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我和我的家鄉特刊|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 由 臨夏市融媒體中心 發表于 棋牌
  • 2022-11-08
簡介一座農家院馬哈三是村子裡較早經營“農家樂”的村民,也是早早就外出打工的後生之一,現在終於在家門口尋著了一門能長遠幹下去的好營生

終於進來一探究竟

我和我的家鄉特刊|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我和我的家鄉特刊|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冬日的清晨,陽光顯得有些矜持,透過悠閒的雲朵,照進了一座農家小院。臨夏市折橋鎮折橋村村民馬哈三已經早早起身,走下自家的二樓,院子裡泉水潺潺,兩隻虎皮鸚鵡在前庭的鳥籠裡嘰嘰喳喳地叫著,三隻家養的藍孔雀在隔壁園子裡悠閒地散步。把小院打理一番後,馬哈三拿出手機聯絡供貨商訂購當日的新鮮食材,他的“農家樂”又要開始迎接新一天的客人了。

我和我的家鄉特刊|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每一處小小的空間,都反映出折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一座農家院

馬哈三是村子裡較早經營“農家樂”的村民,也是早早就外出打工的後生之一,現在終於在家門口尋著了一門能長遠幹下去的好營生。“前些年東奔西跑地打工,搬過貨、修過車、刷過牆,但都沒掙上啥錢。2007年,我決定回家鄉經營‘農家樂’,現在看來這是個正確的選擇。”馬哈三經營的“農家樂”名叫“水上人家”,是因為有一眼甘泉正好在他家小院的一角,一年四季泉水潺潺。這眼泉水被馬哈三當做寶貝,除了吃水捨不得做其他用途,遊客途經他的小院,也總要進來一探究竟。

“別看現在顧客盈門,剛開業時可冷清得很。”馬哈三說,自家小院在巷子深處,也停不了車,根本沒啥客人登門,但隨著村子裡的“農家樂”有了規模,村子名氣大了,客人也多了起來。“開‘農家樂’第二年我就有了自己的車,沒多久也蓋起了樓房,現在父母一院房,我一院房,生活美著呢!”馬哈三笑盈盈地說道。

“馬哈三的小院只是折橋村眾多特色農家小院裡的一座。”折橋鎮黨委副書記張志強說,鎮上鼓勵村民開辦“農家樂”,參與到產業發展的隊伍中來,延長產業鏈條,讓一座座有特色的農家小院能“遍地開花”。

走進現在的折橋村,不同格調、不同規模的“農家樂”鱗次櫛比,古樸典雅的農家小院裡,園圃蔥翠,屋宇敞亮。而一座座農家小院就這樣星星點點地彙集起來,聚變成了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我和我的家鄉特刊|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餐具上印有折橋村統一標識。

一道招牌菜

與馬哈三家隔了幾條巷子的“茶香源農莊”有著不一樣的景緻,兒童樂園、寬敞的院落,農莊老闆王斌在自家的廚房裡忙活著,宰雞、洗菜、配料、下鍋爆炒一氣呵成。

王斌是幹餐飲的行家裡手,從做牛肉麵起家,在餐飲行業裡摸爬滾打了30年。2001年,20歲出頭的王斌第一個人生願望就是擁有自己的餐廳,可是這個願望透過背井離鄉的打工生活根本無法實現。“村裡的‘農家樂’越來越多了,回家碰碰運氣吧。”就這樣,王斌回到折橋村,開辦了自己的“農家樂”。在他的經營下,前來光顧的客人絡繹不絕。“老湯雞是我們的招牌菜,雖然食材都是最常見的,但是味道絕對獨特。”王斌親自給顧客端上了菜品,自信地說道。

馬哈三見多識廣,自然也不會錯過創新菜品的機會,他獨創的鐵鍋爆大鵝,一年賣掉了200多隻。

“我們村裡可不是光這一兩家有特色,每個‘農家樂’都有一道招牌菜。”折橋村黨支部書記馬福榮說,折橋村“農家樂”已經形成產業化,就要避免同質化的無序競爭。循著這個思路,折橋村的“農家樂”逐漸火起來。幾年下來,“一家一道招牌菜”的思路,已經深入折橋村每一個經營“農家樂”的農戶心裡。

馬福榮介紹說,折橋村“農家樂”以“爆炒草雞”最為著名。但這些年也陸續有了鐵鍋爆大鵝、糖盒盒、手撕餅、烤全羊等有名的特色菜品。為保證經營品質“不褪色”,食品安全過關,折橋村開展了“明廚亮灶工程”,為每家每戶安裝油煙淨化器、隔油池、垃圾桶等,並聯合市場監管等部門與“農家樂協會”共同監督。

我和我的家鄉特刊|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折橋村古樸的小巷。

一條小巷子

品完了“農家樂”裡的特色菜,遊客們自然要到村子裡走一走,看一看。伴著尋常人家的雞鳴犬吠,漫步在村莊的石板小道上,一條條古樸的小巷撲面而來。

“村子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夢都沒夢過。”王斌說,從小為家裡放羊,最怕就是趕著羊回家,夏天路上泥濘難行,一到冬天道路更是被玉米和小麥的秸稈鋪滿,廁所的臭味混雜著羊糞的味道。

