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漢景帝時參與七國之亂叛亂的諸侯王都是什麼下場?

  • 由 儀諭說娛情 發表于 棋牌
  • 2021-10-11
簡介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劉氏宗姓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吳楚七國之亂是誰平定的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劉氏宗姓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此次叛亂從起兵到被平定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那麼這些劉氏宗親為何要以“清君側”的名義反叛,他們最終的結局又如何呢?

漢景帝時參與七國之亂叛亂的諸侯王都是什麼下場?

七國之亂的由來

西漢建立後,實行郡國並行制,諸侯國的政治地位遠遠高於郡。西漢初建時劉邦分封了八個異姓王,隨著政權的穩定,劉邦開始剪除異姓王的勢力,到劉邦去世時八大異姓王除了長沙王吳芮外,其他七王全部被劉邦剪除。

劉邦去世後呂雉專權,大肆分封諸呂為王,引起了劉氏宗親和朝中大臣的不滿,呂后去世後,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聯合其兄長齊王劉肥領兵入關,和朝中大臣陳平、周勃聯合剿滅諸呂,而後平定了各方勢力後,周勃陳平等人擁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漢景帝時參與七國之亂叛亂的諸侯王都是什麼下場?

劉恆繼位後,為了穩固自己的皇權,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一派遣列侯前往封地以便自己可以控制京城局勢,避免掣肘,如周勃就被派往封地任職;

其二,封皇子為王,派往關鍵位置任職以牽制東方諸王,如封次子劉武為梁王前往梁國,梁國當時是擁有40餘城的大國,以此來牽制東方諸國;

其三採用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策略,將大國分為小國,以此使每個亡國的地域和力量都縮小以此達到使他們不能一致行動的目的。

經過幾代的傳承後,諸侯王與皇室的血緣關係越來越遠,漢景帝繼位後,中央專職皇權與地方諸侯國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於是御史大夫晁錯開始與景帝謀劃削藩。

漢景帝時參與七國之亂叛亂的諸侯王都是什麼下場?

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上書《削藩策》,再次上陳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他們的封地。楚王來朝時,晁錯藉機說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誅殺他。景帝免除他的死罪,改為削減東海郡作為懲罰,兩年前趙王劉遂有罪,削去其河間郡;膠西王劉昂因為售賣爵位時舞弊,削減其六個縣;隨之景帝又與群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事宜。

景帝的削藩事宜在朝野引起巨大的震動,削藩一事傳到吳國後,吳王劉濞擔心此事沒完沒了,於是便開始謀劃造反,於是他親自前往膠西,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之事,事成之後吳國與膠西平分天下。劉昂同意謀反,並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

漢景帝時參與七國之亂叛亂的諸侯王都是什麼下場?

不久之後景帝下詔削減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的詔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馬上謀殺了吳國境內朝廷所置的二千石以下官吏,聯合其他六王公開反叛。

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七王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舉兵西向,從而開始了西漢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七王打著誅殺晁錯的名義起兵,之後景帝也誅殺了晁錯但是並沒有阻止七國軍隊進攻的步伐,七國聯軍更是以為景帝軟弱,擁立吳王劉濞為東帝,與西漢王朝分庭抗禮,所以直到此時景帝才下定決心平叛。

漢景帝時參與七國之亂叛亂的諸侯王都是什麼下場?

漢景帝以太尉周亞夫率領三十六位將軍領兵抵抗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最終經過三個月的征戰,吳楚聯軍被周亞夫平定。

叛亂既定,七國諸侯王的結局又如何呢?

吳王兵敗後,率領麾下數千壯士逃走,退守東越並派人招集殘兵,朝廷派人以利引誘東越王,東越王騙吳王劉濞說要他出去慰勞軍隊,用長矛刺死了吳王並將其頭顱獻於朝廷。吳軍潰敗之後,楚王劉戊自殺而死。

而在齊地,膠東王、膠西王和淄川王圍攻齊都臨淄,三月久攻不下,朝廷大將欒布率軍逼近後,三王回到各自封國。回國之後,膠西王之子曾勸說他襲擊漢軍,如果襲擊不成就逃到海上,膠西王不但不聽反而向朝廷請罪,被斥責陰謀叛亂後自殺而死。膠東王、淄川王和濟南王也伏法而死。

漢景帝時參與七國之亂叛亂的諸侯王都是什麼下場?

吳楚和齊地都被平定後,趙王劉遂仍然堅守邯鄲,但是此時已經沒有援兵,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會師,水淹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劉遂自殺。

小結:

朝廷的一場削藩引起了七國之亂,而這場叛亂又很快被平定,參與叛亂的七個諸侯王也都被殺或自殺。而參與叛亂的七個諸侯國,除了楚國另立新王外,其他六國皆被廢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