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杜牧: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 由 紅途網路儀禮 發表于 棋牌
  • 2021-09-04
簡介長安不僅僅是唐代的都城,也是西周、秦、西漢和隋的都城,這裡擁有著厚重的歷史,同時也有著大量的名勝古蹟,但畢竟古蹟,總是帶著些蒼涼的味道在,而杜牧自己又是滿腔熱忱無法抒發的人,這和他的性格有了一個良好的呼應,於是我們能夠看出杜牧有很多詩是專門

熱忱的人很多嗎

長安,一個遙遠且美麗的名字,這是大唐帝國的都城,是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無數人在這座城市裡追求著自己的理想,想要功成名就,成為那個能在青史上留下名字的人。

杜牧,晚唐著名詩人,與杜甫齊名,稱為“大小杜”。杜牧的這一生,和這座城市,有著解不開的關係。

杜牧: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 杜牧畫像

杜牧生於長安,世代為宦,祖上曾經是西漢御史大夫,西晉時期名垂青史的杜預也是他的祖先。到了唐代,杜家更是顯赫一時,有足足十一人擔任過宰相,他的父親杜從鬱是當時的駕部員外郎,官階也不低。

在這樣的家庭裡出生的杜牧可謂是生在長安,長在長安。長安,貫穿著他的一生,他自己就曾寫過“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的句子,來說明自己的居住地。

在杜牧出生那一年裡,他的祖父杜佑剛剛歸朝,拜檢校司空,而他的父親也成為了太子司議郎。更不用說杜佑之後的多次升遷,杜家,可謂是名噪一時。

除了在做官方面的天生敏銳觸覺,杜佑在文史之上也是有著其極高的天賦的,並且他也是真的喜歡治學,《舊唐書》中就曾記載他“雖位及將相,手不釋卷……夜則燈下讀書,孜孜不怠”,而這樣認真的冶學態度確實也給了他旁人無法企及的學識,杜佑所撰寫的《通史》成為了中國第一部最有影響力的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政書。

有這樣的祖父,杜家自然也不會是一般的書香世家,它比一般的書香世家的底蘊要厚上許多,杜牧自己就曾寫下“第中無一物,萬卷書滿堂”的句子,萬卷書雖然只是虛指,但是以杜家的家學淵源而論,可能只多不少。在這樣的家庭薰陶下成長的杜牧,能夠成為一代文豪自然也不是偶然的事情。

杜牧: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家中書有“萬卷”的杜牧自然不會只將眼光放在文學之上,他對於軍事也有著自己的見解,甚至於還為《孫子》進行了重新的註解,唐代文人無數,前朝的李白杜甫均是名留青史的文豪,杜牧絕對不算特殊,但是杜牧這一舉動確實是唐代獨一份的。

直到元和七年,也就是公元812年,杜牧在長安過著世家公子該過的日子,鮮花著錦、烈火烹油是他的真實寫照。

十歲時,家中真正的頂樑柱,他的祖父杜佑去世,不久他的父親也去世了,大人早逝,杜牧又未曾長成,杜家逐漸走了下坡路,杜牧自己也在文章之中說到“某又孤貧”,雖然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是那個時候的杜牧確實是度過了他人生之中最艱難的,也是最為黑暗的時期。而正是這段時間,使得杜牧開始思考下層人民的苦難,而不是像之前一樣站在貴族的角度俯瞰眾生。

杜牧: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長大成人的杜牧開始參加科舉考試,大和二年,他以第五名的成績進士及第,這個時候的他才剛剛二十五歲,可謂是少年得志。同年,同年他又考中了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被授弘文館校書郎、試左武衛兵曹參軍。兩番大考屢屢成功,這使得杜牧十分欣喜,甚至有點少年輕狂。

在京城擔任著弘文館校書郎一職半年後,杜牧便跟隨沈傳師一起去了江西去做幕僚。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徵為監察御史,赴長安任職。

杜牧回到了那座他無比熟悉的長安城,這次徵召讓他十分興奮,他覺得自己可以大展宏圖,但是事實卻總喜歡跟人開玩笑,當時的朝廷並沒有給他實現自己報負的機會,黑暗與腐敗是當時官場的無二代名詞,甚至於杜牧的好幾個好友就因為忠君愛國卻遭到了小人的排擠,現實使得杜牧的一顆報國心冷淡了下來,他稱病,離開了這座讓他傷心的故城。