折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馬鴻元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踏進折橋村時的情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村民家沒有自來水。而今,再看我們的村莊,眼前是乾淨整潔的水泥硬化村道,人來人往;綠樹鮮花簇擁的村中心廣場,村民們或休閒漫步或健身鍛鍊,孩子們在小廣場撒歡玩樂,老人們在巷子口的暖陽下喝茶打牌。

折橋村裡的古韻小巷早已成了村子裡的別樣風景,解決了“遊客吃完就走,沒處逛”的尷尬,實現了美味與美景並存。“有了餐飲、有了美景,願意留下來的遊客多了,所以民宿也必不可少。”村民韓鋼非常熱情地邀請記者一同去他已經開始裝修的民宿參觀。在小巷的深處,有一座剛剛建起的二層小樓,指著還是毛坯的屋子,韓鋼興奮地說起了自己的規劃。“廚房要裝修成開放式的,遊客想去村裡‘農家樂’吃也行,想買新鮮的食材回來自己做也行、甚至點外賣都可以。”“這是兩間臥室,空間都很大,如果是一家人一起來遊玩,也不用擔心住不下。”

“這裡曾經是個垃圾場,你現在再看。”馬福榮帶著記者穿過蓋碗巷來到了村子的小廣場,看到的是詩意的廊廳、美食文化創意牆、小橋流水、水車轉動……石塊、竹子、木材等取材於自然的材料,打造出一條條既有特色又充滿煙火氣的小巷子。

“現在村子裡處處都是景,再深的巷子也會有遊客走進去。”馬哈三再也沒有因為客人不上門而發愁過。

一個產業鏈

折橋村“農家樂”產業化,逐漸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一家家“農家樂”聯合起來“握指成拳”,實現“小院裡刨金”的可能,麥夏農家饃店的馬易布拉黑麥也因此過上了好日子。每天凌晨4時多,馬易布拉黑麥就起床開始做饃饃了,和麵、揉麵、放進烤箱……就這樣,一直要忙到上午10時。不到中午12時,馬易布拉黑麥做出來的饃饃就銷售一空。

我和我的家鄉特刊|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馬易布拉黑麥正在清掃烤饃饃的模具。

做饃饃生意已快7年,馬易布拉黑麥說如果不是村子整體規劃,自己的生意做不了這麼大。“這兩年生意好的時候一天要用掉10多袋麵粉,一袋麵粉做70個饃饃,根本不愁賣,村裡的‘農家樂’都是大客戶。”馬易布拉黑麥樂滋滋地說。

村子裡“農家樂”規模化經營後,抵禦市場風險能力亟須提高,也需要統一規劃管理。馬福榮說,在折橋鎮政府的牽頭下,折橋村專門成立“折橋灣農家樂協會”,吸納30多位善經營、懂管理的“農家樂”負責人為會員。“農家樂協會”會及時把有關“農家樂”的發展規劃和政策傳遞到家家戶戶,並第一時間組織實施。作為農家樂協會秘書長的馬哈三說,協會會定期組織農家樂負責人赴外地參觀考察,學習當地經營模式與發展理念。

截至目前,折橋村的“農家樂”已發展到108家,解決當地群眾就業1000多人。

折橋鎮農家樂協會不僅註冊了“魅力折橋灣”商標,還推薦村子裡的“農家樂”使用印有統一標識的蓋碗、餐具、紙巾等產品,藉助臨夏葫蘆雕刻、蛋雕、泥塑等特色手工藝,開發旅遊產品,提升了農家樂經營檔次和對外形象。

我和我的家鄉特刊|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一片新天地

從春天出發,用奮鬥作答。折橋村的“農家樂”讓村民脫貧致富,日子越來越有滋味。

馬哈三說,自己三個孩子,兩個在村小學上學,小兒子才兩歲多,但最喜歡拿著家裡的照相機到處拍,這樣富足的日子特別有奔頭。

“回家的路越來越整潔、回家的心情也越來越舒暢。”王斌說,農家樂不忙的時候也會帶著家人出門去逛,但回家的路總是心頭最溫暖的記憶。

韓鋼往自己的民宿裡搬了幾塊柱墩,他說這是他家老房子裡留下的,他想用來裝修民宿,傳承父輩的精神,也增加小院的古樸。

如何帶領村民實現鄉村振興,是折橋村村委會的頭等大事。馬福榮每天跑前忙後。“新的一年,我們按照打造‘河州美食第一村’、鄉村振興示範村為目標,謀劃實施投資5750萬元的折橋灣旅遊示範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期專案、計劃打造百畝花海觀賞園專案、計劃修建佔地17畝的折橋大院專案……”

一個更加光彩奪目的折橋村正在向我們招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