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推進交通安全文化建設首先要建立科學的理念|聚焦守法知禮

  • 由 身邊24小時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26
簡介圖4:增加物理措施,引導和迫使駕駛人降低車速(圖片來源:NACTO 全球街道設計指南)在社群裡,交通安全文化普及通常會依賴工程措施來實現,譬如強制縮窄車道後的不得不減速,或者地面鋪裝顏色不同和車輛無法進入的健身場所等,社群裡,“小心謹慎”不

什麼的交通帶利字

推進交通安全文化建設首先要建立科學的理念|聚焦守法知禮

導讀:

今天是第十個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以“守法規知禮讓、安全文明出行”為主題活動正在全國各地火熱開展。

言究社也邀請到交通工程師郭敏從交通安全文化的角度來談談今年的主題

任何有意的行為,都會受根植我們內心的文化影響,交通安全領域也不例外

。有人即便知道超速、酒駕、不繫安全帶這些行為會帶來風險,但思考後仍會去做,這看上去雖然顯得莽撞、冒險,但亦屬思考之後有意而為,並非無心之舉,如同有人經過思考決定遵守規則一樣。

從個人決策角度來看,交通安全風險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有意而為的行為風險,另一類是道路、車輛、環境不佳造成用路人來不及反應的系統風險(見圖1)。事故可能會由其中一種風險或者兩種疊加造成。

這些有意而為的行為取決於個體的願望和意圖,而願望和意圖取決於信念和價值評判,每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評判通常會受到文化的影響

。在交通安全領域裡,這樣的信念和價值評判就是交通安全文化。

推進交通安全文化建設首先要建立科學的理念|聚焦守法知禮

圖1:交通事故中物理和社會因素起到的作用示意圖(圖片來源:A Strategic Approach to Transforming Traffic Safety Culture to Reduce Deaths and Injuries,NCHRP Project 17-69,Jan。 2016)

01

什麼是交通安全文化?

概念化交通安全文化,通常容易陷入空泛的表達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正確卻無用,且難以評判效果的口號。不過,如果從交通事故發生率的角度討論交通安全文化,可以將空泛的敘事轉為數字化的衡量。

以交通事故的角度來看,交通安全文化就是促成道路上交通事故零傷亡的價值評判體系

。這樣的價值評判體系同樣落實並深入到交通事故相關的因素——人、車、路、環境。“零傷亡願景”(簡稱“零願景”)並非只是數字,而是

透過確定數字目標形成有目標導向的評判體系,促進交通安全領域的工程、教育、救援等各方面的改進

。這個體系透出的價值觀就是交通安全文化。

傳統的交通安全,優先考慮的是減少或防止事故,關心“為什麼會出事故”;而“零願景”主張將重點放在傷害上,關心“為什麼那個人在事故中受傷這麼嚴重”,或者以公共衛生的角度思考“是否可以預防”。也就是,

“零願景”價值評判體系圍繞著“人”而思考,將人的出行當作使用運輸系統的過程

。一旦人受到傷害,運輸系統的每個組成部分都難逃其責,包括與之相關的道路或車輛工程師、醫生、政府工作人員、各級組織等。

這是一種強調社會整體責任的思維方式

,因個體傷害而產生的關係,諸如與家庭,與朋友、同學,與社群、社會的各個組織,與國家的政策、標準、法律的關係,

從個體開始擴散,直至到國家層面,都可以認為是利益相關方

。譬如有人不繫安全帶開車,發生事故後造成了嚴重傷害,在“零願景”導向的價值評判體系裡,就應追問很多問題。如,這個人不繫安全帶的原因是什麼?不知道法規要求,還是他的朋友也不繫安全帶?沒有人告訴他這樣危險嗎?當地不繫安全帶現象是否普遍?罰款數量及去向如何?當地相關組織是否推動“系安全帶”這樣的活動?……

