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親蠶禮《孝賢純皇后親蠶圖》

  • 由 馬未都 發表于 棋牌
  • 2021-07-24
簡介清代 郎世寧等《孝賢純皇后親蠶圖》(採桑區域性)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對於現代大多數脫離了基礎農業生產的人來說,可能受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影響,以為養蠶只在春天,其實不然,也有夏蠶和秋蠶,而秋季才是養蠶最多的時節,可以分早秋蠶和晚秋蠶,但是此

退九年蠶財是什麼意思

火了有一陣的《延禧攻略》中,給人留下印象的不只是後來的令妃娘娘魏瓔珞,我想更得人心的是乾隆帝原配嫡後,富察氏,也就是孝賢純皇后。

孝賢純皇后過世以後,乾隆帝慼慼然地寫了感人至深的《述悲賦》,這一情真意切的悼文倒是比起他以往的任何詩文更能稱得上是佳作。

悼文中除了表達自己的想念與哀思,還寫到了孝賢純皇后優秀的品格作風,其中有一細節:皇后“克儉於家,爰[yuán]始繅[sāo]品而育繭;克勤於邦,亦知較雨而課晴。”

這是什麼意思呢,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生活簡樸,率先採桑飼蠶;憂國憂民,祈求風調雨順。”

這段文字所描寫的的確是歷史事實,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率領金昆、程志道、丁觀鵬等宮廷畫家合作繪製《孝賢純皇后親蠶圖》長卷紀實畫作,分別描繪詣壇、祭壇、採桑、獻繭的儀式,如實地記錄了孝賢純皇后參與“親蠶禮”的整個過程。

親蠶禮《孝賢純皇后親蠶圖》

清代 郎世寧等《孝賢純皇后親蠶圖》(祭壇區域性)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大家知道“親蠶禮”起源的原因、時間及整個儀式的過程嗎?今天我們將為您一一揭曉。

講“親蠶禮”要說蠶,中國關於蠶出現的最早的實物證明是1926年山西夏縣西陰村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半個蠶繭,距今約有6000多年的歷史。而後錢山漾新石器遺址中出土的絲絹殘片等實物則進一步證明中國祖先當時已開始養蠶種桑,經當時的浙江絲綢工學院、上海紡織科學研究院切片檢測,其中的綢片和絲帶被確認為人工飼養的家蠶絲織物。西周春秋時代的蠶桑事業,在《詩經》中有大量記載。我們最為熟悉的那句“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則說明絲已作商品進行貿易。後朝各代自絲綢之路後,桑蠶業之於中國更是不用言說。

親蠶禮《孝賢純皇后親蠶圖》

漢代 銅鎏金蠶

觀復博物館藏

以上例項都證明我國養蠶歷史之悠久,也可證實蠶桑當時與農耕同樣成為了人們主要的生產活動。

古人依賴生產活動得以生活下去,在科學認知尚且沒有萌芽的年代,理所當然的蠶桑也要和其它生產活動一樣要創造出一尊佑護神才能安心穩妥,植桑養蠶業也有自己的神靈,他就是傳說中黃帝的妻子——嫘祖[Léi zǔ],相傳是她發明養蠶之法,抽絲編絹之術,被尊稱為“先蠶”。

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佔有重要地位,關乎國計民生,所以從周代開始,歷代帝王欲使統治穩定,必會關注養蠶繅絲業。正如《春秋·穀梁傳》所記載的:“天子親耕,王后親蠶”。

按《周禮》要求,每年春天,皇帝都要去先農壇拜祭農神祈求風調雨順,而皇后則要到先蠶壇舉行“親蠶”大典,率領眾嬪妃祭拜蠶神嫘祖、採桑喂蠶,以鼓勵人們勤於紡織,並代表天下女性向上天祈禱。這種表示統治者重視農業、蠶業的象性儀式,在中國延續了數千年之久。

一般來說,舉行祀典,除需有被祭祀的主神外,最重要的就是設立祭祀的場所——祭壇。祭壇的形式與方位,完全是由所祭物件決定的。依照中國古代陰陽五行的原則,皇后代表地,屬陰,主北方,在國家祭祀大典中就已確立了“天子親耕南郊,皇后親蠶北郊”的禮制。這也就是為什麼清代乾隆年間先蠶壇設於京城北郊。

乾隆九年(1744年),清廷舉行了建朝以來第一次祭先蠶神的典禮。我們可以一起透過以下描述來回顧一下整個過程。

三月吉巳[sì]日是舉行祭禮的日子。這天,位於西苑太液池北端的先蠶壇上已經支立起黃色幕帳,帳內供有先蠶神嫘祖的神位及牛、羊、豬、酒等各種祭品。皇后富察氏在妃嬪、公主、福晉和女官的陪同下來到祭壇。

親蠶禮《孝賢純皇后親蠶圖》

清代 郎世寧等《孝賢純皇后親蠶圖》(採桑區域性)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祭禮程式繁縟,除了一般祭祀必行的跪拜、上香、獻祭品外,最有特點的是被稱作“躬桑”的皇后採桑禮。此禮行於祭先蠶次日,皇后手持金勾與金筐,在諸多隨員陪同下,至蠶壇內的桑林採桑。桑林旁彩旗招展,太監鳴金鼓,唱採桑歌。名為皇后躬桑,實際上皇后僅採桑葉三片,便上觀桑臺御寶座,觀看眾妃嬪宮女等採桑,最後,由蠶母將所採桑葉送至蠶室喂蠶,到此,整個祭禮結束。

親蠶禮《孝賢純皇后親蠶圖》

清代 郎世寧等《孝賢純皇后親蠶圖》(採桑區域性)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對於現代大多數脫離了基礎農業生產的人來說,可能受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的影響,以為養蠶只在春天,其實不然,也有夏蠶和秋蠶,而秋季才是養蠶最多的時節,可以分早秋蠶和晚秋蠶,但是此時的桑葉不如春夏兩季肥厚了,需要追加更多的桑葉一刻不停地給蠶吃飽吃好,到了晚秋溫度不夠時,還要加溫。總之,養蠶的辛苦不是當年皇后貴族們能在“親蠶禮”上能體會到的,但是,無論如何,當時善良的百姓們對這種儀式和榜樣的力量還是認可的,有心就好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