾氣大傷。至於受到恐懼而大小便失禁,即是傷腎之象。

要想讓慢性大病早日康復,就要使五臟歸於平和。怎麼辦?當然是養心,以調和五臟。

如何養心呢?我的建議是,其一,少欲。《內經》有謂:“嗜慾無窮,而憂患不止。”過度的慾望是魔鬼,最能擾動相火,導致心不主神,君火失明,為患最烈。《孟子》也說:“養心莫善於寡慾。”可見,欲求過度帶來的憂患不止是造成精神困擾的重要因素,也說明了節慾守神的重要性。

其二,恬淡。《內經》明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只要保持一顆恬淡的心,就能看淡萬境,也就不會被外境所迷惑,這樣我們的內心才能保持著平和。

簡單來說,作為慢性疾病患者,我們要注重自身精神的修煉,一方面學會控制自己的慾望,減少主觀慾望的需求;另一方面保持內心平靜,保持良好心態,從而促進心身健康。

三則,談養性

所謂“養性”,即藉助修養情性,養成良好的個性,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人們的精神境界,以促進健康長壽,強調修養身心,涵養天性。

中國傳統文化中早就提出了修身養性與保持心理平衡的道理。孔子提出:“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忿愧,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從中醫來分析,“不得其正”,不但是心失其正,也包括健康失其正。進一步說,所謂的慢性疾病,從本質上來說,即是“不得其正”,而康復的方法即在於“正其心”。

另外,歷代賢哲大醫都對於養性有著深刻的論述。比如,《孟子》說:“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又如,《淮南子》曰:“神清志平,百節皆寧,養性之本也;肥肌膚,充腸腹,供嗜慾,養生之末也。”唐代大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一書中專門寫有《養性》專卷,他說:“夫養性者,欲所習以成性,性自為善,不習無不利也。性既自善,內外百病皆悉不生,禍亂災害亦無由作,此養之大經也。善養性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

亞健康人群不但要養身,更要養心

從以上這些論述中,我的體會是,不但是慢性疾病患者要養性,即如我們暫時還健康的人也都需要養性。因為養效能最佳化個性及行為習慣,從而達到更深層次的健康人文境界,顯然,這樣的境界對於我們的心身健康是極有好處的。

綜上所述,以上三者之間是密切相關的。養身主要是以合理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等方式,促進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轉,提升身體素質,為養心、養性提供五臟陰陽氣血的平衡。

養心、養性才是慢性疾病康復的核心,透過調控情緒,修身養性,為養身提供精神基礎,指明瞭養身的方向。可以說,養身有助於養心,養心促進養身,養身又養心有助於養性,最終達到了身心健康的目的。

作為一箇中醫人,我在臨床上診治了數不清的慢性疾病患者,我的體會是,在配合中醫治療的基礎上,如果病人能重視養身、養心、養性,那麼,疾病就容易康復。反之,若單純地依賴醫療,就難以徹底康復。(董洪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