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王陽明的“明鏡說”頗有禪意,但他卻擔心弟子進入虛空,為什麼?

  • 由 情感大劈叉 發表于 棋牌
  • 2021-05-16
簡介到了正德六年,王陽明為了解除應原忠的疑惑,特意寫了一篇文章:《答黃宗賢應原忠》(《王文成公全書》卷四),其中詳細闡述了“明鏡”論:聖人之心,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

步入虛空是什麼意思

王陽明的“明鏡說”頗有禪意,但他卻擔心弟子進入虛空,為什麼?

始終有一種溫暖,照耀在我們前行的路上,那就是智慧的光芒。

正德五年(1510)十一月,王陽明回到京城,黃綰和應原忠來到王陽明府上拜訪,一來為王陽明接風,二來一起探討學問。

01王陽明提出明鏡論

期間王陽明就隱晦地提到了明鏡,王陽明一開始是這樣說的:

“聖學久不明,學者欲為聖人,必須廓清心體,使纖翳不留,真性始見,方有操持涵養之地。”(《陽明先生年譜》)

當時應原忠是王陽明的入室弟子,他為了給父母養老送終而辭官不做,在山中苦讀10年。一直到父母去世,安葬守孝期滿之後,才重新踏入官場,出任廣東省右布政使。

王陽明的“明鏡說”頗有禪意,但他卻擔心弟子進入虛空,為什麼?

開始時,應原忠不太理解老師的意義,但是當著黃綰的面,又不好多問,只能在心裡合計。其實王陽明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因為時機不對,也沒有進一步說明。

到了正德六年,王陽明為了解除應原忠的疑惑,特意寫了一篇文章:《答黃宗賢應原忠》(《王文成公全書》卷四),其中詳細闡述了“明鏡”論:

聖人之心,纖翳自無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駁雜之鏡,須痛加刮磨一番,盡去其駁蝕,然後纖塵即見,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費力。到此已是識得仁體矣。

凡人情好易而惡難,其間亦自有私意氣習纏蔽,在識破後,自然不見其難矣。古之人至有出萬死而樂為之者,亦見得耳。

向時未見得向裡面意思,此功夫自無可講處。今已見此一層,卻恐好易惡難,便流入禪釋去也。昨論儒、釋之異,明道所謂“敬以直內”則有之,“義以方外”則未。

王陽明的大概意思是,心就像鏡子,聖人的心很光亮,不需要打磨擦拭。普通人的心生了鏽,需要用銼刀刮下鏽跡,再重新打磨光亮,這樣才能見到本體。

王陽明的“明鏡說”頗有禪意,但他卻擔心弟子進入虛空,為什麼?

02用明鏡比喻聖人之心

王陽明曾用“明鏡”來比喻聖人之心:

“聖人之心如明鏡,只是一個明,則隨感而應,無物不照。故聖人只怕鏡不明,不怕物來不能照。講求事變,亦是照時事,然學者卻須先有個明的功夫。”

王陽明這裡把聖人之心比作明鏡,由此可見,此時他還沒有完全意識到心體的能動性。因為我們知道,鏡子,即便再怎麼明亮,也只是一個呆板的物件,是可以用來照,但是如果不來照,或者化了妝來照,那樣子也許就變了,就找不出本來面目了。

對於心和鏡子的關係,王陽明的弟子徐愛,和格物聯絡在一起,有一種解釋:

“心猶鏡也。聖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瞭後亦未嘗廢照。”

王陽明的“明鏡說”頗有禪意,但他卻擔心弟子進入虛空,為什麼?

徐愛的這個解釋,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老師的“明鏡”論,尤其強調了“磨”的作用,就是格物的功夫,而且還指出,把鏡子磨亮了還要用它來照,而不是放在一邊不管。這可以說和王陽明的格物說毫無違和感了,當然進一步支援了老師“明鏡”論的觀點。

03明鏡論就是修心的過程

王陽明提出明鏡論時,還沒有構思好致良知說。本來他是想表達修心的意思,但同時也擔心,如果直接以修心為目的,王陽明非常擔心弟子們會像出家人那樣,過於專注於心的修行,就可能會變成和外界絕緣,不顧人倫道德和親情孝心,最終陷入靜寂虛無的“虛禪”狀態。

正是由於有這個顧慮,王陽明就借用了程顥的說法,目的是告訴弟子們,自己的明鏡論和“虛禪”不一樣。

王陽明為了把自己的學說和佛教區別開來,特別強調:“明道所謂‘敬以直內’則有之,‘義以方外’則未”。這裡他用“義”來區別儒家和佛教。

王陽明的“明鏡說”頗有禪意,但他卻擔心弟子進入虛空,為什麼?

王陽明又用“居敬”來區別儒學與佛教,他指出“佛家最終未談居敬”。“居敬”是儒家特有的“心法”,也是宋明儒者用來表達儒家正統修行,批評佛教弊端的一個主要說法。

從這個角度上說,王陽明的“明鏡”論可以說是“居敬”思想的另一種表達,是儒家修心的一個另一種說法。

總結

王陽明的“明鏡說”,是他在探索復興聖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節點,為他最終提出致良知說,完成陽明心學體系,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明鏡說”和“致良知”說的根本差異在於,良知是“活的”,是主動的,而明鏡是僵化的,不能指引人的行為。

雖然“明鏡說”還不完善,但對於理解“致良知”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把抽象的良知更容易理解。

鏡子也是佛教的重要術語,六祖慧能就有個佛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把神秀的“心如明鏡臺”的境界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王陽明的“明鏡說”頗有禪意,但他卻擔心弟子進入虛空,為什麼?

王陽明引用鏡子,也有可能是受了佛教的啟發。

備註:圖自網路侵刪

創作不易,如果喜歡,請點贊、轉發,就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援和鼓勵。非常感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