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 由 單親媽媽快樂育兒 發表于 籃球
  • 2022-08-27
簡介我覺得這個媽媽在把提醒自己不要生氣、解決問題時,也做到了同理心,如果沒有對孩子行為和思想的理解,是無法靜心去解決問題,也無法把問題妥善解決的

大人尿床瞭如何清理

有種父母喜歡打擊孩子,他們並非不愛孩子,而是習慣性的用打擊甚至詆譭的方式來激勵孩子,讓孩子“憤而起之”來證明自己,專家稱這種情況為反向激勵。

我媽媽就是這種人,畢業後我想考研,我把這個想法和我媽說了以後,我媽的第一反應是:你肯定考不上!氣得我和我媽狠狠地吵了一架。

看到我沒動靜,我媽說:我就說你考不上吧,就是動動嘴而已。

我氣得直接不想搭理她,考研的事也不了了之。

為什麼有些父母愛用反向激勵的方式呢?經過和媽媽的多次溝通和思考,我得出這樣的答案:她一廂情願的認為,孩子被打擊後,一定會去證明自己——你說我不行,我偏行給你看!他們不知道孩子聽了打擊的話儘管回嘴、反抗,但是內心卻深深的信了——連我爸媽都說不行,也許我真的不行吧。

所以反向激勵只會讓孩子產生自我懷疑、放棄目標、甚至自暴自棄。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為什麼父母無法理解孩子?

打擊會讓人失去信心,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媽不知道嗎?我覺得不是。

有一天,我爸對我媽說:今天這菜真難吃,你應該如何如何,我媽剛一聽臉色就不好了,心裡不快,悶頭吃飯。

不久,我爸又這樣說了一次,我媽直接就跟我爸吵了起來:你知道我為了做這頓飯花了多少功夫麼?愛吃不吃!

我爸收斂了,過了一段時間,我爸好了傷疤忘了疼,再次抱怨菜不好吃,我媽直接把筷子扔了:來,來,你來做!

按照我媽的思維,接收了我爸的說菜做得不好的刺激,不應該“憤起”,為了證明自己做菜水平高,做一桌滿漢全席麼?

可事實並非如此。

並不是說人不能接受批評,人有被認可的天性,即使提意見也應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

很簡單的道理,自己心裡明白兒的,但是放在孩子身上就是不行。

這是因為這類父母缺乏同理心,無法和孩子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所以無法理解孩子的想法。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何為同理心?

同理心是這幾年的熱詞兒,育兒專家建議養育孩子要他有同理心,職場大咖說同理心是職場的制勝法寶,同理心這麼重要,那麼,什麼是同理心呢?網上這樣釋義:

同理心,亦譯為“設身處地理解”、“感情移入”、“神入”、“共感”、“共情”。泛指心理換位、將心比心。亦即設身處地地對他人的情緒和情感的認知性的覺知、把握與理解。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

同理心,其實就是換位思考的能力,透過換位思考,去理解對方的感受,從而接受對方的觀點。一個人如果沒有同理心是一件很可怕的,他不但以自我為中心,覺得自己什麼都是對的,還有可能因為自己的自私冷漠傷害到別人。

成人世界尚且需要同理心,大家相互理解,對於孩子,有同理心更重要,如果父母沒有同理心,就無法理解孩子的思維和想法。無法理解,就更談不上尊重。

既然同理心其實是一種換位思考的能力,我們知道,所有的能力可以根據訓練而提高的。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如何增加與孩子的情感共鳴,提高自己的同理心呢?

1、相同的經歷是喚醒同理心的有力武器。

職場大咖盧戰卡曾這樣概括同理心:同理同感同經歷。要想產生同理和同感,經歷是有力的武器,相同的經歷更容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鳴。

英國首相丘吉爾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但是仍免不了被“丟”到寄宿學校去上學的慣例,在這裡,他遭到了非人的待遇——鞭打、前一晚吃剩蛋糕的碗、清晨跳進混濁的浴池,都給丘吉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丘吉爾留下日記中說,他每天都要祈禱自己不要尿床——在嚴厲的學校管制中,他害怕得每天控制不住的尿床,後果當然是嚴厲的懲罰。學校的管理方式是慘無人道的,在丘吉爾成為首相後,他進行了教育改制,完善了學校的管理給英國的學生們建立了一片學習樂土,他幽默地說,這全都歸功於自己在寄宿學校的日子。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高分日劇《明天媽媽不在》中,孤兒院裡有一個叫儲物櫃的自閉症孩子,在街上看見一個丈夫正在打老婆,他衝上去了把男人打了一頓。因為儲物櫃不說話無法辯解,而且儲物櫃的母親是一個殺人犯,院裡的孩子一致認為儲物櫃是一個暴力狂,聯合起來要趕走他,孤兒院的院長把儲物櫃帶大的,他訓斥要趕走儲物櫃的孩子:你們是孤兒,很多人對你們有偏見,認為你們是沒有教養的人,你們痛恨偏見,但是卻自己也帶著偏見看待別人。孩子們回想起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及和儲物櫃相處的細節,一個個低下了頭,紛紛向儲物櫃道歉。

有些人看一本書能看哭,有些人聽一首歌能聽哭,那是因為他們的經歷在書中被人寫出來,在歌裡被人唱出了,相同的經歷產生共同的情感共鳴,所以代入了。

很多父母在童年時也不被自己的父母理解,感到很痛苦,但是在自己成為父母后卻把自己父母那套“繼承”過來,照模照樣繼續對待孩子,其實只要回想一下自己曾經的渴望,同理心就出來了,對孩子的言行也就能理解了。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2、同理心傾聽。

第一次看到同理心傾聽的概念是在科林斯坦利的《銷售就是要玩轉情商》一書中。

即先聽完,不急於下判斷,用心領悟對方。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責罵孩子,都是因為誤會孩子,我們甚至沒有耐心讓孩子把話說完,不瞭解事情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就開始責怪孩子。

連聽都不聽完,如何產生或激發同理心呢?

