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 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籃球
  • 2022-08-27
簡介在為上百位初二學生及他們的家庭,提供心理支援後,張博涵也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也在推波助瀾,影響著孩子對自我的正確認知,並加劇了親子關係的對抗性

罐子怎麼讀用英語

原創 莊曉 外灘教育

看點: 與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初中學習不管是難度還是廣度,都有所增加。業內人士也指出,在和青春期相重合的初二階段,孩子們更容易出現學習分化:有的孩子始終名列前茅,但也有孩子會出現學習困難,暫時掉隊,因此,初二階段既是孩子發展的危險期,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教育的關鍵期。那麼,如何讓孩子順利度過這個學業關卡?學建(ELG)資深心理諮詢師張博涵,就在下文為家長們提供了諸多寶貴的建議。

文丨莊曉 編丨Lulu

一向睡眠很好的張瑤,已經連續幾晚睡不著覺了。

自從進入初二以來,張瑤發現,女兒小英的學習明顯吃力起來。之前總是名列前茅的女兒,這次期末考試卻慘遭“滑鐵盧”。

張瑤也試著和女兒分析原因,然而女兒卻像一點即燃的炮仗,聲嘶力竭、大喊大叫,交流被迫停止。

事實上,像小英這樣,出現成績巨大波動的初二學生並不少見。

在對北京多所學校師生、家長的調研中,教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許燕教授發現,初二正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學習成績的分水嶺,能力培養的分水嶺”。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這也是諸多一線教師們的共同看法:“七年級差別不大,八年級開始分化,九年級天上地下”,這幾乎是每個家庭,都可能會遇到的“初二現象”。

但張瑤仍然有些手足無措。她有點想不通,女兒的成績為什麼會在初二,下滑得這麼厲害?懂事聽話的女兒,又什麼時候長了顆脆弱的“玻璃心”,講不得、又說不得,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擺爛”有時是種無奈

“這些我都不care,反正都沒所謂,就‘擺爛’唄。”

在心理諮詢室裡,一位初二男生,對自己的學業表現,滿臉不在乎。像這樣開門見山的“坦誠”交流,幾乎成了張博涵的工作日常。

作為學建(ELG)心理與行為干預團隊主管,擁有豐富的國內外駐校心理諮詢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張博涵每天都會和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打交道。

他發現,有些初二的學生們喜歡用“擺爛”這個詞語,來表達極端的學習態度:既然學業水平無法提升,乾脆就不再努力,甚至直接破罐子破摔。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張博涵 :ELG(學建)心理與行為干預團隊主管,臨床專業領域包括情緒及焦慮障礙、強迫障礙、自尊/自信問題、身份認同和人際關係問題等。

“對於他們來說,學習方面的落差不僅是一種主觀體驗,更是一種客觀事實”。張博涵告訴外灘君,面對學業困境,有的孩子能順利度過,但有的孩子,卻出現和以往大相徑庭的表現:

上課聽不懂、作業不會做,遇到難題就跳過;

回家扔書包、鎖房門、開啟手機玩遊戲,稍不如意就“原地爆炸”;

面對師友、家長的勸說,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可到了考試,又手腳發麻心慌慌……

在張博涵看來,有時孩子們這些極端的表現,反而恰恰源自於他們對於成績的在意。

“兩次考試之間成績沒有提高反而有下降,有的孩子很容易陷入到預期性焦慮中,越到考試越緊張,越緊張考試就越容易發揮失常的迴圈之中。”

這樣的自我壓力,以及理想與現實的反差,對於初中這個特殊階段的孩子來說,是一項頗有難度的挑戰。

雖然孩子們表現出了“擺爛”的行為,但內心的焦慮始終存在。張博涵覺得,“到底是孩子不願意學、還是遇到了成長和發展歷程中的‘坎’,內中原因還應細分”。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原因也很簡單,對於初二的孩子而言,他們的煩惱和即將面臨的挑戰,實在太多了。

首當其衝的,是“生理劇變”。正處於青春期起點的他們,需要在未來不到十年內,完成身體各方面的生長髮育任務,直至達到成熟水平。

任務繁重,但時間卻很緊張。和學習有著直接關係,同時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腦也必將在青春期時發生劇烈變化。

得益於近20年的大腦影像學發展,科學家們發現青春期時的大腦,有其獨特的發展特徵。

例如,在大腦神經網路中,髓鞘數量不斷增加,神經遞質(如多巴胺)的濃度也有所提升。這不僅大大提高了腦神經訊號傳輸的速度,還帶來了更為激烈的情緒體驗。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同時,這段時期的大腦,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非同步發展——某些部分的發展會先於其它部分發生,比如感受情緒的能力已經有了長足的提高,但處理情緒的能力依然在逐步發展。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在單一的事情上已經非常能幹,但更容易產生情緒波動,有更多追求刺激和快感的行為,有時也更容易沉迷於一些事物而不能自拔。