這些追問組成了從個案到周邊環境,到社會評價方式的過程

不過,在當前處理事故過程中,這些問題即便存在,也多被忽視,往往沒有納入事故處理程式中。其實,這些問題正是價值評判方式的體現,是交通安全文化的具體化。只有這類追問多了,被所有人當回事,才能形成可信、可靠、有血有肉的交通安全文化,形成社會共識的信念和價值評判體系。

要提升交通安全文化,無疑要鼓勵這樣的追問,並將這些追問納入到事故處理過程中。這些追問,本質是調查,實事求是的調查,不僅能找到真實原因,還會讓具體的交通安全文化逐步形成

這樣的追問,同時也是交通安全文化逐步蔓延到相關從業者職責的過程,浸入到每個用路人個體、周邊人和社會組織

。譬如,工程師的職責並非僅是防止事故和碰撞,更要努力確保沒有人會受到導致重傷或死亡的碰撞力;醫生和救援系統並不只是到現場進行醫治,而要在人的傷勢進一步惡化前能有所作為。這要求人們從基礎設施專案、醫療保險、政府職責和行為等方面,整體考慮運輸系統的執行,也要了解技術指南、公眾教育與參與、政策和車輛法規等“上游因素”如何影響交通事故傷亡。

簡單而言,

這是對交通傷害的無邊界“追問”,可以不停地問“為什麼”,直到找出交通傷害的根源

,並形成群體共識,從而透過宣傳、教育,用共識改變個體有意的不良行為,譬如不繫安全帶、酒後駕車等,從而推進交通安全的提升。

這個過程中的群體共識,就是交通安全文化,是影響交通安全行為的信念和價值評判體系的總稱

(見圖2)。

推進交通安全文化建設首先要建立科學的理念|聚焦守法知禮

圖2:交通安全文化受用路人個人和社會環境影響(圖片來源:Traffic Safety Culture Primer,MDT,2019)

02

交通安全文化的一些基本理念

傳統的交通安全方法通常只適用於道路系統中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只能在有限的時空範圍裡產生效果,而交通安全文化卻能在更大的時空範圍有效,且成本相對不高

。隨著交通安全文化的成型、固化和傳播,人們會形成正規化行為來維持個體或群體的交通安全,例如,習慣系安全帶的人會每次開車、坐車都系安全帶,形成正規化行為。

然而,要形成人們容易接受並堅守的交通安全文化並不容易,而破壞卻輕而易舉。身邊人及電影明星、知名人物、政府官員等具有影響力人物的不良示範,會使人們不信任交通安全文化所教導的規則具有安全上的普適性,甚至會認為只是權力大小區別下的選擇性約束規則。同樣,不合理的道路規則,也會破壞良好交通安全文化的樹立。譬如:許多城市採用的左轉車道右置,顛覆了人們對車道規則的一般認知,會理解為規則會因地制宜,全國各地不一樣,即便一個城市不同地區也會不一樣,於是就不太信任規則的通用性;或者許多直行車道開著開著卻突然變成了左轉或者右轉車道,導致遵守規則想要直行的駕駛人不得不趕緊變道。

道路管理、工程措施經常性

出現不合理例外,讓交通安全文化的普適性和通用性難以建立

。規則不確定,常常有例外,如何形成社會共識?何談交通安全文化呢?

尋求改變人們行為的交通安全文化,不應當是空洞的口號,而應是覆蓋工程、教育、執法、應急救援等領域的專業性工作

。文化一旦形成,具有全社會的普適和通用。交通安全文化的含義,已闡明為信念和價值評判體系,既然是評判體系,交通安全文化應當包含有評判所需的具體思路和方法,評判工程、教育、執法、應急救援的種種政策和措施的衡量指標。這些評判方法,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提供了相關的因素、維度以及度量方法,用數學的方法形成體系,並有許多的實踐。因此,口號、標語、理念並非是交通安全文化的全部,更多的是可用的科學思想、方法和度量工具。

