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榆社方山,堯廟今昔

  • 由 華夏文化風采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20
簡介也就是說,在《魏書》中記述古榆社”上有堯廟“的方山,很可能不是現在榆社之北的方山,而應該是榆社之南,即現在梁寺頭村東南方向的堯神崗

薩同音字有幾個

方山在榆社縣社城鎮泉灘村與北寨鄉馬陵村之間,與兩個村的距離大約都在八里左右,海拔1550米;距離縣城約六十里。

幾年前,我寫過一篇《二上方山》的遊記,並錄入近年出版的個人作品集(咱人相好誰知道)。在這篇文章裡,主要是記述之前二次上方山尋找“堯廟”遺蹟過程,以及尋而不得的遺憾。文章寫成後,又有不少朋友“慕名“約我前往,順水推舟,又接連去了幾次。而這之後的幾次方山之行,已不再是為了尋見,而是為了收穫,收穫由行走的汗水滌盪身心之後的種種愜意和自由。

但就在2014年的一天,郝北鎮梁寺頭村的支部書記弓建平忽然找到我,對我書中所言的方山與堯廟之事提出了不同見解。後經查閱史料並實地考察之後,覺得建平所言雖仍有進一步考證的餘地,但基本上應該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在《魏書》中記述古榆社”上有堯廟“的方山,很可能不是現在榆社之北的方山,而應該是榆社之南,即現在梁寺頭村東南方向的堯神崗。

所以,本文所述“方山” ,應一分為二,先寫“北方山” ,再說 “南方山”。

榆社方山,堯廟今昔

方山之上尋堯廟

方山在榆社北賽一帶頗有名氣。這裡既是這一帶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過去交通不發達時北寨一帶與社城一帶往來交流的必經之路,更是附近老百姓砍柴、創藥材、打杏、放牧牛羊的好去處。

最初萌生上方山的想法是看到(魏書·地形志)榆社“方山,上有堯廟”的記載,所以就有了2010年盛夏獨上方山的驚險閱歷。那次是我第一次上方山,因隔著林木,難以看清,與野豬相遇誤以為是豹子,雖有驚無險,卻也嚇出一身冷汗。

那次走的路線是泉灘方向。在之後的2014年冬,我仍是選擇了從泉灘方向與朋友再上方山。由泉灘登方山,可由距泉難不遠的東北面的四城溝而行。四城溝原為自然村,數十年前已退居,之後這個名字便成為原來這個村所在的這道溝谷的地名。由四城溝向東行約5裡,至溝掌,再折而向東南沿山樑而上,即可至方山。這一段行程景色平平,路也不甚難走,但有一景頗 “色”,難免讓行者“怦然心動” 。我們為它命名“奶頭山”。奶頭山就在方山西北面,但要真正領略這一景色,卻必須選對視角,否則你看到的只會是一處再普通不過的小山頭。這個“景觀點”就在凹城溝溝掌折向東側不遠的山樑處。由此向東南而望,清晰可見一隻頂端嵌了一枚大棗似的饅頭狀的山包突兀而起,遠遠看去,怡似一隻顫顫豐乳。同行的老裝愛唱開花,得見此景,忍不住又扯開嗓子吼了起來 “新媳婦開花開了懷,一隻大奶(妹妹)呀露呀麼露出來…。

翻過“奶頭山” ,距方山已不遠。我們曾於泉灘村西的扁山一帶遠望方山,其峰頂形狀就像是在雄渾的山體之上倒扣著一隻碩大的鬥:此時看方山,也可能是近在咫尺的緣故,山上之鬥狀反而不是太形象了。

事實上,方山之篇也僅僅就是一塊麵積不過二百多平方米的狹窄平臺,平臺之上沒喬木,隨風搖曳著的只是一些低矮的灌木和稀疏的蒿草。站在方山之巔,向西和西北,可遠眺扁山、小杏山、聞家寨等附近高1,東北可望曲裡村東蒼松披綠的狐爺山。

與方山遙遇相對只隔一道址口的南側是一座海拔略高出方山數十米的山峰,登頂向東南遠望,太行蒼茫,濁漳流轉,雲霧縹緲間,隱隱可見樓臺林立的榆社縣城。

兩山之間的埡口,則是由北賽一帶經方山過社城一帶的“通道”。從這裡沿山樑向西南而下,便是龍門村,再出去就是雙峰水庫附近的道陸、雙峰、社城等村。

從北寨方向上方山,由馬陵村徒步更為便捷。馬陵之名概由孫腺、龐涓馬陵道之戰而來,儘管有附會之嫌,畢竟也暗喻了一段歷史恩怨。遺憾的是在今天,只因當地方言把“陵“讀為“龍” ,於是交通部門便糊里糊塗地在大路邊立了塊詞不達義的地名標識牌-馬龍。

由馬陵上方山,可由村後向西北而行,約三里,再沿山路上山,直順山樑西上,蜿蜒行約五里,便至方山。這裡也是方山的陽面,植被沒有從泉灘方向來時那麼茂密,而且樹種也單一,多為生長多年的杏樹。

