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有節制的人生,更高階

  • 由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發表于 棋牌
  • 2022-12-30
簡介意思是,飲食有節制、生活有規律的人,才能夠保持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健康長壽

毫無生氣是褒義詞嗎

文 |

紫陌

(富書專欄作者)

十一期間,黃曉明在微博上釋出了幾張自己生病輸液的照片。

配文是:“我愛美食,但美食好像不愛我……,看來人還是不能放縱自己。”

原來,就在前一天,黃曉明深夜燒烤,享受美食的同時還不忘和網友互動,向大家展示青島“硬菜”。

結果,第二天就因腸胃炎和急性蕁麻疹進了醫院。

後悔不已的黃曉明提醒大家,放鬆的同時也要有所節制,保護好身體。

演員陳道明說:“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節制,而不是釋放,我享受這種節制,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低調和節制。

因為他們知道,當下的每一次放縱,都有可能在將來帶給自己更大的痛苦和悔恨。

有節制的人生,才更高階。

有節制的人生,更高階

有節制的人生,更高階

飲食有節,身體更健康

美國科學家麥開曾做過一個實驗。

將一群幼鼠分為別放在甲、乙兩個籠子裡。

甲組每天提供充足的食物,可以隨時進食。

乙組只給60%的食物,使其經常處在飢餓狀態。

實驗的結果是,甲組老鼠行動遲緩,壽命均不超過1000天,而乙組老鼠卻活了2000多天,而且皮毛光滑、行動快捷。

這就是著名的“餓鼠效應”。

適度節制,才能發展良好;過度放縱,只會加速衰老死亡。

《黃帝內經》中說: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意思是,飲食有節制、生活有規律的人,才能夠保持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健康長壽。

富豪李嘉誠如今已94歲高齡,卻依然身體健康、精神矍鑠,和他在飲食上的節制不無關係。

網上曾經曬出過他的生活照,當時,李嘉誠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足球比賽,旁邊的桌上擺著一盤菜和一碗米飯。

網友看到後紛紛感慨,富豪的飯菜竟如此簡單。

其實,健康的飲食不是整天大魚大肉,更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民間有句老話:“常有三分飢,百病不相襲。”

飯吃到七分飽,就是恰到好處,對身體最為有益。

美食家蔡瀾,一向吃得很少,有小朋友問他是因為老了還是吃膩了?

蔡瀾的回答是:“都不對。就算是最美味的食物,淺嘗一下就夠了。這樣才能保持對味道的好奇心,保持對吃的熱情。”

這才是最好的飲食之道,既對食物充滿熱情,又能控制好自己的口腹之慾。

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因為吃得太好或暴飲暴食而患上各種“富貴病”。

《柳葉刀》雜誌曾發表研究稱,全球有五分之一的死亡都跟飲食有關。

可見,不良的飲食習慣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們的健康和生命。

無論是為了身材過度節食,還是無所顧忌的胡吃海喝,都是對身體的一種毒害。

規律而有節制的飲食,才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有節制的人生,更高階

有節制的人生,更高階

言行有度,事業更順遂

《易經》講:“安於節制,亨通;心甘於節制,吉祥。”

一個人懂得節制,才能夠趨利避害,順遂如意。

曾國藩初進官場時年輕氣盛,說話無所顧忌,不但批評同僚,還敢直言犯上。

導致人緣很差,處處遭人排擠刁難,還差一點丟了性命。

曾國藩終於意識到自己在言語上的莽撞,經過一番反省後,給自己立下規矩:謹言。

從那之後,他時刻檢省自己的言行,成為了一代名臣。

古語云:言多則必失,語急則傷人,君子當三緘其口。

真正的智者,不是口若懸河、暢所欲言,而是懂得遇事三思而行,把握分寸。

古往今來,功成名就者都懂得約束自己,謹言慎行。

《玉堂叢語》記載,明代有個地方典史,叫曹鼎。

在一次行動中,他抓了一個女賊,因為距離縣衙路途遙遠,中途只好在一座荒廟中過夜。

那女賊頗有些姿色,夜裡屢次色誘曹鼎。

血氣方剛的曹鼎難免心旌搖盪,但他深知自己身為官員,不可隨意妄為。

於是在紙上寫下“曹鼎不可”四個字,警醒自己不可犯錯。

這幾個字他寫了燒,燒了寫,最終把持住了自己,與女賊一夜相安無事。

一個人的言行舉止,能夠最直觀地體現出他的修養和自控能力。

真正的強者,不在於做了多少可為之事,而是能控制自己不做不可為之事。

王陽明曾說: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真正的為自己著想,是剋制自己的慾望,節制自己的言行,從而成就自己的人生。

在這個爾虞我詐、浮躁喧囂的社會,我們常會經歷很多的考驗和誘惑,稍不留意,就會行差踏錯,讓自己陷入困境之中。

唯有言有所忌、行有所止,才能夠讓自己站得更高,走得更遠。

有節制的人生,更高階

有節制的人生,更高階

慾望有止,生活更幸福

亞里士多德說:“所謂奴隸,就是慾望戰勝理性的人。”

人都有慾望,適度的慾望催人上進,過度的慾望卻會讓我們淪為慾望的奴隸。

有資料統計,2022年我國負債人數7。8億,人均負債14萬,逾期率為42%,失信人員已達到720萬。

而在全部的逾期借款人中,90後幾乎佔了一半。

提前消費已經成為當下的一種潮流,尤其是年輕人,喜歡過度追求物質上的享受。

心理學上有個“棘輪效應”。

是指人的消費習慣養成之後,有不可逆性,向上調整容易,向下調整卻很難。

而人一旦陷入“消費——掙錢——消費”的死迴圈,就會陷入瀕於奔命的境地,失去生活的真正意義。

周國平曾說:“一個人只要約束自己的慾望,滿足於過比較簡單的生活,生命的疆域就會更加遼闊。”

哲學博士、社會調查學家托馬斯·J·斯坦利,曾歷時20多年,走訪了500多位富翁及11000多位高收入人群。

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節制。

這些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沒有買過超過235美元以上的手錶及超過2。9萬美元的汽車。

相比於物質享受,他們更願意把精力和金錢用在投資上,創造出更多的財富和人生價值。

思想家叔本華說:“節制有助於增進我們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不在於物質的富足和奢侈的享受,而是一種知足的心態。

理智的人,能夠在無盡的需求和有限的獲得之間找到平衡,實現自我滿足;

能夠在衝動的慾望和理性的選擇之間保持清醒,更好地掌控未來。

想要擁有幸福的生活,就從節制自己的慾望開始。

羅曼·羅蘭說:真實的、永恆的、最高階的快樂,只能從三樣東西中取得:工作、自我節制和愛。

節制,並不是對自由和追求的抹殺,而是一種以快樂和幸福為前提的自我約束。

當下的節制和收斂,是為了以後更好的生活。

有句話說,順境能節制,逆境方能堅韌。

只有學會自我節制,不受內心慾望的驅使,才能真正戰勝自我,在任何境遇下都能主宰自己的人生。

餘生,願你我都能懂得節制,過更高階的人生。

有節制的人生,更高階

作者簡介:

紫陌,

富書作者,

在生活裡感悟,在文字中徜徉

本文:

富書生活館

圖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中

注:本文章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