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 由 江東汪郎 發表于 棋牌
  • 2022-10-29
簡介從南譙樓大門進去就是徽州府衙然而,即使徽州府按照堪輿先生的指示對風水做了改變, 但府城內的火災並沒有比以前有所減少,火勢依然蔓延焚燬一大片,百姓財產依然損失嚴重

河邊馬頭對著正門好不好

青磚小瓦馬頭牆,灌木迴廊繡閣藏。夢裡水鄉芳綠野,玉謫伯虎慰蘇杭。

徽州的美是全方位的。

青山為背,山溪襯底,一幢幢因為地勢落差而形成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粉牆黛瓦之上, 層層迭落的山牆高出屋脊,交錯有序,牆頂挑排簷磚,上覆小青瓦,每隻垛頭頂端安裝一方翹簷座頭,形似昂首的馬頭,黑白色調下彰顯明朗而古樸、大方而雅緻的風格,構成了一幅江南山區特有的水墨丹青。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徽州,水墨丹青

那高出屋脊,高低錯落,坨頭頂端安一處翹簷的山牆,就是徽州古民居的標誌性建築元素馬頭牆,它造型不一,形狀各異。

有的中間高兩頭低,微見屋脊坡頂,半掩半映,半藏半露,黑白分明;有的上端人字形斜下,兩端跌落數階,簷角青瓦起墊飛翹;有的使用透雕式“卍”字紋或“田”字紋的四方鬥狀,頂端加一塊方磚,宛如金印……但無論哪種造型, 都能勾勒出徽州古民居牆頭與天空的輪廓線, 增加空間的層次感和韻律美,充分體現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諧,成為徽州建築文化上的一顆明珠。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粉牆黛瓦之上,高低錯落的馬頭牆

在今天看來,馬頭牆是徽州先人們為了住宅的美觀而創作出的建築裝飾。然而在古代,馬頭牆最初的功能是用來防火的,並不是為了美觀。

是的,你沒有看錯,馬頭牆就是用來防火的。

我國已故的建築專家梁思成先生曾經說過

“建築之始,產生於實際需求。”

徽州地處江南山區,山高林密,自古就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說法。因為地窄人稠,宗族聚居,徽州先人們無法改變房屋鱗次櫛比的生活環境,加上徽州民居都是磚木結構(以磚石為牆,木頭為架,內部構造包括屋內牆板都是木質),故而一旦一處住宅著火,往往都會引燃周邊的建築,損失慘重,“

火患耳,其患數千家者有之。民遭烈禍,殆不堪病。”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徽州一府六縣地形圖

這種火燒連營而無法斷絕的情況不僅讓徽州本地紳民痛苦不堪,也讓歷任徽州知府束手無策。

在這種巨大的現實壓力下,一些堪輿先生提出了“風水論”的看法,即徽州府衙正堂是坐北朝南開的,在風水學上,南方屬火,而大門一開呈吸火之勢。而徽州又在江南,所謂火上加火,故而府衙雖然是徽州六縣之中皇權授予下的貴氣最重之地, 但也鎮不住這股來自風水上的困局,這才是導致徽州百姓無法避免火災肆掠的原因。

所以要想破解此法,府衙應該關閉大堂正對著的南譙樓大門,然後在府衙東側的儀門處另建一座譙樓小門用作人員出行的通道,以此來杜絕火患。

這種堪輿的風水學說得到了徽州府衙和地方士紳們的認同和支援。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從南譙樓大門進去就是徽州府衙

然而,即使徽州府按照堪輿先生的指示對風水做了改變, 但府城內的火災並沒有比以前有所減少,火勢依然蔓延焚燬一大片,百姓財產依然損失嚴重。

這讓多任徽州知府頗為無奈,他們實在想不出好的辦法了,最後下了結論,一致認為這是徽州六縣總體上的風水不好,而不單單是府衙所處之地的風水,所以這不是關閉南譙樓大門,新建一處東譙樓小門就能解決的,這是徽州百姓該有的命數,基本是無法改變的死局了。

郡治廳事及正門俱丙向,昔有惑於堪輿家之說,以為丙屬火。民遭烈禍。遂局正門,於儀門左別啟一門以通出入。蓋欲以此卻火也。而火患視昔不加少,前守率歸之於氣數,競莫之為謀也。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開了東譙樓小門的徽州府衙鳥瞰圖

此時的徽商才剛剛起步,財力還很薄弱, 還無法承受因為火災帶來的住宅、家園需要重建的重擔。

所以,如何預防火災蔓延,從而降低住宅被大面積燒燬後造成的損失,就成了徽州先人們首要考慮的迫切問題。

那麼,在不改變徽州現有的居住環境下,如何解決磚木建築火勢蔓延的問題呢?是否真的如歷任徽州知府所言,真的是因為整個徽州的風水出了問題而無解了呢?

