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中亞為什麼普遍信奉伊斯蘭教?

  • 由 合子的獨白 發表于 籃球
  • 2022-10-03
簡介(圖源網路)因為不具備追求世俗生活享受的條件,草原居民對我們漢人以儒家倫理為基礎所形成的繁文縟節很難理解

埃怎麼讀 拼音

中亞五國那幾個斯坦是我國的鄰國,其中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都與我國接壤。從陸路交通方面,我國和中亞也來往順暢。

既然地理位置上這麼接近,那為什麼中亞五國和我們中國人普遍的生活習俗、文化傳統有著如此巨大的差異?

而且,在精神世界方面,無論是中國本土的道家、儒家思想,還是上千年漢化了的佛教都沒有在中亞五國紮根。反而是外來的伊斯蘭教佔領了這塊區域。

中亞為什麼普遍信奉伊斯蘭教?

(圖源網路)

簡樸的生活方式 簡單的精神世界

中亞五國那塊地方,在歷史上沒有出過什麼很厲害的大帝國。這和中亞地區破碎的地形有關。以草原為主的地形,居民普遍過著遊牧的生活。這種非定居的生活,註定了每個人的生活習慣不可能很奢侈。因為所有的生活用品都需要不定期地搬遷,一般遊牧居民只會保留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生活物品的功能也會盡量簡單。

中亞為什麼普遍信奉伊斯蘭教?

(圖源網路)

因為不具備追求世俗生活享受的條件,草原居民對我們漢人以儒家倫理為基礎所形成的繁文縟節很難理解。其中,很多規定他們在生活中找不到對應的選項。

草原居民的人口密度要遠遠小於中原漢人。他們往往很難形成中原漢人這種龐大的家族人口,而更多的是簡單的小家庭。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跟牛、羊接觸的時間比跟人相處的時間要更多。所以,天然的很難理解一些稍複雜的親戚關係。

比如我們所習慣的連襟、妯娌還有族叔、表叔之類的稱呼。對很多草原居民來說,他們可能根本不需要這樣的稱呼,也不用跟這種關係的人朝夕相處。由此而伴生的一些禮節,也是不需要的了。

所以,他們很難理解儒家複雜的人際倫理關係。自然對於“禮”和“樂”這種抽象的儒家概念也很難接受。

道教曾在遼金元時期短暫地傳播到了草原王朝。我們所熟知的長春子丘處機曾得到成吉思汗接見的故事就是一個例證。

不過草原很快被伊斯蘭教全面征服。這跟伊斯蘭教遜尼派蘇菲傳教士常年在此地活動有關。這個派別的傳教士,從生活習慣到精神氣質都與草原生活方式無縫契合。

所以,伊斯蘭教在草原地區得到了快速傳播。

蘇菲派的工作成果

“蘇菲”是阿拉伯語裡面“粗羊毛”的意思。這一派別的信眾生活方式艱苦,常年穿著粗羊毛織成的衣服。他們不追求生活的享受、世俗的享樂,力求透過自己的苦行達到與唯一神明——真主的精神溝通。

也就是說,“蘇菲”實質上是一種自我修煉方法。

這個派別的人也因為這種苦行的修煉方法而被命名為“蘇菲派”。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頻發的自然災害,草原居民很容易接受這種自我修煉和精神拯救的方法。這是大概最早起始於公元7-8世紀。

蘇菲派基本的修行方式是苦行,透過苦行最終可能走向兩個方向:一個是迷醉式的神秘主義,信仰一種神秘力量;另外一種是嚴苛而自律的虔信主義。

這兩個派別的共通點就是,非理性思考。

自然災害對生活的摧毀,讓草原居民終生充滿無力感,無法以理性的角度來理解自然的殘酷。

他們只有把一切建立在神秘的神明意志之上。神秘主義的信徒希望透過靈脩能夠達到與神秘力量的交流體驗,這種體驗是超脫一切世俗痛苦和歡樂的。這種往往在農村地區比較多。

中亞為什麼普遍信奉伊斯蘭教?

(蘇菲派的歷史演變 圖源網路)

虔信主義蘇菲則會以對神的無條件信仰作為思考和理解世界的前提。

一般會以特定的組織形式建立起教團,這是他們日常的社會組織形式。在教團裡需要遵守教義和禮法。這種容易在城市紮根。因為城市居民需要一種組織形式,但中原漢地那種複雜而有等級的官僚機構卻不適用於草原城市。

虔信主義教團內所有人都嚴格遵守同一套經義所解釋的規則訓導。伊斯蘭教內無等級的制度,讓信眾更容易理解。統稱“兄弟”的平等關係,又讓人更容易接受。簡單來說,這個派別的伊斯蘭教組織特點就是簡單而扁平。

農耕和遊牧的戰鬥力PK

伴隨著伊斯蘭教的傳播,阿拉伯帝國在此時崛起。阿拉伯帝國的遊牧戰士信仰著同一種精神力量,在一種極為簡單的組織架構之下,形成了一種高效的動員力量,戰鬥力驚人。

當時,我國正值唐帝國時期。力圖開疆拓土的大唐也曾經嘗試把力量延伸到中亞,但農耕帝國打仗的動員效率最終輸給了遊牧帝國。這就是名將高先知出戰的怛羅斯戰役。

高先知的部隊包括數萬遠征的大唐將士,還有在西域等地臨時招募的回鶻、突厥等作戰部隊。七拼八湊的軍隊和遙遠的後勤補給,最終造成了戰爭的失敗。

怛羅斯戰役之後,唐朝隨即陷入安史之亂。國力的直線下降,讓中華帝國失去了向中亞延伸的機會,中華文化也再沒有延伸到中亞地區。

伊斯蘭教再無敵手,從此在廣大草原紮下了根。

(全文完,圖源網路,侵聯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