杜牧: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開成三年,杜牧再次被召到長安擔任官職,但是由於其弟弟的身體有疾,杜牧只能多次延長回京的時間,次年才到達長安,但是因為掛念弟弟,他再度陪著弟弟去了蘄州,一年後再度返京,但是不到一年,他就被外放到黃州,直到大中二年,杜牧又一次回到了長安。

在歷史之上很多人做官都希望做京官,畢竟天子腳下好乘涼,可惜的是,杜牧並沒有這麼覺得。

唐朝的時候,京官的俸祿十分的低,遠比不上一些地方官,杜牧又有“病弟孀妹”需要養,那麼一點微薄的俸祿根本不夠開銷,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外放上,他當時上書直接說家裡窮,希望能夠出守富庶的杭州,但是這個念頭還是被宰相拒絕了,杜牧只好退而求其次表示自己想去湖州。

或許是因為杜牧的情真意切,或許是因為三次上書的真誠,又或許是對杜牧這個曾經的少年英才的憐惜,大中四年,杜牧終被批准上任湖州。

只不過第二年,他又回到了長安,這時候,朝廷讓杜牧擔任的是中書舍人一職,這可謂是杜牧一生之中最高的官位了,但僅僅一年後的冬天,杜牧便因重病在長安去世,這個時候的他也不過才50歲。

杜牧: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 長安雪景

杜牧這一生,和長安這座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生於長安,長於長安,甚至連死也死在了長安,這種密切聯絡在唐代詩人之中是很少有的。長安,是杜牧的故鄉,也是他的歸鄉。

或許正是因為他和長安的這種密切的聯絡,從杜牧的詩中也容易能夠看出他對長安的描寫。

首先便是他對長安景色的描寫,比如在他的《長安秋望》一詩中,登高望遠,鳥瞰整個長安,極目終南山,詩中氣象高蹈絕俗、明淨開闊。

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

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長安不僅僅是唐代的都城,也是西周、秦、西漢和隋的都城,這裡擁有著厚重的歷史,同時也有著大量的名勝古蹟,但畢竟古蹟,總是帶著些蒼涼的味道在,而杜牧自己又是滿腔熱忱無法抒發的人,這和他的性格有了一個良好的呼應,於是我們能夠看出杜牧有很多詩是專門寫長安的名勝的。

比如杜牧著名的《過華清宮絕句》第一首: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就詩在我們現代已經成了荔枝掌故的代名詞,唐玄宗不惜勞民傷財為楊貴妃供應荔枝,統治者窮奢極欲,老百姓既然就艱苦難渡,杜牧的憤慨之情,溢於言表。

杜牧: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 馬嵬坡兵變

再比如他著名的《題魏文貞》一詩,就是藉著寫魏徵的宅子諷刺當時朝政的。

蟪蛄寧與雪霜期,賢哲難教俗士知。

可憐貞觀太平後,天且不留封德彝。

這首詩前兩句直接誇獎魏徵,並且說很多人根本比不上魏徵,讚頌魏徵的政策的得當,同時暗含著對太宗的用人得當的誇獎,可謂是對過去盛世的無比追憶。但是為何會追憶,主要還是對現實的不滿,同樣他也想成為魏徵這樣的人,能夠真正為國家做出貢獻。

當然,杜牧也有不在長安的時候,這時候他的詩就不是描寫長安景色的了,而是對於長安的懷念,尤其是在他四十時外放黃州的時候尤甚。

黃州,在古代是一個極度偏僻和荒涼的地方,大文豪蘇軾就曾經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正是這種荒涼,催生了杜牧思想故鄉的感情,他在黃州寫下過“不用憑闌苦回首,故鄉七十五長亭”的句子以表達自己的思鄉之苦。

恨嗎?想必是恨的,明明自己年少成名卻落得個下放黃州的地步?不恨嗎?想必也不恨,朝堂已然一片混亂,他就算是恨,又能恨誰呢,去恨那個昏暗的朝堂還是去恨保持朝政的那群人呢?

長安,曾經的繁華不再,當時的它,開始的腐敗,連同著風雨飄搖大唐一起,連同著在這個朝代裡的所有人,走向衰亡。

杜牧: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長安,是杜牧人生的起點,也是他的終點,在這座名叫長安的城裡,他曾有過錦衣玉食的貴族生活,也曾為了生計苦苦支撐,曾經進士及第一身傲骨,也曾為了家庭無奈遠去。這裡,有著杜牧的喜怒哀樂,有著他的一生,但最終值得慶幸的是,也算得上是有始有終。

長安一片雪,得葬故鄉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