數度上方山,初衷本為尋找堯廟,最終卻連一塊廢磚舊瓦也未覓得。但就在某次登臨方山,遙望扁山之際,忽又有新的感悟:方山和扁山一東一西,一方一扁,遙遙相望,且都是因其山勢形狀而得名,那麼,古人在為之命名時,一定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含義的——人立於天地之間,太過於“扁”未免圓滑屏弱,太過於“方“ ,則顯得“寧折不屈”不諳世故:折中之法應當是內圓外方,剛柔相濟。所以說,方山和扁山之名,既象徵著天圓地方的自然規律,又體現了世人安身立命的哲學智慧。

榆社方山,堯廟今昔

堯廟本在堯神崗

在榆社之北遍尋方山,未遇堯廟。那麼,會不會是古人記述有誤呢?好像不該。難道“方山”在榆社另有其地?

查閱清代《榆社縣誌) ,在其“祠廟”一欄中記載: “堯神廟,在縣南四十里“而在“古蹟”一欄中對“堯廟”的初建作了更為詳細的描述: “堯神崗,在縣西南四十里 相傳克都平陽密爾斯地,嘗因巡狩登此山,以柴望,人思其德立廟祀之。每歲四月八日,土人猶祀享雲。”

從地理方位推斷,這裡所說的堯神崗,便是弓建平給我講述的梁寺頭村東的山樑無疑。確切的描述應是在“縣西南四十里“,而不是“縣南” 。當地百姓把“堯神崗“稱作”爺神廟嶺“ , ”爺“應當是年長日久之後村人對“堯”的讀音的諧音。“嶺”在榆社方言中與“崗”無多大區別,所以“爺神廟嶺“也就是”堯神廟嶺“ , 即“堯神崗”。

從縣誌上的記述可以看出當初人們在這裡修建堯神廟的原因。也就是說,當初在梁寺頭村的山樑之上修建堯神廟,是因為這裡靠近堯都平陽(今山西臨汾) ,堯王曾來此巡行視察,並在這裡的山崗上幡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即舉行“柴望“儀式)。人們感念堯王的恩德,所以在他走後,便在這裡建起堯神廟,並於每年的四月八日供獻祭祀。關於堯神廟建廟的具體年代,以及堯於此“巡狩” “柴望”之後,當地百姓為什麼會“思其德立廟祀之” ,縣誌裡雖未記載,但我們從一直口口相傳於梁寺頭一帶的民間故事中還是可以略知一二的。相傳在很久以前,梁寺頭、王寧、任家堖一帶的山上土地肥沃,每年莊稼長勢都好,秋天自然是豐收滿倉,百姓喜悅。忽然有那麼幾年,不知從哪裡闖到山上匹“神馬” ,不吃野草,專吃莊稼,害得大好良田,年年歇收。村人量多次組織獵殺,無奈“神馬”太厲害,竟是沒有人能奈何得了。百姓們苦不堪言。忽然有一年,來了一個本事非常了的的“王“ ,伏在樹林中專等那“神馬”出現,便拉弓搭箭,將“神馬”一箭射殺。”神馬”死,老百姓又得安居樂業。為感念“王“之大恩,便自發建廟祭祀, 並請人將“王”射殺“神馬”的故事繪於廟中的牆壁之上。時至今日,還有年長者依稀記得很早以前的廟牆上確實有過一隻“馬”被弓箭射殺的圖畫。由此也可以推斷,堯廟的初建年代也是有著相當久遠的歷史了。

民間故事當然不能做為文化考證的依據,但民間故事的產生,肯定有其源於生活的真實性。雖然我們憨厚的鄉民連他們說的“王”就是 “堯王”也不知道,甚至把“堯神廟嶺”也理解為是“爺神廟嶺“ ,但這反而更映證了這則故事的真實可信。至於那匹“神馬” ,很可能是從外地跑來的一頭本地沒有的類似於馬的食草動物。

榆社方山,堯廟今昔

從2014年到2015年,在弓建平

(本文圖片提供者)