不過,

就當前而言,我們通常面臨的交通安全文化問題,首要的並非是具體評判方法,而是先要理清一些交通安全文化裡的基本理念,譬如平等使用、規則一致性等等

平等使用交通設施,是交通安全文化急需提倡的理念

平等使用交通設施,是交通安全文化的一個基本理念。然而真正在路上實現平等使用並不容易,譬如經常會出現機動車擠壓非機動車車道,或者車輛隨意停放在人行道讓行人無路可走諸如此類的現象。然而,強調平等使用理念最迫切的並不只是這些,而是無障礙出行。

無障礙出行不僅僅指殘疾人,還包括老年人、嬰兒及幼兒、孕婦等。

“平等使用”的理念,並非是指有路人人可以走,而是指無論是誰,無論是否殘疾或者年老無力,都能獨立、自主使用交通設施出門辦事

。譬如輪椅使用者可以自主或藉助輔助工具獨立進出街邊的建築物,可以一個人出門乘坐公交車,盲人可以依賴手杖獨自走回家,等等。因此,

要在交通設施上進行針對性設計或改造,提供所有人都能平等使用的條件

,如設定輪椅坡道、盲道等諸多措施使無障礙通行成為可能;也應在通行上制定便於殘疾人、老年人等使用的規則,譬如公交車上設定輪椅位置、老年人專座、橫穿馬路的綠燈時間足以讓老年人從容透過,等等。無論行走、乘坐或者等候,殘疾人、老年人、孕婦等人群都能安全、便利、從容地使用交通設施。

尤其,當我們的社會正在逐步老齡化,這樣的問題變得更加緊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希望“原地養老”,儘可能獨立的在已有居住環境裡生活儘可能長的時間。

平等使用交通設施,是交通安全文化急需提倡的理念,不僅讓年輕力壯的人能使用交通設施,還要讓老年人、殘疾人等使用交通設施不發生意外,這些需求應透過交通安全文化儘快進入到法律、工程和政策中

。從世界各國的經驗來看,平等使用交通設施的理念雖然簡單易懂,但要落實到遍佈全國的路口、公交車、建築物出入口、小區裡,卻要花費數十年的時間。

對以上類似這些瑣碎的交通安全事項長期堅持改進,普惠每個人,是當前社會急需的交通安全文化理念。

圖3中展示了一些不友好交通設施,與相對便利的交通設施的對比。

推進交通安全文化建設首先要建立科學的理念|聚焦守法知禮

圖3:不友好交通設施與相對便利交通設施對比

規則一致性是提升交通安全文化的前提

交通規則要符合常識和邏輯,才能為人理解、接受並遵守,只有人們遵守了才能促進安全

。紅燈停、綠燈行,既是交通規則,也是現在世界上最為常見並通用的交通安全文化。然而,在近幾年裡,經常會有“抓拍闖綠燈”的新聞冒出來誤導人們,這樣顛覆常識的宣傳,汙染了交通安全文化,也有害交通安全本身。

交通規則一旦形成,就可能會逐步成為當地社會的文化,逐漸傳播

。譬如許多國家的停車標誌,其規則為:無論什麼車什麼情況,在停車標誌前必須停三秒以上,於是可以看到大家都會規規矩矩在停車標誌前倒數三秒,即便是在前面空蕩蕩沒有車或人的時候。這些規則,在長久的使用中,會和紅綠燈規則一樣,成為社群、地區甚至全國性的文化,成為用路人下意識去遵守的規則,也在整體上降低了社會運轉成本和個體駕駛任務難度,提高道路安全。

還有一些規則是基於人的自然認知

,譬如左轉車要先靠左然後左轉,右轉要先靠右然後右轉,逐步成為社會共識。

只有符合常識和邏輯的交通規則,才有可能逐步成為交通安全文化。

而一旦成為大家共識的文化之後,讓用路人遵從就會變得輕而易舉,降低社會運轉成本

。雖然這些規則仍然需要用路人思考,但所費的時間或思考甚少,如遇到紅燈一腳剎住,幾乎已經成為每個人的下意識反應。但一些地方經常為了創新,推出與常識衝突的“規則”,令人心生猶豫且難以遵守,即便多次路過,仍會心生狐疑。導致普遍性的犯錯。這些顛覆常識的“規則”,會讓用路人懷疑規則的可靠性、確定性,波及其他的交通安全共識,使交通安全文化整體出現危機。因此,把左轉車道放在道路右邊、公交車道有時禁止有時不禁止社會車輛等破壞規則的做法,其安全風險遠大於創新帶來的好處。

