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唐詩三百首》靈魂三問:作者是誰?有多少首?都是唐詩嗎?

  • 由 王勃32 發表于 棋牌
  • 2021-09-05
簡介孫洙之所以要編這本書,是因為當時流行的童蒙教材《千家詩》有問題,比如選詩比較隨意,良莠不齊,有律無古,唐宋雜糅等等,歸結起來四個字ー一“殊乖體制”,就是說《幹家詩》的體例非常不恰當

為什麼叫蘅塘退士

你或許還不知道,平時脫口而出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是不準確的,正版應該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這句話正是出自我們熟的不能再熟的《唐詩三百首》這本成書於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小冊子,從幾百種唐詩選本中脫穎而出,成為兩百多年以來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選本。但我們對它真的瞭解嗎?比如,這本書的作者是誰?書中收了多少詩?誰的詩最多?都是唐詩嗎?哪些名篇沒有入選?等等。

書紅人不紅《唐詩三百首》雖然盛行於世,但編者卻一直默默無聞。細心的朋友可能注意過,這本書大多署名為“蘅塘退士”,比如下圖中不同出版社的不同版本,作者都是“蘅塘退士”。這是因為,《唐詩三百首》的開頭有一篇作者自序(“題辭”),最後落款為“時乾隆癸未年春日,蘅塘退士題”。顯然,這只是作者的號,至於他的尊姓大名,書中沒有提。長期以來,也沒什麼人知道。

《唐詩三百首》靈魂三問:作者是誰?有多少首?都是唐詩嗎?

直到1943年,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髮現了些蛛絲馬跡。他在《指導大概》中談到,他曾見一種刻本,自序的落款下押著一方“孫洙”的印章,因此推測這個孫洙“也許是選者的姓名”,但同時也指出,由於“眼前書少”,“不能考出、印證”,所以“只好暫時存疑”。很顯然,朱先生也是半信半疑,不能肯定。

此後,有兩則關鍵證據浮出水面,印證了朱先生的推測。一是乾隆十八年進士顧光旭在《梁溪詩抄》中,在“孫郡博洙”下面有一行小字“晚號退士,編《唐詩三百首》”。一是書畫家竇鎮在《名儒言行錄》中,詳細記載了孫洙的生平行跡,說他“輯《唐詩三百首》,通行海內”。巧的是,這兩個人都是江蘇無錫人,和孫洙是同鄉。結合方誌、登科錄等資料,現在基本確定《唐詩三百首》的編者就是孫洙。孫洙是什麼人呢?康熙五十年(1711)年生於江蘇無錫,乾隆九年(174)中舉,十ー年(1746)任江蘇上元(今江寧)縣學教諭,十六年(1751)中進士,歷任順天府大城知縣、直隸盧龍知縣、山東鄒平知縣、江寧府學教授等。總之,官不大,名氣也不大。本是兒童讀物、蒙學教材說完了作者,咱再說回書本身。

孫洙在自序中說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幹家詩》,取其易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拎,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乖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幹家詩》不遠勝耶?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

作者自己說得很明白,現在我們奉若圭梟的《唐詩三百首》,其實是本兒童讀物、小學教材。孫洙之所以要編這本書,是因為當時流行的童蒙教材《千家詩》有問題,比如選詩比較隨意,良莠不齊,有律無古,唐宋雜糅等等,

歸結起來四個字ー一“殊乖體制”,就是說《幹家詩》的體例非常不恰當。這本蒙學教材,確實達到了孫洙的目的,但其流行程度怕是連他自己也沒想到。它逐漸從幾百種唐詩選本中脫穎而出,尤其是清道光以後,“幾至家置一編”,基本壟斷了當時的唐詩教材市場,即使是那些名家編選的唐詩選本也難以望其項背,如王安石的《唐百家詩選》、王士禛的《唐賢三昧集》、沈德潛的《唐詩別裁集》等。

《唐詩三百首》之所以這麼流行,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選擇去取、編選體例有新突破,他專挑唐詩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兼顧日體(如古風、樂府)、近體(律詩、絕句)各種體裁,包羅初唐、盛唐、晚唐各個階段折中“神韻”、“格調”、“性靈”三大流派,篇幅適中(不像《千家詩》《唐人萬首絕句》動輒上幹上萬),編排得當,可謂老少皆宜。二是書名起的好,簡潔明瞭,郎朗上口,同時還蹭了《詩經》所謂“詩三百”的熱點。

這類作品,越不以個人好惡為尚,就越有群眾基礎、越容易破圈、越容易流行。不止三百首《唐詩三百首》收了多少唐詩,是300首嗎?

當然不是,而且還不太能夠說的清楚。因為最初孫洙編印的一版一印已經失傳了,現在我們看到的《唐詩三百首》都是後人翻印的,而且還有所增補損益。因此,形成了302、310313、317、321等各種不同版本。現在通行的是清代女史陳婉俊的補註本,共310首。光緒十一年(1885),四藤唫社在此基礎上又補入了杜甫的《詠懷古蹟》三首,共得詩313首。

陳婉俊補註本

按體裁分,有樂府39首、五言古詩33首、七言古詩28首、五言律詩80首、七言律詩50首、五言絕句29首、七言絕句51首。按作者分,一共有77位唐朝詩人入選,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杜甫38首、王維29首、李白27首。另外,五律正宗孟浩然,七絕聖手王昌令、杜牧,歌行名家岑參、李頎,五古名家韋應物,七律名家李商隱,無一遺漏。這77個人的310首詩,確乎可以代表偉大輝煌的唐詩傳統。

當然,也有遺珠之憾,不少名家名作未能入選,這也是《唐詩三百首》經常被人詬病的地方。比如有“孤篇蓋全唐”美譽的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杜甫的“三吏三別”等失收,詩鬼李賀的作品更是無一入選不盡是唐詩《唐詩三百首》收錄的都是唐詩嗎?或許在大多數人看來,這不是個問題。咱又不是睜眼瞎,書名不是明明寫著是“唐詩”嗎?難不成還有假?巧了,有些事還真就經不起推敲。近20年來,學界圍繞這個問題有過幾輪激烈的交鋒核心就是張旭名下的《桃花溪》可能有問題這首詩正是透過《唐詩三百首》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篇,詩作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這個張旭就是有“草聖”之稱的唐代大書法家。

目前所見,最早將此歸在張旭名下的是宋代的洪邁,他編選的《萬首唐人絕句》(成書於1190年)中有這首詩。但有人發現,這首詩出現在了成書時間比《萬首唐人絕句》早二十年的《蔡端明文集》中,也就是說,它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北宋名臣、大書法家蔡襄。孰是孰非,尚無定論。

以前言之鑿鑿的事情,現在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