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不孕不育有別於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主動就醫,積極治療

  • 由 扈醫生聊健康 發表于 棋牌
  • 2021-10-15
簡介合理的就醫行為和健康素養,對不孕不育患者而言就是其主動對疾病知識進行了解以及主動尋求治療的過程,透過積極配合治療,儘可能縮短治療週期,醫療單位也可以透過患者就醫行為的過程,瞭解患者衛生服務利用情況,根據患者需求合理安排醫療資源,改善醫療服務

得子宮肌瘤的人多嗎

導語:

不孕不育有別於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能否治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患者是否主動就醫以及就醫後是否積極配合治療。隨著人們生育意願的增強以及我國固有的傳宗接代思想,人們在面對不孕不育這一疾病時

由原來的羞於就醫發展到如今的主動求醫,但不孕症患者就醫行為是否科學合理,就醫需求是否能夠得到滿足,仍需探索研究。

不孕不育有別於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主動就醫,積極治療

01

不孕不育患者群體日益增加,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需警惕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全世界不孕不育夫婦佔已婚育齡夫婦的7%~15%,同時不孕不育症將成為僅次於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的

世界第三大疾病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作壓力

、環境汙染

和生活習慣等相關因素的影響,我國不孕不育的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目前全國每8對育齡夫婦就有一對存在生育方面的困難

,呈年輕化趨勢。

不孕不育患者

群體日益增加

,嚴重影響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晚婚晚育的趨勢進一步加重了

不孕不育症的負擔,

同時隨著近年來我國“全面二孩政策”的出臺,大量育齡婦女甚至高齡產婦加入生育二孩的行列中,

這也是繼發不孕不育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孕不育治療

具有就醫週期長

、花費高、成功率相對較低的特點,治療時間至少要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其中接受輔助生殖技術

治療的週期可能更長

。據2012~2016年遼寧省輔助生殖技術評估顯示,在輔助生殖技術治療下

臨床妊娠率僅為45.59%~53.63%。

不孕不育有別於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主動就醫,積極治療

這意味著,即使在輔助生殖技術

相對成熟的今天

,仍然有近一半的不孕不育患者無法達成其生育的願望。基於傳統的社會觀念,不孕不育可能會造成

夫妻的身心健康

受挫,關係僵化,家庭破裂,

甚至影響社會穩定。

20世紀90年代以來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和經濟發展較快,公共衛生醫療以及健康保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公眾的健康水平和健康素養

也得到較大提升,

居民的就醫行為呈現出

新的趨勢和特點。

合理的

就醫行為和健康素養

,對不孕不育患者而言就是其主動對疾病知識進行了解以及主動尋求治療的過程,

透過積極配合治療

,儘可能縮短治療週期,醫療單位也可以透過患者就醫行為的過程,瞭解患者衛生服務利用情況,根據患者

需求合理安排醫療資源,改善醫療服務質量。

02

瞭解不孕不育症的國內外的研究現狀,不孕女性和男性患者有所差異

1、國外研究現狀

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

,國外學者就開展了就醫行為的相關研究,至今已取得了豐厚的理論成果。就醫行為這一概念

涉及的範圍較廣

,包括個人對當前醫療體系下就醫的應對手段,涉及到個體自身的內外因素、個人的觀念和習慣以及

當前的社會醫療背景

不同學者對其有不同的解釋。

不孕不育有別於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主動就醫,積極治療

就醫行為是一個人從發現疾病到解

決疾病的過程

以及心理過程,它包括醫生對於疾病症狀的說明、

患者的角色行為轉變

、醫院會診和轉診、患者的治療行為和依從性5個組成部分,總的來說,就醫行為是一個人在尋求醫療

助過程中體現出的不同觀念和行為。

不同性別的患者對

醫療機構

的選擇不同,相較於男性而言,女性由於自我形象的顧慮,患病後多選擇自我觀察一段時間,或前往

隱私性較強的私人診所

就診而非人較多的

公立醫院。

其中不孕女性患者和不育男性患者就醫行為有顯著差異,女性比男性表現出更主動、更配合醫生的治療

或建議的行為模式。

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不孕不育發病

率具有顯著差異,

據統計,非洲以及拉美地區發病率較高。在非洲,人們對於不孕不育和生殖健康知識的

瞭解十分匱乏

,婦女的家庭地位較低,只能從

生殖能力中尋求價

,在這種情況下,不孕不育傳統上被視為女性問題,從而女性在尋求醫療幫助上顯得更為主動,

目的是為了防止家庭暴力以及穩固婚姻。

在莫三比克

,不孕不育被視為嚴重的生殖健康問題,長久以來長期的預防措施可能比治療措施更有影響力,但在傳統的母系親屬制度下,

即使患有不孕症,

也不會受到其丈夫或

其他家人的否定或虐待。

不孕不育有別於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主動就醫,積極治療

2、國內研究現狀

人們在感到

出現疾病症狀

,對就醫時機、醫療機構和治療方式等的選擇。這個過程主要包括:是否選擇就醫、

對醫療機構的選擇、

對醫療型別以及數量的選擇。國內學者對就醫行為的理解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前者專

指尋求醫療幫助(狹義)

,後者泛指健康促進行為(廣義)。

農村婦女受經濟、

環境以及文化程度的制約,獲得疾病治療的途徑單一,自身心理壓力較大。自我判斷疾病的方式、

是否及時就醫

、就診經歷的滿意程度、是否接受過高等教育等與患者是否堅持治療有顯著關係,建議政府、醫院、

個人三方共同努力

,共

同樹立正確的就醫行為。

不孕不育有別於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主動就醫,積極治療

因此,就醫行為綜合考慮可以認為是

處於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下

的個體在出現某種疾病症狀時,綜合考慮自身

疾病以及經濟狀況

,為應對和緩解病症而尋求醫療幫助的行為。城鄉醫療資源短缺、醫護人員匱乏是影響不孕症患者

就醫的主要因

,應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保健工作,建立

不孕不育專科門診,

以便城鄉居民有效地利用醫療服務資源。

從而可見,建立健全的

醫療諮詢服務體系

,使患者儘早認識到自身疾病的嚴重程度,並得到正規、準確地診療,對提高不孕症患者受孕率、減輕患者的

壓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不孕不育有別於癌症等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需主動就醫,積極治療

結語:

與國外相比,國內對就醫行為的研究較晚,對不孕不育患者就醫行為的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研究多數為影響因素和特定政策對就醫行為的分析,卻忽略了對患者就醫行為路徑的探索,且患者就醫行為與治療效果的相關性研究尚未見報道。隨著當今生育政策導向以及社會對於生育問題的重視,

探討不孕不育患者就醫行為特徵,將有利於促進該類人群的醫療服務利用情況,完善相應醫療服務建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