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踏實學中醫,這6個問題不應忽視

  • 由 建木醫社 發表于 棋牌
  • 2023-01-03
簡介“無論如何學,有幾個要素是不能缺的,缺了便絕難成功”,傳統中醫世家傳人王尋之老師結合自身學習教學經歷,談了踏實學習要注意的6個要素,希望引起大家思考

健絡精華什麼時候吃

如何學習中醫?這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嚴肅的話題。

“無論如何學,有幾個要素是不能缺的,缺了便絕難成功”,傳統中醫世家傳人王尋之老師結合自身學習教學經歷,談了踏實學習要注意的6個要素,希望引起大家思考。

踏實學中醫,這6個問題不應忽視

如何學習中醫

文 / 王尋之

作為一個沒有多大成績的老學生,我本來是沒有什麼資格來談這個嚴肅莊重的問題的,但此事又極為緊要,只好越俎代庖,說上幾句 。

今年什麼時候,似乎讀過崑崙派沈謙益先生關於如何學中醫的文章,講了很多,也很深刻。

但無論如何學,有幾個要素是不能缺的,缺了便絕難成功。

01

第一個,你無論從哪裡入手,你都得有一個落腳點。你的起手落腳都在這裡,你得站穩當,這就是所謂由一門而深入之法。

有兩句脫離語境的話,比較搞笑,一句是“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一句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你啥都不記得,你挖空心思,你去理解誰?必須要有素材的掌握。在生活中,我們對某某同志表示理解,是因為我們對某某同志瞭解或認識後,作出一定評估。如果我們腦海裡沒有該同志的印象,我們理解誰呀?故學醫者必當切實戒除之,必認真積累素材,才能有納矢之的。

經驗有直接和間接的區別,有了經驗和理解,我們對於某一學術的優劣短長,別說多深刻,如果我們連熟悉都談不上,如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這好比瞎眼穩婆,用衣服把滿是汙血的胎盤包好,而那胎兒卻和洗澡水一塊兒倒了。

02

第二個,從夠得著的地方下手。部分同志,如果用褒獎奉承的話說,叫理想遠大,貶義點,說好高騖遠也沒有錯。

入醫門便四處打探所謂高人,

好比電影《

少林寺》

播出後那樣,很多年輕人,深山訪老道,古剎尋高僧。

所謂高人,是幾十年堅持不懈地辛苦出來的,不是武俠小說裡,大師給小夥子運掌傳內功。

無論哪種角度,中內、中基、中診一類的東西,你都要認真地記背思考和理解,沒有這一磚一石,你連茅棚都蓋不好,更別說建豪華別墅了。

有了踏實的基礎,你的老師,師父,其它長輩講的東西,你才能聽明白,而前輩名家的醫案,你才能慢慢讀懂並且吸收營養。如果臨床去套前賢醫案,成不知所以然,敗亦不知其所以然。這個反而不利於進步,會挫傷你學習的積極性。如果願意吃苦,也不難出成績。

03

第三個,對中醫臨床要有踏實而客觀的認識。對常見病、多發病要足夠重視。不要一開始就幻想著成為骨科聖手,婦科大師,治癌奇人。

其實高手們的功底很踏實,下過苦功來的。

除去偶爾的創傷以外,多數病,是小病發展為大病,常見病發展為疑難病。所以對常見病和多發病而言,它既是人民大眾健康需求最大的一塊,也是大病和疑難病始發前期最佳攔截時期,如果攔截的好,會少許多大病和疑難病,會節約許多醫療資源,節約許多家庭的醫療支出。

常見病和多發病,哪怕你再認真細心的診治,臨床效果再好,總會有一兩個很打臉的例子,誰敢說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打過臉呢?

(百會按:可檢視王老師切身經歷

《王尋之:灰頭土臉治牙痛,陰溝翻船哭笑不得》

一邊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邊是猴急猴急的想速成,那麼我們就要拷問一下自己,我們什麼時候失去了獨立思考和認真學習的能力呢?

比如說舉小柴胡湯為例,它的藥量、比例、煎法、服法、將息法呢?為何如此?仲聖本為太陽之邪不解邪陷胸脅而立法,可它又為何成為少陽病主方呢?它含的七味藥,在歷代本草藥性中如何描述呢?古今各醫較顯著地評估小柴胡湯,基本有哪些觀點呢?常見加減法有哪些呢?加藥?加量?減藥減量?換藥?合方?大體有哪些思想傾向呢?