而這種“失衡”,經常會帶來一種“不知所措”:對於自己的體驗,青春期的孩子經常會發出“這是什麼感覺,從哪裡來的,我該怎麼辦?”的感嘆。

雖然他們的認知和思維能力都得以大幅提升,但仍然缺乏穩定的情緒體驗,以及有效應對情緒困難和壓力環境的技能。而如影隨形的升學壓力,也加大了對孩子們的考驗。

進入初二後,學業內容正快速從以往偏重經驗性思維,轉向現在偏向理論型思維的考察,而大幅增加的初中所學科目種類,也在無形中要求孩子們提高學習效率,考驗他們對不同科目學習策略的掌握。

但是,總有孩子喜歡個人鑽研、獨立思考,或者擅長在人際交往與合作中理解事物,因而隨著能力水平的發展各有差異,孩子之間容易迅速拉開差距,造成了班級學業分化現象的產生。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如果在平時,或許透過多種學習方法,尚能平衡學生們多樣化的理解方式,但在初二,這個大多數孩子都在發生身心劇變的特殊時間節點,個體差異反而在不斷放大。

“對於孩子來說,不是他不想,有的時候他是真的不能。”

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說,學習困難在初二這個時間段,確實真實存在。同時,在這個節點上,因為學習內容和方式的大幅改變,對於孩子各項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學習障礙(例如閱讀障礙)的情況也會更為凸顯、更容易被發現。

張博涵也建議家長們,多去甄別孩子們在學習上遇到的挑戰。如有需要,還是應該及時向專業的心理和醫療機構尋求幫助。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新的平衡,總在掙扎中建立

向意義之所在,穿越荊棘

雖然說青春期後,孩子們的身心發展會逐漸趨於身心平衡,但在青春期這個階段,孩子發展速率各不相同的特徵,也體現在身體的發育上。

在青春期急速生長中,孩子們的身材比例會發生顯著變化。張博涵告訴外灘君:“比如一些孩子在初一初二的時候身高長得特別快,像1米4和1米6的身高差距,就會對他們的自我認知產生不小的影響,而這種動盪,也會體現在青少年的社交關係當中”。

無論在個體層面,還是集體層面,初二這個特殊時間段,都可謂一個“重新整合”的過程。

自我意識的覺醒,正是青春期孩子心理發育的顯著特徵之一。日本心理學家就曾做過一次有趣的實驗,他們發現,相較於小學階段,初中生的日記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首先是在日記內容上發生了很大變化。初中生的日記更側重於闡發自己的體會和感受,這些體會和感受直接來自於自我觀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評以及自我期望等,這反映出孩子們正在逐漸發展的自我中心性,對於周邊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刻。

其次,初中生寫日記的態度也是更加自覺自願,內心深處有著表達思想及宣洩情緒的迫切需要;

第三,他們開始將日記作為自己的絕對秘密,不願外露更多的心理生活。

由此可見,初中生內心世界正逐漸豐富、走向獨立,然而此時尚不能完全獨立的他們,有時又會被孤獨的情緒所籠罩。

他們更在意外界的看法,很難對自己有全面而準確的評價。一旦身高外貌、同伴交往間出現任何“風吹草動”,消極情緒就很快蔓延到學業的學習中來。

因此,對於初二的孩子們而言,除智力發展波動外,他們還將面對眾多非智力因素帶來的變化與挑戰。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前幾天,張瑤就第一次以“學習”為名,沒收了小英的手機。

意料之中的家庭大戰很快爆發了。變得易怒、焦躁的小英,拒絕上交手機,最後摔門而出,母女間的關係一度跌至“冰點”。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六省一市的2萬餘名初中生家庭的調查顯示,與小學相比,家長感覺親子關係“變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階段明顯下降。其中18。50%的家長感到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6。33%的家長感到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

在為上百位初二學生及他們的家庭,提供心理支援後,張博涵也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期望也在推波助瀾,影響著孩子對自我的正確認知,並加劇了親子關係的對抗性。

一位在一線工作多年的教師,在多次和家長交流後,還總結出初中時期親子間的經典對話:

家長問:“考得怎麼樣?”,

學生答:“不要你管!”

