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

  • 由 選調生 發表于 籃球
  • 2022-08-23
簡介學校必須把中國歷史作為重要學習科目,小學階段主要以講故事的形式傳播中國歷史,講述“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偉大詩人屈原、“精忠報國”的抗金英雄岳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愛國典型人物的故事,從小培養孩子的國家意

懲字的廣州話怎麼讀

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

“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人無德不立,品德是為人之本。必須加強品德教育,既有個人品德,也有社會公德、熱愛祖國和人民的大德。堅持教育引導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品德潤身、公德善心、大德鑄魂。

嚴於律己樹立良好品德。

個人品德即私德,是人自身的修養、習慣和作風,包括個人生活、家庭和鄰里關係的外在表現。《新民論》“無私德則不能立,合無量數卑汙虛偽殘忍愚懦之人,無以為國也。”家庭是孩子心靈的港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良好的家風對塑造兒童品德極為重要。父母要以身作則,首先教育引導孩子學會分享。嗷嗷待哺與生俱來,生存所需無可厚非,但資源富足的今日並非所有都歸孩子個人所有,教育孩子在零食玩具面前分出一部分給他人,減少孩子不合理的自私行為。另外,父母要做好表率,帶頭孝敬長輩。自覺承擔家務,閒暇時多多陪伴,傳好中華傳統美德“孝”字接力棒。以溝通代替爭吵、用勤勞換來整潔、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形成講衛生、有孝心、心善良的優秀品德。

勠力同心堅守社會公德。

社會公德是人們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是維護社會成員之間最基本的社會關係秩序、保證社會和諧穩定的最起碼的道德要求。主要包括五個方面: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顯而易見,社會公德需要所有社會成員共同堅守,缺乏公德損害的是所有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輕則受到指責,嚴重的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要從家庭和學校兩個層面加強對孩子社會公德的教育。從中小學《品德與教育》《道德與法治》科目中直接教育學生要以禮待人、互相幫助。在課堂紀律、學校校規中樹立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在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如打掃衛生、義務勞動教育學生保護環境、愛護公物。語言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可謂潤物細無聲,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仁、義、禮、智、信”,寓教於文。同樣,家庭的作用仍不可忽視,家庭成員必須擁有社會公德心,言傳身教,促進社會公德進一步紮根在孩子心中。

愛國愛民培養高尚大德。

大德,就是道德高尚,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同胞、愛自己國家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種高尚情懷,是將中國人團結在一起的精神紐帶。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而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就是要學好中國歷史。學校必須把中國歷史作為重要學習科目,小學階段主要以講故事的形式傳播中國歷史,講述“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偉大詩人屈原、“精忠報國”的抗金英雄岳飛、“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等愛國典型人物的故事,從小培養孩子的國家意識、愛國情感。運用多媒體、情景劇等多形式提高學生學史興趣,重點講述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各種喪權辱國的遭遇,對救亡圖存的近代青年表示讚揚,體現“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和學生一起樹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讓學生意識到“社會主義接班人”身份,儘早扛起復興重擔。

嚴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其才方能用的其所。教育就是德才雙育,先立德、後育才,為祖國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

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

宣告: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Top