在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的電影《麻雀之歌》中,貧困家庭的孩子們一門心思要把離家不遠的淤泥塘挖乾淨養魚,遭到了父親的嘲笑,父親說這是一塘死水,根本不可能養魚。而孩子們堅持認為,只要把淤泥塘清理乾淨,就能養魚了。孩子們為了湊齊買魚的錢,在高速公路上賣花,父親連解釋都不聽,就把孩子們打了一頓,還生氣的準備把淤泥塘填滿,但是他看到的是一個乾淨的池塘,陽光下池水泛著粼粼波光,淤泥都被挖出來堆到池塘邊,父親震驚中,孩子怯生生的解釋:如果買了魚,魚生了小魚,就可以拿賣魚的錢改善生活,爸爸就不用這麼辛苦了。爸爸當即感動流淚。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孩子經常心存善意,但因為能力有限做不到自己善意的目標。父母只要願意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經常能聽到感人的真相。

想要真正理解孩子,至少把孩子的話聽完,即使是孩子確實做錯了,把事情的經過聽完也是必要的,因為這樣才能去幫助孩子糾錯避免再犯。這是同理心傾聽的基礎。

把事實聽完,把孩子的想法聽完,不僅僅是一種尊重,也是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理解他們的思維模式和感受的基礎。能讓父母更加客觀理性的判斷事情本身和評估孩子的思維,從而去理解孩子。

3、將換位思考納入人生信條。

美國國父富蘭克林給自己制定了12條人生信條,並製成表格,每天評估表格的內容,透過不斷審視,來改善自己,使自己變成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一個朋友說富蘭克林有點自負,這種自負經常在交談中表現出來,說他在討論問題中往往不只滿足於自己的正確,還要擺出盛氣凌人的架勢,甚至咄咄逼人的姿態。富蘭克林謙虛的接受了這個建議,並把“謙虛”一詞也納入了他的人生的信條。

他是這樣要求自己:如果與別人意見相左,不得當面搶白,對於自己的意見,不得貿然肯定,時間不久,他就改變了自負的毛病。

他具體是怎麼做到的呢?其實就是提醒和反饋,當他把謙虛列為人生信條時,他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提醒自己,要按要求執行。而且他還製成表格,每天進行自我反思,回憶當天的經歷,是否因為自負惹人不快,有著改之,無則加勉。日積月累中,終於成為一個謙卑的人。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謙虛可以這樣建立,同理心又何嘗不能呢?

抖音上經常能看到熊孩子的“大型災難現場”,父母在旁默唸“親生的、親生的一 …”,然後默默收拾“戰場”,但透過提醒自己的方式來包容孩子,儘管非常搞笑,但卻讓我們感受到了自我提醒的強大,自我提醒已如此強大,如果像富蘭克林那樣再建立了反饋表,把同理心做為考量的標準,是不是也能產生和富蘭克林一樣的效果呢?

答案是肯定的。

我在的一個育兒群裡,一個媽媽做了一個“生氣記錄表”,初衷本來是想讓孩子看看自己一天生多少次氣,後來演變成了自我反思。她在記錄本上記錄了很多:孩子偏要自己衝奶粉,結果把奶粉全撒了;出門穿衣服各種找茬;每天洗臉刷牙都要反覆催…,當她記錄了一年多,沒事的時候翻翻記錄表,突然發現,這些都是小事啊!我為什麼要那麼生氣呢?我生氣孩子的行為並沒有任何改善,我為什麼不把生氣的精力去解決問題呢?

於是,這個媽媽繼續記錄,但是把側重點變成了:不要生氣,要解決問題上,慢慢的,她不生氣了,每次孩子調皮時,她都在思考解決的方法。而這個生氣記錄表變成了記錄孩子各個階段的問題表,旁邊寫滿了解決方案,當她把記錄分享到群裡,媽媽們都震驚了。

有種父母愛打擊孩子,自己卻不接受批評,缺同理心的父母多毀孩子

我覺得這個媽媽在把提醒自己不要生氣、解決問題時,也做到了同理心,如果沒有對孩子行為和思想的理解,是無法靜心去解決問題,也無法把問題妥善解決的。

而她用的方法,其實就是富蘭克林將目標納入人生信條的辦法。

最後的話

一位學者向禪師討教移山大法,禪師說:

山不過來,我就過去。

孩子受認知所限,無法理解父母,他們的思想高度無法觸及父母的,但是父母卻都曾是孩子。父母和孩子每天生活在一起,要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就要翻越雙方認知不同的這座“山”,如果孩子無法和觸及父母,父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去靠近孩子。

理解是基礎,尊重、信任、影響…,都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所以理解孩子、與孩子共情才如此重要。

當你不能理解孩子時,回憶一下你在這個年紀的困惑和表現、聽聽孩子的辯白、多提醒自己去理解孩子,你會發現,理解孩子的赤子之心並不難,它本就如此簡單美好,複雜的,是大人而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