的“忽悠“下,我數度前往堯神崗進行實地考察。讓我首先感興趣的是梁寺頭村名的來歷。據(榆社縣誌)記載 梁寺頭“初由梁氏和尚于山頭建寺,名清梁寺,後更名“這裡說的“寺” ,是指建在梁寺頭村商的一座石拱橋南端的寺廟之名。除此之外,這裡(包括石橋上方)還建有善薩廟、關羽廟、真武廟等。地方雖小,眾神雲集。也正因如此,弓建平對縣誌中的說法持有不同意見,他認為“梁寺頭之名,應該是因寺廟建在橋樑之上而得。”有意思的是,當我把我的《滄桑榆社》一書送給弓建平時,他的妻子忽然指著書中的一幅圖片插頁驚喜道 “這不是咱這裡的爺神廟嶺?“我解釋說是方山。但夫妻倆都說這照片太像是堯神廟嶺了。我也感到奇怪,這裡與方山,一南一北,相距上百里,怎麼會一樣呢?之後,弓建平帶我去堯神崗探訪亮廟遺址。他說,堯廟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還在,並且每年四月初八還要趕廟會,四鄉八村的人來的很多,相當於這一帶的一個節日。這與舊縣誌上的記載是一致的。只是,這四月初八是佛誕節,應該與堯是沒有什麼關聯的。之所以把原來祭祀堯的神廟改在這個日子起廟會,應該也是在佛教傳入我國後受佛教文化影響的結果。當我們走上村東山樑,還未到達堯神廟前,遠遠望去,就見一座高崗孤孤地突起在遠處,崗上滿草悽悽,卻不見一棵樹木,而那形狀,也是四方四正,還真與方山之巔十分相似,只是那裡是一座雄宏的石山,這裡只是一座高高的土崗。近前細看,崗上果然是一處廟的廢牆,而這“方正”之地,也是當初人工築廟時修整土方而致。廟牆早已不存,只有一些青磚灰瓦半掩在土中,而且大多已破碎,尋得幾塊青灰色的方磚,竟有7公分之厚、36公分之長(邊長)。就其渾厚朴實的形制和色澤判斷,該是秦漢時期的古物了。

廟的東南角大石之上,是一眼已經風化殘損的石臼。往東,往南,皆是深谷,往西、往北,則是村人們耕種的坡梁地,往東出溝谷不遠,是由北而來的濁漳河,沿河而下就是與武鄉縣為鄰的關整水庫——這裡在歷史上曾是有名的兵家必爭之地昂車關:而由堯神崗再向北十幾裡外,則是另一外有名的歷史名關石會關(今榆社縣邱園村附近)。1989年版(榆社縣誌)對石會關的介紹有不確切之處,相比之下,清代《榆社縣誌》對石會關的記述還是較為全面的。舊志雲石會關在“縣西(應為西南-筆者注)二十五里,其馬南(應為東南——筆者注)即武多之昂車頭 唐會昌三年,劉河討澤路刺將,守昂車美、壁輸社,取石會關;先華五年,宋全忠建其將權肆拔路州趨哥陽、出石會關 蓋路澤北走普陽之要道也“由此可見,石會關在古代軍事戰略上的重要性。

更有意思的是,由堯神崗南側下去的溝谷,在十多年前還有一個叫房家溝的自然村,而距此不遠處東南方向浩渺的濁漳河兩岸的兩個村子,一個叫東方山,一個叫西方山。此時,不知為何,我的腦子裡忽然湧上清代榆社知縣費映查(謁堯廟》中的詩句:

西方山下水泫泫,茅屋三間祀放勳 。

千古謳歌畿甸近,萬家忠愛荔蕉芬。

夕陽影裡鳥朝樹,春而晴時窗宿雲。

才拙喜臨勤儉俗,肅衣再拜聖明君。

也就在這一瞬間,我對“方山”的存疑,然開朗 這一帶既然有東方山、西方山、房家溝等地名存在,那麼,這裡在歷史上也應該是有一個叫作方山的山名的。而比照《魏書》與舊縣誌的記載,推斷堯神崗所在之山,應該原來就叫方山;至少,在北魏時還叫方山,不然,古人也不會以“方山,上有堯神廟”書之。至於現在方山之名在這一帶的失遺,很可能是當地隨口而稱,叫的“爺(堯)神廟嶺“或堯神崗多了,便沒人再叫方山了(但附近鄉民稱呼西方山村時,只說“方山”,不說“西方山” )。這種情況類似於我們現在把梓荊山稱之為廟嶺山一樣。而且,從山勢推斷,古時方山,不僅僅是指建有堯神廟的這一座小山崗,而應該是濁漳河西岸在這一帶綿延著的整個這一道山巒的總稱。

至於房家溝之名,原有房姓人居於此,故有此村名。但也可能同樣是因所居方山腳下而得名,後又因同音字演變而將 “方”代之以“房”。

在許多時候,歷史其實就是一團迷霧。到底今之堯神崗是不是古之方山,還有待有識之士再作探究,撥雲見晴。

方山、堯神崗徒步指南:登方山可按照文中所述,由社城鎮泉灘村方向開始徒步,也可由北寨鄉馬陵村方向開始徒步。兩處徒步往返行程約9公里,耗時約4個小時。一般建議選擇由馬陵方向登山。

徒步堯神崗可選擇從西方山村北作為起點,沿房家溝直向西而行,至溝掌再向北側登山,即可到達堯神崗堯廟遺址處。如對古寺廟佈局感興趣的話,還可以從這裡再步行數里,向西北折下梁寺頭村,拜謁建在石拱橋上的諸神之廟。

當然,也可以選擇由梁寺頭村上堯神崗。只是,大路一條,開車直達村中,不用走多遠就可至目的地,這樣也就失卻了徒步的本真。

釋出:中國經貿融媒體中心

責編:明 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