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時瀟含:不一樣的“吃貨”——評《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

  •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14
簡介如果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是作為文學少年的時瀟含在中學時代零星發表的文章的總結,其中既有少年的激情,又有那個年紀的不成熟的話,那《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卻是作者告別以前的幼稚和無序,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創作——兩本書是有著質的區別的

一個鄉加一個食念什麼

曾高飛

18歲出版第一本散文集《雲在青天水在瓶》,銷售接近十萬冊。20歲出版第二本散文集《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亦成暢銷書。如今第三本散文集也已經交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正在規劃出版中。如此開掛的人生奔跑和文壇逐夢,卻是一個1999年出生、才21歲的深圳女孩完成的壯舉。

她叫時瀟含,祖籍江西彭澤,現居深圳。目前就讀於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法國里爾政治學院交換生。時瀟含很早就顯露出了突出的文學才華,曾獲第七屆魯迅青少年文學獎現場作文比賽高中組特等獎,第十四屆葉聖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全國十佳小作家”稱號。

前些天,認真地品讀過她的《雲在青天水在瓶》。那些似曾相識的少年心事,那些空靈無羈的文字,那些趣味盎然的思想,都讓人重溫自己的少年成長,不忍釋卷。

最近又收到時瀟含的新作《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翻讀之下,喜悅更進一層。

如果說《雲在青天水在瓶》是作為文學少年的時瀟含在中學時代零星發表的文章的總結,其中既有少年的激情,又有那個年紀的不成熟的話,那《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卻是作者告別以前的幼稚和無序,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創作——兩本書是有著質的區別的。

民以食為天,吃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讓古往今來的文化人著迷。《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沒有宏闊的鄉俗,只是採擷自己家鄉、所生活的城市,以及足跡所及的異地美食入手,娓娓道來,間雜鄉土,人生感悟。讓人覺得讀文章就像與作者一起遊山玩水,品味人世美味。也許,那些美味,我們都吃過。但沒想到身邊這些司空見慣的東西,原來蘊藏著如此豐富的情懷,如此動感的思緒。

儘管仍在閱讀之中,不得不說,從《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開始,時瀟含的文風和思路走向成熟,一個年輕的作家正在脫穎而出,迎面走來;相信她的第三本,以及以後的作品,將給我們帶來更多的驚喜。

我也是一個吃貨,也喜歡把吃過的東西形諸文字。這種吃,倒不是追求山珍海味,而是發掘隱藏在尋常巷陌中那些與眾不同,難以忘懷的小吃。很羨慕年輕的時瀟含,能夠背起行囊,說走就走,一邊玩一邊吃,一邊吃一邊悟,一邊悟一邊寫。這才是率真的性情,本真的生活,人生應該有的樣子。有一張嘴,帶一支筆,一路玩,一路吃,一路寫。沒有比這更愜意的人生,沒有比這更讓人豔羨的生活了。當年的席慕容、三毛也是這種活法。

人生在世,既要有崇高理想,認真奔跑,努力逐夢,也脫不了人間煙火,滿足口腹之慾。也許夢想是內心的驅動力,吃是最直接的動力。已經邁過21歲門檻的文學少年時瀟含,正是吃吃玩玩,無憂無慮的時候;但她又比這個年齡的女孩高出一籌,活得更有聲色。她用細膩的筆觸、美麗的文字,把玩過的、吃過的、感悟到的,都記錄了下來,與眾生快樂分享。

米酒、餈粑、粉條、粽子、鍋巴、醃菜……在《我有所念食,隔在遠遠鄉》中,時瀟含信手拈來,皆成雋永篇章。那些文字,都是入了味的,它們穿過那些散發油墨清香的紙張,撲面而來,讓人唇齒留香,咀嚼反芻。

時瀟含在《梅林農批市場一日遊》一文中,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沒有想到我巨大的快樂源泉,竟然就是這麼一條溼漉漉、臭烘烘的小路。這段話極富人生哲理。其實,佈滿荊棘的文學之路,也是這樣一條“溼漉漉、臭烘烘的小路”。聽說,時瀟含已經決定把寫作既作為夢想,又作為以後的謀生手段。這條路不容易,希望她堅持到底,從中找到“巨大的快樂源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