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討好型人格的成因

  • 由 捷考教育心理成長 發表于 棋牌
  • 2022-12-27
簡介討好型的父母在孩子遇到衝突時可能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要求孩子先道歉,在孩子和他人有矛盾時,告訴孩子應該忍一忍

什麼叫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成因

原生家庭是命運,也是信仰。

信則有,無信,整個世界分崩離析。

心理學認為,討好型人格,形成於不同的家庭環境。

1、

父母——討好型

“吃虧是福。”習慣就好。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最高大的存在。

討好型的父母在孩子遇到衝突時可能會不分青紅皂白地要求孩子先道歉,在孩子和他人有矛盾時,告訴孩子應該忍一忍。

父母都維護不了公平,保護不了自己。如此言傳身教,保證安全的前提,是避免衝突,以後孩子受到欺負也就不敢反抗了。

2、

父母——強勢型

“快叫叔叔!還不叫?你這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

“蘋果削好了,快吃!什麼?不吃?姥姥辛辛苦苦給你削的,你要學會感恩啊!”

只要拒絕,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就會被貼上負面標籤。

“拒絕”代表“我不是好人”

你聽我的話,你才是“乖”孩子,我才會愛你。這事關一個孩子的生存。

孩子在做事的時候習慣性看強勢型父母的臉色。

孩子太小,無法抗衡強勢的父母。但一旦長大,將會迎來兩個極端,一是我們正在討論的討好型,二是逆反父母的更強勢型。

所以討好型的人在長期被控制的經驗中,學會的生存之道:反抗和據理力爭是沒用的,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就要按照對方說的做。

3、

父母——衝突型

“如果我再乖一點,他們就會和好了!”

孩子們會本能地這樣認為,父母關係不好,一定是因為自己,不夠乖,不夠優秀等等。

一方面跟人的正常自戀情結有關,另一方面,有些父母爭吵時會說,

“要不是因為有你,我們早就離婚了!”

“你跟你爸一個慫樣!”

“你和你媽一個樣,做事不過腦!”

這樣的年齡如何去理解這些辱罵?

“我很差勁,我不配做他們的孩子!都怪我!”

討好背後的本質是一個人的低自尊。

如何挽回自尊的缺失?

接下來,《討好型人格破局》。

討好型人格的成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