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 由 菠蘿娛樂君 發表于 棋牌
  • 2022-11-29
簡介紀錄片《成長》中導演聚焦現實環境下的少年成長主題,結合碎片化的詩意表現形式,在作品中不僅強調內容美,反應理想化的校園學習生活狀態,更追求形式美

簡述表象的幾種特徵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近代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提出的著名教育觀點“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

教育對於人的影響與改變是毋庸置疑的,它關乎於民生大計,於國家、民族而言更是重中之重。國家基礎教育體制與教育內容緊緊牽動著國民生活,

對於校園生活的記錄拍攝就是用影像的形式書寫一個時代的教育史。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如何成為更好的人是教育亙古不變的永恆話題,21世紀以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教育觀念與教育體制面臨著轉型的巨大挑戰,如何培養一個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學什麼”“怎樣學”“為什麼學”成為了當下中國教育面臨的首要問題。

顯然單純的知識傳授已然不能滿足學生的普遍成長需求,短期功利的應試教育時代已經被更為全面的人文、藝術、社科類教育所替代。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現代教育是均衡且多元的,

打破“分數至上”的單一評價體系,向全方向、綜合的素質與品德教育,著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對自我和人生價值的追求,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在“育人”與“育才”二者間“育人”更為根本,培養符合時代特徵、兼具知識與能力的人才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求,成為國家進步、民族復興、人類文明發展的首要推動力。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成長美的具象

呈現在導演眼中成長本身即是緩慢、浪漫且極具美感的。

小學階段的校園生活是天真無邪、自由自在的,正如作品中所呈現的那樣,在素質教育和“雙減”政策的積極號召下,現代小學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

在學校教育中提升藝術類、科技類、心智類課程比重,昭示著以選拔考試為主的“唯成績論”時代已經悄然過去,教育與成長無關成績和勝負,德智體美勞全學科教育旨在開啟孩童對世界的初步認識,對夢想的探索,以及人生髮展方向的無限可能。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中學階段的校園生活是忙碌、充實而青澀的,從踏入校園的第一步開始,孩子們便要學著面對一場人生大考——高考。 從此開始,一切行為彷彿都帶著時間限定。高考在無數影視劇中都是殘酷的,面對高考人人都如臨大敵,但是當導演真正融入中學課堂後發現,高考對於中學生來說只是按部就班的中學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青蔥年華中,不只有枯燥乏味的學習和緊張的考試,還有倔犟又熱忱的夥伴們;生活中除了堆積如山的教材、試卷、複習資料還有朝夕相伴的老師和同學。大學是成長成人、接觸社會前的最後一座象牙塔,大學從根本上說,應該是師生共同薰陶文化、洗滌心靈、啟迪智慧的地方,莘莘學子受校園文化的薰陶,接受知識的洗禮,在書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高等教育課堂是什麼樣的,課堂以外的大學生活又是什麼樣的,

這是紀錄片《成長》大學部分著重刻畫的內容。

在紀錄片作品《成長》中以小學、中學、大學三個階段的學生為拍攝物件,聚焦教育與成長議題,以豐富的人物群像,細膩精美的畫面和平緩悠長的節奏,向觀眾傳遞了時代背景下青少年的理想化成長面貌和校園生活影像。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群體形象的展現

紀錄片從產生至今一直保持著與人類社會極為密切的聯絡,人物之所以能夠成為紀錄片所關注的物件,這是因為人始終是藝術作品中最永恆的題材。

選擇合適的拍攝物件於成就一部紀錄片來說尤為重要,

甚至可以說是紀錄片的核心。

教育類題材紀錄片大多選擇一個或幾個性格特點較為突出的、極具故事性的人物作為拍攝主角。

特殊的個體化影像記錄雖然更具故事性,但任何單獨個體取樣都不具備普遍代表性,一兩個個體無法代表整個群體,在教育類紀錄片中更是如此。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例如張同道導演的電影紀錄片《零零後》,作品從《小人國》中截取了兩位核心主角池亦洋和柔柔,對二人進行長達12年的跟蹤拍攝,二人的家庭條件、成長環境都與中國大部分零零後孩童有所區別,成長過程更是不具有廣泛代表性,絕大多數零零後依然在為小升初、中高考而焦慮,池亦洋和柔柔早已選擇了海外留學的道路,這些差異都使兩位主角無法揹負《零零後》這一厚重而龐大的片名和影片想表現的零零後一代人的成長主題。

而《成長》要探討當代教育理念與少年成長間的關係,必然不能侷限於某個人物的特殊成長經歷,及教育對個體人物的影響,

於是導演選擇將鏡頭聚焦於有普遍性、有代表性的大眾群體形象。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成長主題與詩意美

近年來,隨著觀眾期望和審美需求的不斷提高,紀錄片作為一個高度複雜、微妙和不斷髮展的影視藝術獨特表現形式,從小部分受眾眼中的“陽春白雪”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受眾的不斷擴大推動著紀錄片行業的飛速發展,電影、電視紀錄片早已不只再滿足於對真實的簡單記錄,創作者和觀眾對於紀錄片美學也有了更高要求,

審美和情感因素的大量融入使紀錄片創作呈現了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紀錄片一詞始於英國電影導演、製片人約翰·格里爾遜,但事實上,如何對紀錄片進行完整定義,紀錄片型別如何界定,紀錄片美學怎樣發展等問題,眾說紛紜。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正如電影理論家保羅·沃德指出的那樣,我們根本無法提出一個可以概括所有紀錄片的定義來解釋所有紀錄片型別及其變體,這正是因為它是一個邊界模糊的開放概念。

美是文學、藝術作品的最終追求,紀錄片同理,不僅包含創作者對世界的認識和思考,又包含創作者的藝術審美追求。

中國紀錄片自誕生之日起便與古典詩詞的韻律和美感有著緊密聯絡,

詩意紀錄片作為一種實驗性表現形式,更是將紀錄片的重點從對現實生活的真實表現轉移到詩意的自由、非傳統的敘述結構和更主觀的表現形式上來。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中國詩意紀錄片在構思與表達方面都與其他型別紀錄片有所區別,透過聲音和視覺影象創造節奏,借鑑詩歌的抒情技巧,對這些抒情技巧進行融合,在多種表現形式之間滲透,更有效地利用紀錄片這一媒介進行思想和感情的傳達。

1983年中國早期紀錄片作品《話說長江》、《話說運河》以唯美的影像鏡頭和貫穿始終的詩化解說詞配合,將長江與運河宏偉的自然地理現象和風土人情進行描繪,成為中國紀錄片詩意模式的開端。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對紀錄片進行詩意化處理,並不是追求一種終極的真實性,

而是在紀錄片正規化中探索多樣審美體驗的一種手段。

記錄生命的真善美是詩和紀錄片創作共同追求的真理與永恆。紀錄片《成長》中導演聚焦現實環境下的少年成長主題,結合碎片化的詩意表現形式,在作品中不僅強調內容美,反應理想化的校園學習生活狀態,更追求形式美。

在紀錄片《成長》中,時代特徵與校園文化表象

不僅僅是創造令人愉悅的視聽體驗,更要求作品有內容、有力量;

將對詩意美學的追求與主觀內容表達相結合,承擔起記錄時代特徵、反應社會現實的歷史責任與歷史態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菠蘿娛樂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