這個答案徽州人並沒有等得太久,因為大明弘治十六年六月(公元1503年7月),他們迎來了新的守牧,一位名叫何歆的廣東人。

何歆,大明廣東承宣布政使司惠州府博羅縣人,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進士,以御史的身份出任徽州府。但因為此前歷任徽州知府在面對火情蔓延時的束手無策,災情之後也提不出什麼建議性的方針,所以徽州紳民們對府衙已經失望透頂,對這位新來的何知府同樣不抱有任何希望。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明朝官員

然而,這是一位正直、有能力的好官。

何歆上任時正值炎炎夏季,但他到了徽州後並沒有躲在府衙裡避暑,也沒有學自己的前幾任把無法控制火災隱患,無法預防火勢蔓延都歸結為徽州的風水不好。

相反,他第一件事就是破除風水迷信,拿那些認為是徽州府衙風水導致府城火災不斷的堪輿先生開刀,“

首究前惑,深懲之”

之後,何歆重新開啟了南譙樓大門,並著重指出了徽州民居無法避免火災蔓延的根本原因:

民居稠矣,無牆垣以備火患,何怪乎千百人家不頃刻而煨燼也哉!郡治正門,固無與也。

徽州的民居緊密而沒有間隙,又沒有牆垣進行阻火,同時住宅的防火措施做的不到位,消防不達標,這樣的房子一旦著火,不火燒連營才怪!這樣明擺的事實都看不到,還來怪府衙的大門朝南開,怪徽州的風水不好,天大的笑話!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鱗次櫛比的徽州村落

何知府的一針見血,讓徽州計程車紳們又驚又喜。

驚的是他們手中拿到的資料和眼前的何知府嚴重不符,資料顯示這位何知府雖然進士出身,但履歷特別簡單,只是在南京做了九年的御史,沒有任何的地方治理經驗,沒想到他的處事風格居然如此雷厲風行。

喜的是何知府居然找到了問題症狀所在,並有了切之可行的方案。

事實上也是如此!

何歆認為,治火也好,防火也罷,重點在於人,只要預防措施做得好,一旦起火也不可怕,所以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治火思想,即

建火牆阻火,劃片區防火。

在不改變徽州住宅磚木結構的前提下,只要修一道高過屋脊的封火牆,就能阻擋大火肆略,把災情控制在一家一戶之內,從而降低財產損失; 而大宅人家,內宅再建火巷,配合封火牆,形成一個單區域的防火片區;同時房屋之間注意間距,給搶火救災提供時間。

這樣一來,根本不需要擔心火災蔓延了。

燔空之勢,未有能越牆為患者。降災在天,防患在人。治牆,其上策也。五家為伍,甓以高垣。庶無患乎。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高過屋脊的封火牆

為了預防火患,為了封火牆的設想能夠貫徹下去,何歆並沒有坐在府衙裡乾等,他不僅親自下基層,深入民間指導百姓修牆,

“偕僚佐出里巷經營之,申其規畫,譬以利害,定伍勸地”

,同時還制定了封火牆修建制度,即五戶為一組,第五戶人家的牆壁必須內收一尺六寸作為封火牆的牆基,而不用出讓土地的人家要麼出錢,要麼出力,總而言之,無論貧富,都必須為自己的家園出一份力。

而最重要的是,為了保證這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建築防火措施能夠真正落到實處,何歆還利用行政手段強制推廣封火牆。

五家為伍。其當伍者,縮地尺有六寸為牆基;不地者,朋貨財以市磚石,給力役。違者罪之。

正因為如此,短短一個月內,僅徽州府城(今歙縣徽城鎮,徽州古城)就建成了兩千多道封火牆,加上另外五縣(徽州府縣同城,徽州府衙和歙縣縣衙同處一城之中,故而五縣不含歙縣,特指黟縣、休寧縣、績溪縣、婺源縣、祁門縣)修建的封火牆,多達數千道。