家長再問,學生必然發火:“煩死了,真討厭!”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母女吵架時,看著小英憤怒到略帶扭曲的面龐,張瑤胸悶之餘,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十年前,生怕耽誤孩子成長,張瑤精心仿照當時網上流行的作息時間表,從幼兒園中班開始,為孩子制定囊括了運動、閱讀、做題、休息等全方位的成長計劃。

在“比學趕超”的小學生涯,聽話乖巧的小英從未讓張瑤太過操心,然而初二的這次期末考試,一下把張瑤從“女兒是學霸”的美夢中拍醒了。

如今,自己不僅“雞血”沒雞成,女兒在學習中還有了放任的苗頭,這讓張瑤無比失望。來自外界的評價,也由動力變為壓力。

如果僅僅是努力就可以成功的話,那成功未免也太簡單了。那麼,面對判若兩人的孩子,我們又能如何幫助他們跳出“擺爛”的困境呢?

“盡我們所能,支援他們對意義的追尋。”針對遇到困難的初二學生,張博涵也給家長提出了幾條建議。

首先是加深與孩子間的足夠信任。

如果孩子在與家長的互動中,能感到自己不只是以孩子的身份“被關愛”,還作為一個獨立個體“被理解和尊重”,這種信任就會不斷增長。

所以,不要讓千千萬萬的“道理”,佔據與孩子真情實感溝通的空間,也不要拿情緒當“武器”、拿關係做“籌碼”,帶著自身的目的性逼迫孩子“就範”。

其次,支援孩子尋找“使命感”。

張博涵告訴外灘君,大多數情況下,初二的孩子在被要求“好好表現”時,他們更需要“師出有名”。強烈的自我意識讓他們捫心自問:“我在做什麼?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

只有當孩子接受“意義”的追問後,他們才能沉澱自我認知,真正將外在動力與內心的驅動力對接,使二者協調共存、相得益彰。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這些變化,無時無刻都在要求初二的家長們,既不能沿用小學時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時的教育方法,而應在教育理念、教育態度和教育方式上做出適時的、相應的調整。

因此,張博涵也認為,如果走偏的親子關係,能在初二時期就加以修正的話,那這場“在困難中得到的成長”,對於每個孩子和家庭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不要想著趕緊解決問題,

有意義的痛苦從來都不是絕望

和張瑤不同,王芬的兒子天天,進入初二後,卻像忽然打開了新大門。

自從被老師選做英語小組長和地理課代表後,天天每天主動學習的勁頭,甚至還感染了他的弟弟。很難讓人想到,小學時候的天天,還是一個經常“被罰站辦公室”的“吊車尾”。

可能是從小拖拉、表現不佳,經過幾年心理建設後,王芬接受了現實,降低了對天天學業的預期。兒子小學畢業後,王芬直接選擇了家對口的公辦初中。雖然名聲不顯,但通勤毫無壓力,讓王芬一家打從心底放鬆下來。

儘管早已對天天不抱希望,但王芬在孩子面前,從未透露出絲毫的不耐煩。她和家人對天天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很聰明,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現在狀態不好,只是因為老師沒看到你的優點。”

王芬很慶幸,在兒子糟糕的小學生涯,她從未把內心的那些失望和放棄表現出來。直到進入中學,在一個嶄新的環境下,兒子也有了全新開始的底氣。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學習不僅是個人行為,更是一種社會行為。雖然青春期的孩子們更加嚮往獨立,可他們仍然需要家長給予的情感支援。在身心不斷震盪的青春期,有人或許會因此滑落、止步不前,但也有更多的孩子,或許能從中獲益。

因此,對於家長而言,需要學習的內容不少,能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那麼,對家長而言,如何可以和孩子一起,加深彼此理解,順利度過“青春危機”呢?

1、首先要學會“留白”。

張博涵認為,家長們還需要有意識地預留情緒空間,試著成為他們的傾聽者,而不是干預者。

在剛舉辦完的運動會上,體育老師忽然給了天天一個接力跑的名額。從沒在小學參加過任何運動專案的天天,緊張得不行,生怕跑不快給班級抹黑。但是王芬告訴天天:

“沒關係,你體重輕,風一吹,速度就上來了。”

“那如果當時沒有風怎麼辦?”

“你相信我,到時一定有風。就算沒有風,你也一樣能飛起來!”