雖然說少陽無定脈,可蛛絲馬跡還是有的,前輩們描述的主要脈象是什麼呢?

有了這些,我們就比較有數了。我們對小柴胡湯絕不陌生了,使用時失手的可能性便很小了。那麼對其他柴胡類劑,理解也就容易了。這個事,我們做了沒有啊?

04

第四個,方藥是武器,而武器在於正確掌握和使用。

師傳祖傳秘方有很多也很高效。但一般外法的內容多些。真正內法是高度靈活的,隨機應變的。

先賢妙法是指,後人踐行所得的是月,如果法理不明,不排除秘方成了“斃方”。何談因指見月呢?

05

第五,傳承方式的改變。古典師承,師父帶著,先模擬複製,再悟化進步。這對跟師的弟子來說很快很直接,上手也快,成材也快。但這個因緣,有少數人有。多數同志們沒有。

這多數的同志們,便遇到了一個難題。學生的帶教老師忙的腳跟打後腦勺,細講的時間不夠,愛好者拜的師,天南地北,臨床跟診的時間很少。還有些人就沒有師父,那麼如何深入進去呢?這就要下苦功了。

要像狼咬住獵物,獵物不死不鬆口。對基本功要求就非常高,你必須死磕。這才能出功夫。

如果你需要過來人天天揪耳朵,時刻督促你,那麼成功的希望實在很小。

只有口口破皮,拳拳到肉,入心入血入骨,才是你的功夫。

找個榜樣,嶽美中先生就是。

06

第六個問題,如何看待當下的各種培訓和學習班?

當今各類培訓,雖然未能盡如人意,但主流是好的。比如某些經方培訓,某些具體方案的臨證拓演,某些按摩正骨扎針的教育,有些老師很無私,把家底都掏出來了。

可培養的結果,卻常常讓人大跌眼鏡。為什麼呢?

性中有些奇怪的東西。

無名醫者給的真東西,一方面覺得好,但同時又不屑一顧。

因為你不是“大師”!

大師,學問之大也。

跟名聲地位沒有多大的關係。

有個前輩說過,大學似乎不在於學校大,名聲大,而在於有無大師。

有大師的學校才是大學。

道理是人人皆懂的,可隨波逐流的情況卻很多,要尋“大師”。

開啟網路,參與各種約會,發現“大師”是很多的。可有本事衡量這一切的,只有兩種人。他們都會沉默。一類人不好說,不方便;一類是不屑於說,早就心裡有數。其實評估人是有前提的,不是伯仲之間或比人家高明些許,我們是不太能客觀看待的。因為人家的世界你不懂,只好道聽途說了。

也有真正有大本事大名聲的大師,做了很多傳承推廣工作很好,內容很寶貴。學習者也熱情高漲。偶爾用之,也發現很好。可日子一久,卻發現轉化率很低。

這是因為什麼呢?

基本功不夠。

你缺乏武器也缺乏能力去思考演繹和轉化。

人家的好東西,在你手上廢了。

於是,便有反感和罵人的人了,覺得受騙。可事實的真相,或許相反呢?

有某同志,拜了一個大師。大師很厲害,是真才實學。可他不太喜歡背書,不太喜歡思考。大師教不下去。“啊哦厄”之類的都要大師講一通,老爺子頂不住了。某同志跟我熟,說要來學習一下切脈,講了很多次。我說可以的,前提是老爺子手書一封為憑。我心裡的想法很簡單,老爺子認可你,我便認可你。後來就不了了之囉!(此中意味深長……)

07

路是一步一步走的,走得快叫跑,變味道了。

常見病中,比如感冒,咳嗽,治得很瀟灑,行雲流水般自如的。這樣的醫者有多少呢?

大家附近的中醫裡,這樣普普通通的中醫有幾個呢?

如果自己是中醫,我們治這些病是否覺得比較自如呢?

如果做不到,說明什麼呢?我們應該咋做呢?

我想各位,必是有答案了。

建木醫社,一個用心做事的真中醫傳承平臺。貫通天地人,承傳真中醫。求真務實,止於至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