因此,

提升交通安全文化的前提,是規則的一致性。一致性有三層含義

:一要讓交通規則與人們認知的常識和邏輯一致;二要讓交通規則雖有時間、地點的不同,但交通規則一致;三要讓交通規則對所有人的一致,不因社會地位、財富多寡而不同。

只有規則一致,只有法治,才能醞釀出映入人心的交通安全文化,文化就是人心所向

03

如何實現交通安全文化的普及?

雖然口號、標語朗朗上口,容易記憶

,可以很快地傳播一些交通安全知識、規則,成為社會文化的一部分。

但是,如果缺乏科學支撐和嚴謹的設計,經常會造成一些誤導

。譬如,宣傳“斑馬線就是安全線”的口號,無疑會讓老百姓以為斑馬線具有神奇的力量。事實上,斑馬線本身並沒有神奇力量,是車與人都遵守規則才會帶來安全。又例如類似“車讓人、人讓車”的口號,容易讓大家將路權理解成個人素質和道德修養,停、讓都是基於規則的行為選擇。單純靠道德、禮貌並不能促進安全,規則和法治才是保證安全的基礎。

交通安全文化影響了用路人行為,也影響了與交通安全相關的人員、機構的價值評判方式。同時,交通安全文化也受到我們所屬群體如家庭、同學、朋友、公司、管理機構、社群等社會環境的影響。雖然可以藉助口號、標語來傳播交通安全文化的一些簡單概念,

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需要以科學、實事求是和可定量化的方法來幫助大家樹立起交通安全文化,而非依賴口號,更不應將文化等同於道德、素質

交通安全文化的普及,內容和範圍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譬如在學校、公司單位、社群等,都有自身範圍所要求的文化特點。普及的方法也多樣,可以是宣傳材料,也可以是工程、執法等方法。

用工程來推動交通安全文化普及

以社群為例,交通安全的最大威脅是亂停車、人車混行、車輛速度過快和外部車輛借道通行

,因這些原因造成的事故如小區內車輛與玩耍的兒童相撞,或者車輛速度過快撞到散步的居民經常會在地方新聞裡看到(如下方影片)。雖然大多數駕駛人希望能夠“小心謹慎”的開車,許多社群也通常會設定5公里、10公里時速的限速標誌,但在實際生活中,駕駛人、居民、家長並不會如自己認同的“小心謹慎”那樣的小心謹慎,大部分駕駛人也難以做到5公里、10公里的限速。

因此,

“小心謹慎”的共識雖然需要在社群裡遵守,但不會是靠豎塊5公里、10公里限速標誌來解決,更不會僅僅透過依賴個人道德、素質提升來解決

。社群裡的交通事故,通常與場所混用、超速兩個因素有關。“零願景”的交通安全文化會鼓勵人們追問,類似的事故是居民不小心,還是駕駛人不小心,為什麼會不小心呢?

場所的混用,通常會導致人車混行。居民的習慣和兒童的天性,做不到立即分清何時危險何處危險;而在現實生活中,顯然駕駛人也無法做到在小區裡停車、起步或者通行的過程中立即發現周邊所有風險並避讓。這些“做不到”是因為場所混用導致的。僅靠居民或駕駛人個人去解決混用風險,無疑是緣木求魚。因此,