在這番母子談心中,王芳自然接納了天天的緊張和自卑,自然而然地幫助孩子,建立起了運動的信心。

現在每天回家後,天天都會主動和王芬說些學校的情況,順便聊下自己的理想和目標。

王芬有時覺得過去糟心的小學經歷未必不好,天天也學著在挫折中去忍耐和適應。不知不覺間,“可能一個檻就這麼過去了。”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2、給孩子自己做決定和承擔責任的機會。

鼓勵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我們選擇不了人生中既定的、無法避免的困難,但是我們能選擇如何去面對。”張博涵進一步解釋:

在對孩子的養育中,家長既不宜消極放任:“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想做什麼就不做什麼”;

也不宜強權獨裁:“你怎麼想不重要,都得照我說的做”。長此以往,孩子的自我認知就會失調,自尊的建立和關係的發展也會受到很大的阻礙。

過度的給與,往往也是一種剝奪,“比如剝奪了孩子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權利,剝奪了他自己經歷痛苦的權利。”

但事實上,在高競爭強度的社會氛圍中,不管父母怎麼保護,孩子們都需要在未來,自己面對競爭和挑戰。

如果孩子從未有一天能從容思考、自由探索、獨立做事,哪裡會有鮮活的經驗、充足的信心,支援自己不斷成長呢?

所以在幫助青春期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中,外界適時適度的回饋,是支援他們最好的方式。

一方面發展自己的身份認同,一方面學會社會規則、溝通和社交。從“我不知道怎麼做”,到後來的“也許可以這樣做”,孩子的積極心態,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第三,孩子的大腦需要恰當的“刺激”。

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天賦、優勢和興趣。因而對於青春期孩子而言,培養、挖掘內心的熱愛,並得到相應的支援,對今後的人生髮展也至關重要。

張博涵覺得,這種“刺激”也以“全新體驗”的形式存在於情緒和關係當中。

因為調皮搗蛋,小學時的天天已經給老師們留下了難堪的刻板印象。但初中老師用教學智慧,打破了束縛在天天身上的“枷鎖”。

剛進入初中時,班主任告訴天天,她從未看過小學老師的評語。這位老師不僅把評語扔進垃圾桶,踩了一腳,還特別強調:“新的學校新的開始,天天在他這就是一張白紙,老師會重新認識他。”

老師的這番信任行為,一下為天天打開了那扇曾經關閉的大門。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我們成長很多時候是一系列的‘迸發’所組成的”,張博涵總結說,特別是在青春期,孩子某些部分的發展特別快,“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一下‘開竅’了,這在初中孩子中相當常見”。

孩子能握住外界的“援助之手”,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內心的安定感。“比如他們對家長、老師的信賴,相信有人能耐心地陪伴和支援他們,於是可以安然地處理內心爭端,而不是始終處於焦慮的情緒中,轉而又以激烈的行為方式體現。”

對天天來說,正是有了王芬和老師一路的鼓勵支援,這個曾在小學罹患中度抑鬱,吃了半年舍曲林的孩子,如今眼裡有光、心中有夢想。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情緒接納需要技巧,

溝通讓一切變得更好或更糟?

前文中出現在張博涵諮詢室裡的初二男孩,面對張博涵的提問,開始時一言不發。

不過張博涵並不著急。在他看來,交流有多種方式,“他的沉默、對抗、不耐煩、被問到感受時的‘我不知道’,都在傳達著重要的資訊”。遇到這種情況,張博涵建議,不妨先等一等,首先做好孩子情緒情感的陪伴。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孩子們越來越被要求在複雜資訊中,做出判斷和選擇。正處於從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中的初二孩子,還在分辨與平衡內在和外在觀念時面臨挑戰。

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評論,將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內心,因為他們真的會覺得:‘他們說我不好,那我一定是真的不好’。”

在孩子們自傲又容易自卑的情緒面前,如何有效溝通也成了當務之急。“一些經驗主義、長篇大論,不僅收效甚微,反而會激發孩子的牴觸情緒:‘我和你不一樣,所以你越讓我怎樣,我就越不要怎樣’”。

在和男孩的交流中,張博涵很能理解男孩各種情緒和行為,包括對上學的抗拒。

“一方面上課聽不懂,內心會有壓力,另一方面也是種羞愧,比如說被問問題,但他卻回答不上來”,此外,來自同伴、老師的壓力,都讓孩子不想去學校經歷這一切。所以孩子的輟學,“實際上也是在保護自己剛產生的,還非常細嫩的‘自我認知’。”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事實上,像這樣的孩子有不少。問題找到了,辦法自然也就有了。因此,張博涵一直想鼓勵家長“擁有一種好奇心”。

當孩子拒絕做一些事情,產生了一些負面情緒時,甚至不可理喻,出現反抗、攻擊性行為時,“其實都潛藏著一種求助訊號”,這同樣也是給父母一個天然的機會,來進一步瞭解孩子。