道里稍遠涉者,君不能遍,則屬通守陳君性之分理之,各有次第,民乃踴躍從事。不期月。城內外牆以道計者,二千有奇。其各都鄙亦奉令,惟謹隨。所在俱不下千有餘道。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徽州府、歙縣同城示意圖

當然,任何一項新的制度,新的改革都會遭到質疑,封火牆也不例外。所以那些見識淺薄者,拒絕勞力和財力付出者,終究是要付出代價的。

封火牆建成沒多久,徽州城中再一次發生了火災。然而這一次,徽州百姓驚喜地發現,曾經一旦起火能蔓延一大片的災難,因為封火牆的存在被遏制,

“災不越五家而止”,

那些修建了封火牆的人家損失降到了最低, 而沒有修建封火牆的人家在捶足頓胸後才明白過來知府大人要求修建“封火牆”的真實意圖。

這不是一項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而是用來阻火、防火,以降低財產損失的消防措施,這是真正的德政、善政,真正的功在千秋,

“火牆一築,足以御患於千百載者。”

由此,封火牆開始在徽州六縣範圍內被廣泛應用,成為徽州建築中最重要的防火措施,代代相傳。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馬頭牆賦予了建築更多的美感

歷史總是不斷髮展的,文明總是不斷進步的。隨著徽州百姓對封火牆防火功能的深入認識,以及封建社會生產力的提高, 在徽州文化繁榮和徽商財力反哺的雙重支援下,好儒的徽州人已經不滿足

“五家為伍”

的模式來建造封火牆,每家每戶開始獨立建造封火牆。

不僅如此, 徽州先人們認為在保證封火牆預防火患的功能基礎上,還應該賦予封火牆更多的文化內涵。

故而,徽州先人們把“封火牆”改稱為“馬頭牆”, 其一寓意著徽州人最美好的願景,無論是科舉、還是經商,都必須馬到功成,功成名就;其二在族群聚居的村落中,交錯跌宕的馬頭牆,會在視覺上給人帶來萬馬奔騰的衝擊感,也隱喻著宗族生氣勃勃,興旺發達。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馬頭牆寓意宗族興旺發達

當然,馬頭牆的樣式也不再單一。為了彰顯主人的身份、財力、地位,馬頭牆形狀或印鬥式、或坐吻式、或鵲尾式、或朝笏式等,馬頭牆跌宕進階或為一階、或兩階、或三階、或四階、甚至五階(五嶽朝天)等,而無論是形還是階,每一種都有其特定的含義。

在這樣的內涵下,放眼徽州古村落,粉牆黛瓦之上,那些錯落有致、形態各異、古樸淡雅、高大明朗的馬頭牆,讓原本呆板、冰涼的牆體充滿了活力,盡顯建築的動態美感,也賦予了建築更多的生命力,形成了徽州“粉牆黛瓦馬頭牆”的獨有建築風格。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鵲尾式三階馬頭牆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印鬥式三階馬頭牆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五嶽朝天式馬頭牆(五階)

當然,吃水不忘挖井人!

封火牆解決了困擾在徽州人身上數百年的問題,善良的徽州人並沒有忘記這是何歆的功勞,所以封火牆在徽州還有另一種稱呼,“何公火牆”。

大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夏,在何歆卸任徽州知府北上京師述職後,徽州紳民為了感念他給徽州帶來的無量功德,特製了一塊石碑,將他推廣封火牆,治理徽州火患的事蹟刻入其中,並立在徽州城萬山(今歙縣烏聊山)的石亭之內,以紀念他的不朽,

“相率構亭勒石,以垂不朽。”

而他的長生牌位也被徽州百姓請進了徽州“十大太守祠”日夜供奉;在他逝後,牌位又被請進“遺愛祠”供徽州子孫世代敬仰!

何歆,註定不朽!

參考資料:

《徽州府志》

《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記》

【我是江東汪郎,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視覺!堅持原創,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 】

“巾幗丈夫”胡重,宏村水系的總設計師!

淺談木質建築的防火措施:看我們徽州老祖宗的防火智慧!

我必須感謝這位廣東人,因為他發明了徽州建築美學!

馬頭牆賦予了建築更多的生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