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廢品回收站都不收的“銅老虎”,竟然是調動兵士的虎符

  • 由 一笑視界121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17
簡介博物館收藏了這枚虎符,發給了楊東峰一封表揚信,還有50元現金

走趟是組詞嗎

1975年,西安南郊農民楊東峰去挖地,無意中用鐵鍬挖到了一個拳頭大小的金屬疙瘩。他把表面的泥土弄掉,發現是個動物形狀的銅製器物,有頭有尾有腿,樣子像貓又像虎。楊東峰覺得稀奇,揣進了兜裡。

幹完活後,楊東峰摸著兜裡的小銅塊,直接來到了廢品回收站,想把它當個廢銅賣掉。

回收站的人一看,就一個拳頭大小的銅塊,拿到手上一掂量,說:“這太輕了,值不了幾個錢。”

楊東峰一聽,有些些失望,便又把東西揣在兜裡回了家。一回家,他也沒當回事,就把銅塊隨手扔在了院子裡。

那時候,孩子們沒什麼可玩的,便把這個小銅塊撿了起來玩,都叫它“銅老虎”。此後3年的時間,這個小銅塊常被孩子們拿來做遊戲,玩完了又繼續丟在院子裡。

小銅塊被玩得時間久了,上面的綠繡也慢慢磨落,銅老虎的身上漸漸露出了金黃色的文字。楊東峰心想:這難不成是個文物?

當時,楊東峰母親生了病,父親便讓他拿這個銅老虎去問問看,能不能賣點錢。

楊東峰揣著銅老虎,來到了西安市的一家文物商店,想讓店員幫忙鑑別一下。店員看了一眼,也不知道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便讓楊東峰去博物館問問看。

他來到了陝西省博物館,也就是現在的碑林博物館,考古專家戴應新接待了他。

“母親生病了,父親讓我來看看,這件東西能不能換兩件衣裳。”楊東峰問道,並一五一十地告知了發現這件銅老虎的經歷。

戴應新仔細看了看銅老虎身上的銘文,認為這是一枚戰國時期的虎符,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珍寶。博物館收藏了這枚虎符,發給了楊東峰一封表揚信,還有50元現金。

後來,西北大學的一位歷史系教授鑑定,認為這是秦用來調兵的“杜虎符”,是一件舉世無雙的寶貝。

虎符其實就是古代的令牌,是調兵遣將的兵符,一般是用青銅或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然後一劈為二,左半邊交給將帥,右半邊交給皇帝儲存。只有虎符合二為一時,才能獲得調兵遣將權。

而這枚“杜虎符”是左符,符身不同於以往發現的是伏貼狀態,而是站立姿態。虎符身上有9行40個字的銘文,內容大意是:

右半符在國君手裡,左半符在杜縣軍事長官手裡,要調動50人以上的帶甲兵士,必須左右相會才行。遇上烽火報警的緊急情況,可以不與右君符相會。

秦“杜虎符”出土的訊息,在媒體報道下,引起了多方關注,但也引發了一些質疑。

學者羅福頤便認為,這是模仿新郪虎符稍加改動的偽作。羅福頤的懷疑並非假想,一方面當時媒體報道有誤,出土的時間弄成了1973年,出土的地點和經過都存在一些問題。另一方面,羅福頤認為,虎是立虎而非臥虎,文字的使用也有點可疑。

這到底是不是真的秦“杜虎符”呢?

真偽的質疑吸引了一些專家的注意,錢幣收藏專家、時任博物館保管部主任的陳尊祥加入了論證隊伍。

從那時起,陳尊祥每週必到楊東峰的家鄉北沈家橋走一趟。他找到楊東峰,詳細詢問虎符的出土地點,又走訪了公社幹部,多次和楊東峰一起到虎符出土現場勘察。

透過大量的事實證明,這枚“杜虎符”的出土確切位置,就在北沈家橋橋東,距離村子約500米,是一塊隆起的高地。出土現場,陳尊祥還發現了很多遺留下的周、秦兩代的陶殘片。

同時,陳尊祥又查閱了大量史書,確認了杜虎符的出土位置正是先秦杜縣的中心地帶,虎符上的“左在杜”與之相符。虎姿、文字字形等問題,也一一查閱資料,做出瞭解釋。

經過一系列研究討論,這枚虎符的具體年代仍有爭議,但基本被認定為戰國時期秦國虎符。

現存於世的虎符,一共有三個,分別是杜虎符、新郪虎符和陽陵虎符。

作為調兵遣將的令牌,杜虎符的設計比較輕巧。從鼻尖到尾巴稍來算,長9。5釐米,高4。4釐米,重83克。耳部上方“兵甲”兩個字的中間,有一個內大外小的小圓孔,是合符時穿榫用的。整個虎符的設計,通體渾圓,鎮靜有神。

杜虎符左符的出土,為研究秦的軍事制度提供了實物資料。要是有一日,能在秦地發現杜虎符的右符,兩符合一,該是多有趣的一件事!

廢品回收站都不收的“銅老虎”,竟然是調動兵士的虎符

廢品回收站都不收的“銅老虎”,竟然是調動兵士的虎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