保持好奇,也就擁有了和孩子再次和解的機會。

而往往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可能想要的只是一種情緒的支援和陪伴”。此時,就算孩子依然抗拒言語交流,但父母們的一個眼神、一個擁抱、一句關切溫和的語調,都給孩子帶來慰藉。

“陪伴是多種維度的,但不管是什麼方式,都一定要在場。”。在和外灘君的交流中,張博涵多次強調,家長對孩子真正的陪伴,不是“孩子做作業,家長在忙工作、刷影片、看股票”,而是親子之間,共同參與、討論、分享自己的情緒,以及對事物的看法。

不要固執地做一個解決者,而是做好支持者、共情者,哪怕是分享彼此的負面情緒,都有助於改善親子間對立的關係,為有效解決孩子的學業困難,提供解題的鑰匙。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面對初二階段孩子們層出不窮的現狀,有了溝通基礎還遠遠不夠,持續提高溝通技巧也很必要。因此,張博涵還建議家長們,在溝通中要注意避免“空洞或片面的誇讚”。

空洞誇讚

你是個好孩子,你真棒!

當家長試圖用“孩子”這個詞彙來描述青春期孩子時,極易適得其反。孩子們常會反感:“你為什麼能評價我?”“誰是你的孩子?我是個獨立的大人!”

張博涵認為,這句誇讚會引起兩種負面效應:

1、過於誇大孩子某些特質,會讓孩子對自我評價標準及自我定位產生困惑,或將產生“我聰明,所以不用學”的自負;也可能在遭遇巨大落差時出現“我這麼聰明,為什麼做不出這道題”的無所適從。

2、面對自我意識已經覺醒的青少年,有時父母浮於表面、居高臨下的“表揚”,還因為簡單化、標籤化,更容易激化“階級矛盾”。

片面誇讚

這次成績不錯,有進步!

如果家長只在孩子成績好而表揚他們,平日裡卻沒有積極豐富的反饋,就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暗示:“只有成績好你才關注我,只有成績好我才有價值。”

久而久之,孩子的價值體系變得單一,對於人生的認識會變得狹窄,對自己的評價標準也會不斷外化且很不穩定,成績變化引發的情緒波動,就更容易被放大。

無論是依託成績還是他人的認同,都不能讓孩子擁有真正的自尊和自我肯定,擁有在順利或坎坷、成功或失敗時都能繼續向前的力量。

可見,上述這些“誇讚”,並不能消減孩子內心的焦慮,反而會帶來更多問題。因而,如何進行有效的“正向回饋”,也需要父母更多智慧、學習和成長。

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初二關鍵期,父母要做到這些

張博涵認為,最有效的表揚,往往是對因果現象的簡單敘述。

比如“我發現你這周對妹妹更溫和了,她看起來也更開心、更輕鬆了”。

我們幫助孩子更清晰地看到他們的行為所帶來的積極變化,“做得好”未被言說,卻以一種平實且有力的方式暗含其中,孩子所感受到的也不是某種外在的評判,而是在內心生出的能力感、自豪感。

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長正願意“與孩子共同成長”。在過往的一次諮詢中,一位媽媽給孩子的開場白,就給張博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媽媽很開心你能夠主動尋求幫助,也很開心你願意讓媽媽一起參與諮詢,不過因為是你自己的體驗,媽媽沒有辦法幫你說,但我會在這裡陪著你,和博涵老師一起聽你說、瞭解你。你看可以嗎?

在這個案例中,這位媽媽開誠佈公地分享自己的情感、看法,給孩子帶來的信任和尊重,更能幫孩子暢所欲言地去表達,也有利於解決各種情緒上的煩惱。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在張博涵看來,比起言傳,家長的身教能更好幫助孩子學到尊重,學到與他人和諧共存,也學到堅持自己的內心,但遺憾的是,這樣的直接教育,很容易被我們忽視了。

現在張瑤也試著讓自己先從焦慮的情緒中走出來。不再事事要求最好的她,有空後會試著和小英一起看會兒電視劇,聽聽新聞、追追綜藝。她希望能留給自己和孩子更多交流的空間,把小英當作一個朋友,來正式交往。

每個孩子都有他需求支援的地方,都有他獨特的天賦、能力和個性。“如果我們能堅持以孩子為中心,看到他們的全部,他們的複雜與豐富,我們就更能走進孩子的內心,用他們需要和願意被幫助的方式去幫助他們,從而實現孩子、家庭、親子關係的全面成長。”

初二,又是人生的一個新開端,“相信每個孩子有潛力、能力和意願,成為更好的自己。”

原標題:《為什麼有人開竅、有人卻掉隊?父母做不到這些,孩子可能難以跨越“學業分水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