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區塊鏈是雙刃劍,想吃蜂蜜小心蜂蟄!

  • 由 人民日報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10
簡介”馬士基執行長施索仁表示,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點對點支付問題,以及提高交易雙方的信任度,無論金融企業還是實體公司,都能從中獲取回報不過,“想吃蜂蜜,小心蜂蟄”

區塊鏈排線兜底是什麼意思

創新金融產品,提高服務水平,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關乎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也是打贏“三大戰役”,護航改革行穩致遠的前提條件。

金融又“活”又“穩”,發展才能又“好”又“快”。在2018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來自國內外企業、學界和相關管理部門的大咖們,就金融創新、金融安全問題,激盪腦力。

如果採用區塊鏈技術,投行每年成本可減少30%

目前,區塊鏈技術已廣泛應用到支付、資產管理、證券等多個金融服務領域,但對其大規模應用,行業內外亦有爭議。它到底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泡沫,還是促動金融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這一議題在本屆論壇上頗受關注。

摩根大通國際董事長雅各布弗蘭克爾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價值,就是可以有效降低金融交易的資源及時間成本。“金融領域有很多人違反保密、儲存等規則,透過區塊鏈能有效規避這些風險。”他介紹,有資料顯示:如採用區塊鏈技術,投行每年可減少30%的交易成本。

“憑藉區塊鏈,開展貿易金融服務可以不再單純依賴銀行提供交易對手的信用資訊。”馬士基執行長施索仁表示,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點對點支付問題,以及提高交易雙方的信任度,無論金融企業還是實體公司,都能從中獲取回報

不過,“想吃蜂蜜,小心蜂蟄”。 雅各布弗蘭克爾用這個生動的比喻來呼籲監管部門強化對區塊鏈技術安全性管理。“像比特幣這種匿名貨幣,可能被用於違法犯罪,比如避稅或者洗錢等。此外,它的流動性很高,對貨幣政策產生影響。” 他認為,應該針對區塊鏈技術下金融交易的不穩定性,強化加密演算法,提高風險控制。

日本瑞穗金融集團為論壇提供的專題報告指出,2013年的塞普勒斯危機、2015年的希臘債務危機發生時,資金均透過比特幣市場流出。“中國目前正在階段性地推進資本專案自由化,但在新型金融服務的刺激下,金融市場可能急速開放,對此要予以關注。”

螞蟻金服CEO井賢棟認為,區塊鏈技術真正實現大規模商業應用,還面臨如下挑戰:

一是安全挑戰。演算法安全、系統安全,都存在被攻擊的可能性,在去中心化的結構下面,誰為最終責任來兜底?

二是資訊保護問題。商業個體對敏感資訊和商業資訊有保密訴求,但這個鏈條又需要各方形成共識,要求資訊透明、被公開,如何用技術解決這兩方面的訴求很關鍵。

三是交易效能問題。達成多方共識的過程,有可能降低交易效率,特別是隨著企業數目增加,非常明顯。

四是激勵機制問題。各方共同參與須要一個促進價值鏈高效協作的激勵機制。

“未來一年區塊鏈很可能迎來泡沫破滅、真實價值開始浮現的過程,2—3年內或將迎來在商業領域的規模應用。” 井賢棟分析。

中國居民儲蓄率全球最高,但資金大多“僵”在銀行

“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成為我國金融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金融發展包容性”這個概念,在本屆論壇上被與會嘉賓頻頻提起。

貝萊德集團CEO勞倫斯芬克認為,金融創新不能僅去滿足“有錢人”的需要,應更多關注普通居民的投資需求,以助力消除社會不平等。“中國的居民儲蓄率全球最高,但是這部分資金大多‘僵’在銀行,沒能透過股票和其他投資渠道來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是比較吃虧的狀態”。

勞倫斯芬克建議,中國居民養老壓力日漸增長,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應該就退休計劃、養老計劃等長遠規劃、開發產品與服務。

儲蓄率究竟是高好,還是低好?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易會滿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居民更多地把資金投向理財和房產,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分流等等,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居民儲蓄率下滑過快,難以支撐銀行信貸跟全社會投資的持續較快發展,勢必會帶來債務換負擔增加。”

實際上,近年來我國居民儲蓄率持續下降,從2010年的16%下降到2017年的7。7%,增速降至歷史的最低值;與此同時,居民家庭資產槓桿率快速上升。2013年到2017年,家庭債務佔GDP的比重從33%上升到49%。

“居民儲蓄率下降,有其必然性。但目前我國還是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是資金供給的主動脈。而儲蓄的多渠道分流,尤其是透過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形成空轉,拉長鏈條,不僅造成了金融資源配置的碎片化和低效化,還抬高了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易會滿認為,從金融安全格局和金融資源配置效率考慮,應高度重視居民儲蓄率問題,防止居民儲蓄率過快下降引發經濟金融風險及連鎖效應。

加強行業監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如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也是專家們關注的重點。

光大集團股份公司董事長李曉鵬提出,目前國內有幾十家金融控股集團,但發展良莠不齊。個別企業借金控名義違規“淘金”,包括濫用金融牌照,肆意操縱關聯交易,盲目加高財務槓桿等。這些做法嚴重偏離了金融控股集團的本質,擾亂了金融秩序,形成了風險隱患。

“這些亂象,與准入標準不清晰、金控立法不完善、相關監管不到位有關。”李曉鵬認為,應當進一步完善對金控集團的監管,儘快出臺監管標準和法律法規,同時嚴格市場準入,嚴格審查金控集團的股東背景,對虛假注資、抽逃資本等違規行為進行嚴管。

中國的債務風險到底有多大?本次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再次給出明確的判斷:風險總體安全可控。

“中國的槓桿率變化的節奏,跟全球有些錯位——當全球槓桿率都在上升的時候,中國的槓桿率不高;當全球開始去槓桿的時候,中國的槓桿率開始上升了。對此要分時段分析,不必過分憂心。”李揚表示。

最近兩年,為了鼓勵消費,中國的各個金融部門對消費信貸給予很大鼓勵。住房信貸和消費信貸都大規模地提高了中國居民的槓桿率。中國企業的槓桿率從國際橫向看比較高,但最近兩年相對穩定。政府債務的槓桿率控制在60%這樣一個國際安全線之內,並且很多政府投資的固定資產是生息的。“中國政府在下決心處理這個問題,並且取得了成效。有人統計過,最近3個月來100多項監管的新規都是指向去槓桿的。”李揚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