制定社群場所分離規則,在時間或空間上分離,用顏色、文字、標識明顯地提醒使用人,才有可能讓他們輕易

分清危險區域和安全區域,並依據規則形成習慣

。應對社群裡的超速行為也是如此。5公里限速駕駛人是否能做到?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速度降下來?這些才是交通安全文化背後要思考的問題,支撐文化的基礎是採用符合科學的方法。交通安全文化在社群的體現和傳播,是場所分離,是限速的物理措施強制,而非停留在“小心謹慎”的口號上。圖4展示了一些引導和迫使駕駛人降低車速的方法,因為中低速情況下,限速標誌很難有效的讓駕駛人降低到30公里以下行駛,需採用各種道路上的改造,增加物理措施。

推進交通安全文化建設首先要建立科學的理念|聚焦守法知禮

圖4:增加物理措施,引導和迫使駕駛人降低車速(圖片來源:NACTO 全球街道設計指南)

在社群裡,交通安全文化普及通常會依賴工程措施來實現,譬如強制縮窄車道後的不得不減速,或者地面鋪裝顏色不同和車輛無法進入的健身場所等,社群裡,“小心謹慎”不是口號,而是具體的工程措施。因此,

工程措施,是推動交通安全文化普及的具體手段

用執法來促進交通安全文化普及

有許多行為對交通安全具有危害性,不繫安全帶、超速、酒後駕駛這三種嚴重影響交通安全的危險行為,是駕駛人有意而為的行為,體現了駕駛人交通安全文化的淡薄。而物流運輸和外賣的限時送達造成的超速等違法,並不完全是駕駛人和騎手個人的獨立自由選擇,而是體現了經濟組織整體的交通安全文化淡薄。這些問題

需要透過立法、執法層面合理的干預並堅持,才能逐步讓相應的交通安全文化在家庭、社群、經濟組織、城市裡生根

在用路人個體層面,交通安全文化在行為上的表現,主要集中在出行前和途中

。出行前對自我狀態的判斷、對路徑的選擇,都會有交通安全文化的影響,譬如喝過酒了叫代駕,困了就休息一下再出發,這些是正面的影響;途中的交通安全文化影響,也多體現在有意識的決策和選擇上,譬如突然變道,狂按喇叭或者超速,這些危險行為看上去發生突然,卻也有個人交通安全文化淡薄造成當事人做出不良決策的原因。

除了個人選擇以外,外賣公司對外賣騎手送貨的限時考核,物流貨主要求貨車駕駛人準時送達,這些經濟運轉的實時要求,迫使當事人忽視交通安全的需求

。外賣騎手在機動車道上快速行駛、非機動車道上逆行、闖紅燈等這些違法行為,背後有因應限時考核的需求。即便沒有書面規則,但快速送達帶來的褒獎會使外賣騎手、貨車駕駛人認同準時會更重要,頻頻在路上做出不良決策。當前社會的零工經濟,其經濟結構設計的責權利刻意分離,使交通安全文化難以在這類群體所在工作環境裡得到有效傳播,當事人在經濟壓力下不能做出符合交通安全需求的選擇,因此,

應當在立法和執法層面上關聯其受益者和他們的安全責任,從經濟組織系統層面上形成法律制約,建立起安全的工作環境,才能傳播交通安全文化

許多交通違法行為,僅依賴交通安全文化的宣講經常會敵不過朋友、同學的勸說,或者抵不住經濟利益的誘惑,以至於宣講沒有效果。這些交通安全文化的無效,是方法的無效,並非當事人不能認同文化的具體內容。

這些危害交通安全的行為,需要用法律的力量去改變,或對個人或對經濟組織,並且需要長期支援

,當執法力度減弱時,不安全行為和環境可能會捲土重來。

作為影響用路人行為意圖的交通安全文化,整體來看是融入在交通安全領域工程、教育、法治裡的思想,也是用科學的方法來調查、評估、決策的評判體系。因此,

對有意而為的行為,對其意圖,只有實事求是

調查其成因,並針對性的提出對策,才是交通安全文化的正確提升方法

(文 / 交通工程師 郭敏)

編校丨李芸玥 高海燕

【來源:交通言究社】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