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諸葛亮隆中策裡的這四字,是個重大戰略失誤,註定荊州必失!

  • 由 史說新域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09
簡介首先,從荊州與劉備所控制的益州的地理位置來看,兩州之間交通極為不便,形成天然的對抗,不能連為一個整體

隆中三策是什麼意思

三國時代,孫權、劉備二家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結成聯盟,並取得了抗拒曹操勢力的偉大勝利。曹操赤壁慘敗後,元氣大傷,但仍有一定勢力,孫權和劉備在赤壁之戰後得到迅速發展,實力較前大增,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勢。隨著歷史環境和條件的變化,孫、劉之間關於荊州問題的矛盾由潛在的、次要的上升為明顯的、主要的矛盾,荊州之爭已在所難免。最終的結果是,本來由蜀漢大將關羽鎮守的荊州落入東吳大軍之手。

荊州之失,關羽固然有責任,但主要責任在諸葛亮,是由他在處理荊州與孫劉聯盟問題上的重大戰略失誤造成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諸葛亮在隆中對策裡提出的“跨有荊益”的戰略計劃與孫劉聯盟的外交政策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註定了荊州必失。

首先,從荊州與劉備所控制的益州的地理位置來看,兩州之間交通極為不便,形成天然的對抗,不能連為一個整體。

諸葛亮隆中策裡的這四字,是個重大戰略失誤,註定荊州必失!

荊益兩州之間橫亙著高大險峻的巫山,無陸路可通。水路方面,雖有長江連線其間,但自益州魚復縣的白帝城,至荊州夷陵縣的南津關,是全長近200公里的長江三峽。三峽兩岸懸崖絕壁,夾鎖江面,航道十分狹窄;江水水流湍急,加以險灘巨礁,航行非常困難。

陸機在《辨亡論》下篇中指出,荊益兩州雖然郊境鄰接,但有天險阻隔,用兵很是不易。當年劉備之所以能由荊州進入益州,主要是劉璋開門揖盜,加之張松、法正等人作為內應的結果。若非這種特殊情況,劉備是很難進入益州的。

所以,在天下分裂的情況下,任何一個集團想同時“跨有荊益”,並由益州遙制荊州,從長遠看都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隆中策裡的這四字,是個重大戰略失誤,註定荊州必失!

范文瀾說:“劉備取得益州之後,荊州成為孫權用全力來攻。劉備不能用全力來守的局面。”由此而論,荊州之失,有其歷史的必然性。其次,從荊州與孫權所控制的揚州的地理位置來看,兩州之間平野相連,且有寬闊的長江道相貫通,交通十分方便,大軍朝發夕至,形成一個天然的整體。

荊州之地,雖說對吳蜀兩家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尤為東吳的命脈。劉備若無荊州,雖然也是很大的損失,但他憑藉益州的四塞之險,尚可立國自守。而孫權若無荊州,想在江東長久立足是絕對不行的。所以,在天下分裂的情況下,任何一個集團要想在長江下游的揚州地區長久立國,就必須佔有荊州,這已被無數歷史事實所證明。

早在孫堅、孫策時期,東吳就試圖奪取荊州,孫堅還為此獻出了生命。孫權繼位後,魯肅在建安五年就建議他:先把佔據江夏的黃祖剿滅,進而討伐荊州的劉表,依靠長江天險,稱帝圖天下。8年後,魯肅再次提出奪取荊楚的建議。就在同一年,脫離黃祖投奔孫權的甘寧也對孫權進言,要儘早奪取荊州,首先要幹掉黃祖。

諸葛亮隆中策裡的這四字,是個重大戰略失誤,註定荊州必失!

黃祖是劉表的部下,一直任江夏郡太守,控制著武昌一帶。除西進荊州的漳礙,曾於建安八年、十二年、十三年三伐黃祖,孫權為了掃師。打開了通往荊州的道路,為以後奪取荊州準備了條件。終於在第三次殺黃祖而大破其水必得的,他後來破壞孫劉聯盟,偷襲荊州。因此,孫權對荊州是勢所必爭、勢在也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對以上荊州與益州及荊州與揚州之間的關係,諸葛亮的分析是極不恰當的。他把本來不可能成為統一體的荊益兩州主觀上看成是一個整體,為劉備提出了“跨有荊益” 的不切實際的的戰略計劃;而把本來是一個整體的荊揚兩州主觀上加以割裂,無視孫權對荊州的勢在必得。

他的“跨有荊益”的戰略計劃與孫劉聯盟的外交政策存在著尖銳的矛盾。也就是說,諸葛亮既想把荊州作為劉備永久性的根據地,又想和孫權保持永久性的聯盟,這是絕對行不通的。所以,在赤壁之戰時那種特定歷史條件下建立起來的孫劉聯盟,只能是暫時的、脆弱的、不穩固的,它始終潛伏著一個大的危機,這就是一旦歷史條件發生變化。孫權就會背盟毀約,奪取荊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